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机运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0-12-31田春峰康凯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工种机电矿井

田春峰 康凯

(皖北煤电恒源股份五沟煤矿,安徽 濉溪 235100)

煤矿机运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

田春峰 康凯

(皖北煤电恒源股份五沟煤矿,安徽 濉溪 235100)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

根据各矿的实际情况和事故暗例分析,当前煤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进行剖析和解决办法:

1 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

轮眼管理存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轮眼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

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安全基础工作要长抓不懈,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

2 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1]李运华.机电控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工种机电矿井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问题探析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实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有哪些规定?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