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 队列队形趣味练习四法
2010-12-29张跃宗
体育教学 2010年8期
1.问答法
在练习踏步走(齐步走)时,利用形式多样的儿歌问答互动,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在初学踏步走(齐步走)时,学生不易掌握踏步的节奏。小动物是学生喜爱的,我就利用小动物的名称和它相应的叫声,来帮助学生掌握踏步的节奏。教师呼:“小一花一猫”,脚踏步节奏是左(脚)一右(脚)一左(脚);生呼:“喵一喵一喵”,踏步节奏同样是左(脚)一右(脚)一左(脚)。类似的问答有:“小一鸭一子,生:嘎一嘎一嘎,大一黄一狗,汪一汪一汪”等等。通过这样的儿歌问答,能够有效地突破“节奏易乱”的教学难点。
2.参照物法
由于小学生时空的感觉差,有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似懂非懂。在队列练习时,我通常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个或多个可“参照物”,让学生在做练习时有所参考,以帮助其建立动作的概念。如,在“立正”时,学生达不到“三挺”的要求。我以“天和地”为参照,让学生体会“脚踏大地,头顶蓝天”的伸展感觉。学生很快地就能够做到“颈挺直、挺胸、腿挺直”,做好“立正”的姿势。
又如,初学“向右看齐”时,要求学生眼看邻近同学的左腮,学生难于将整排的队伍对齐。我就给学生“头、肩、脚尖”三个应对齐的“参照物”,三个点对齐,就能保证学生与邻近学生在同一平面上,排面自然整齐。
3.数字法
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数字”,让学生根据“数字”的特定要求练习,以达到控制练习节奏,节省练习时间的目的。如,在集合时,我经常采用倒计数法。当教师发出“集合”口令后,待部分学生到达指定位置后,师生一起采用倒计数“10-9-8-7……1”,数到”时,将队伍集合完毕。多次练习后,可减少倒计数的起始数字,以使学生行动更为迅速。
又如,在纵队“左(右)转弯走”时,转弯时队伍易混乱,我就采用呼“1-8”的数字,限制排头学生的行进速度,保持队伍的整齐。具体做法是:听到动令-后,基准学生(列)用小步边行进边改变方向,排头按踏步节奏同时呼“1-2-3-4-5-6-7-8”等八拍,待排头都转到90度后,再同时向新的方向行进。练习多次后,可减少所呼数字,以使学生转弯时更为顺畅。
4.提示法
根据队列练习的要求,让学生直接呼出动作的要领,达到提示学生的目的,提高练习的效果。如,在原地转法练习时,向右转,动作大体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以右脚的脚后跟,左脚前脚掌为轴,完成转的动作,这个动作类似脚“捻”地的动作,学生可呼号“捻”,第二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完成并脚动作,学生可呼“靠”。短短的“捻、靠”两个字,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还可以振奋集体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