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建设问题及对策
2010-12-31程凯媛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程凯媛(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一、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师资能够培养出高就业竞争力的学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招生,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和企业实践接轨,聘请一些来自物流企业的职员担任学校的师资和导师,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在学习了基本的教学方法之后,能够将实践经验与书本的理论知识充分结合,培养出与企业需求接轨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性教育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扩大就业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但是这些师资在高职学院从事理论教学一段时间后,原先的实践知识就显得过时了,特别是在学校工作3~5年后,原先的实践已无法跟上物流企业不断更新的技术和操作。
(二)在认识到了第一个问题后,院校管理层纷纷提出要对师资实行企业顶岗学习,这个设想的出发点很好,但往往行不通,原因在于三个方面:(1)由于企业工作的连贯性,学院老师无法插手到工作中;(2)从企业内部的稳定性出发,很多物流企业管理层不愿意接受学院老师的顶岗学习;(3)学院老师的理论知识、原先的实践经验和物流企业实务操作脱节,学院老师的顶岗与企业聘用新员工一样,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来了解老师的能力,有些老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讲授经验,却无法很快适应企业的操作。老师需要一定时间学习和熟悉工作,物流企业一般不会给出一些重要岗位,以免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
(三)高职院校管理层建议老师参与物流企业项目,通过由老师带领学生参与的方式帮助物流企业完成一些项目来解决师资和学生实践的问题,项目往往涉及到资金,时间和成果等问题。物流企业中有的很少有项目,有的即使有项目也会寻找知名高校作为合作对象,这样对于高职院校特别是师资力量不强的院校则很难找到与企业合作的项目。
(四)参观学习只能学习一些皮毛,不能深入了解业务。高职院校也会组织老师参加各种进修班,参观先进的物流设施,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这样只能增加一些生产实践的感观认识,了解一般的操作流程,对业务的改进和流程的优化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授课中无法将实践内容讲解透彻,也无法给企业提出有效的建议。
(五)聘请物流企业经理人担任兼职老师或者组织物流企业经理人来院校讲座,这是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方法,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企业实践。经理们往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因此讲座的结果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个案性太强,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
二、建议与对策
在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建设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如下:
(一)停薪留职到物流企业就业。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了解到师资的顶岗学习无法实现,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停薪留职呢?这里的停薪留职与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停薪留职不一样,师资留职并不是待业在家,而是利用一段去物流企业工作,停薪的时间可以为一至两年,以能够在企业深入工作或完成一个企业项目为期限。在此期间老师为物流企业正式员工,与企业签订合同,遵守企业规则并从企业拿薪酬。合同期满后老师再回到学校担任课程的授课任务。
(二)参加物流企业例会,发现并参与解决问题。物流企业管理层一般会组织定期的例会,以便发现和解决企业操作中的问题,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院校老师参加物流企业例会可以了解企业运作中的问题,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和改进方案,在积累实践经验、收集物流企业案例的同时,担任企业的咨询顾问。此谓一举两得。
(三)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和工作问题的跟踪服务。高职院校老师应保持与毕业生的沟通和联络,帮助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收集毕业生就业的第一手资料来补充完善现有教学的不足之处。将毕业生实践环节的问题编写成案例,既可以丰富教学,又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四)参与学院和物流企业间的横向项目,比如支持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政府、学院和物流企业合一的项目。一些企业为了节约开支,设立项目要求物流企业内部各部门合作完成,在内部力所及的情况下不会邀请学院老师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学院可以以课题经费的形式,支持一些给学院和物流企业带来双赢的项目,特别是一些成为学院实训基地的物流企业。宁波北仑的高职院校就是将实训基地和学院的实训室结合在一起的典范。同时,学院在申请一些地方市级和省级项目时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加入进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1]谢一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曹保印.直击中国教育底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