公允价值解析
2010-12-31蒋倩茹
蒋倩茹
(大庆广播电视集团,黑龙江 大庆 163311)
1 公允价值的特征
1.1 公允性。公允性是指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交易中形成的,交易双方是自愿的,彼此熟悉情况。公允性特征源于公允价值形成的重要前提—公平交易。公允价值的前身是市场价格,但由于市场价格有所区别,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公允价值以公平交易为基础。
1.2 估计性。估计性是指在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是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采用某种股价技术估计得出的。公允价值通常由市场价格决定,但当资源常常不在市场上交易时,公允价值就包括一个假设的市场,因此公允价值的含义远比市价更大、更远。
1.3 现时性。现时性是指公允价值是计量对象在计量日这一特定时日的交易价格或价格估计。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在于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而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必须是与决策相关的、及时的信息。
1.4 全面性。全面性是指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是全面的。即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仅仅资产有公允价值,负债也同样具有公允价值。
1.5 普遍性。普遍性是指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条件,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交易,那么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就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
1.6 动态性。公允价值是动态的。公允价值的形成具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约束,时间和空间环境发生变化,其公允性也会发生变化。以前公允的价格是当时的公允价值,到现在就成了历史成本,就可能不公允了。
1.7 主观性。公允价值是主观的。公允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取决于行为人的主观判断,公允价值更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主观判断。
1.8 公正性。交易双方应秉着合法、公正的态度进行商业往来,交易金额公平,是双方一致同意的。在强迫的交易中或清算过程中形成的金额不能算作公允价值,并且买卖双方不可私下达成有损商品本身价值的协议,与任何商业贸易往来方都维持一致的贸易价格。
2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2.1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关系
在活跃的市场条件下,在公平的竞争中,若没有时间的影响,历史成本是初始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即历史成本是过去的公允价值,而不是现在的公允价值。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未履行或履行中的合约,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不包括这些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即使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了变化,那么财务会计就必须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在表内进行反映,同时还需在表外进行披露;②资产减值的计量。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减值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始终以其初始实际成本(或者摊余成本)计量和反映,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在相关资产发生转让、出售等时才予以确认。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有利于准确地比较、评价和预测企业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与盈利能力,能够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波动及其不确定性;③实务中的或有负债的计量。企业通常面临着大量不确定事项或者或有事项,在历史成本计量下,需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交换价格入账,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交易和交易双方可以是假设的,可以根据现时市价或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给出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2.2 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的关系
重置成本与公允价值都是现行计量属性。但是重置成本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它只是某一时点对一项资产的评估价值,仅仅是针对取得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所需要的交换价格;虽然在及时性和决策性等方面优于历史成本,但是在整体的应用上远不及公允价值。同重置成本相比,公允价值更强调假定交易及其价格的市场属性,要求作为公允价值的交易价格必须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的客观评价,公开、公平、活跃的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公允价值的最佳度量。
2.3 公允价值与现值的关系
初始计量不存在什么现值问题,但是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技术却可以寻求无法观察到、直接由市场决定的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在通常情况下,最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市场价格,即可观察到的、由市场决定的金额,正由于市场价格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但是,会计人员有时无法观察到这种由市场机制决定,得到人们共同接受的金额,这就需要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值计算现值,进而确定交易双方都认可的公允价值。但是现值的应用不只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还有以特定个体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
2.4 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的关系
由于传统意义的可变现净值并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未经折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因此,对于长期应收或应付项目而言,其可变现净值不能满足公允价值的要求。但对于短期应收或应付项目,由于其货币时间价值可以忽略不计,可变现净值可以近似地代表这些项目的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因为可变现净值是未折现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未来收回的现金与现在收回的现金是等价的,这样的计量不会得到市场参与者的承认和接受。也就是说,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不一致。
3 公允价值的应用
3.1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该准则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受此影响,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是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的,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的影响。该类企业即使为了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将其持有的房屋建筑物改售为租,在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其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的部分也只能调整期初的股东权益,而不会影响当年的利润。所以,房地产公司、商业零售公司受到新准则变化的影响很小,它们的物业绝大部分不适用这项准则。
3.2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核算。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采用购买进行核算。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以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成本的公允价值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差额作为商誉;小于时,则差额应当作为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其中所发行权益性证券存在公开市场,有明确市价可供遵循,应以该证券的市价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依据,同时应考虑该证券的交易量、是否存在限制性条款等因素的影响;发行的权益性证券不存在公开市场,没有明确市价可供遵循,应考虑以购买方或被购买方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权益性证券的价值。在确定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时,应当考虑达成企业合并协议,且公开宣布前后一段合理时间内该权益性证券的市场价格。
[1]王利昕.公允价值会计的价值相关性研究.重庆大学.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