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
2010-12-29曾京飞
体育教学 2010年8期
问题缘起
一天下午的田径训练课上,小峰一直不在状态,不是跟不上节奏,就是抬不起腿,对我的严厉呵斥也不当一回事。训练结束以后,我将小峰单独留下,准备和他谈一谈。没想到小峰第一句话就是:“教练,我要退队!”小峰是田径队重点培养的对象,在短跑项目上很有天赋,现在,他却要退队!一时间,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忙问他原因。原来,小峰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又好动、贪玩,三番几次地违反了班级纪律,班主任多次教育不听,家长也没办法,只好给他下了通牒,要他专心学习,退出一切活动,包括田径队的训练。小峰喜欢运动,要他整天坐在教室里,简直会闷死。但是他也知道之前的表现太不好,班主任和家长那里态度非常坚决,他只能选择妥协。一时间,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先安慰他几句。
第=天,小峰的事情还没想到解决的办法,又一个女队员找到我,也要求退队。我问她原因,她说一是田径训练占了太多时间,她的学习近期退步较大;二是她也不太喜欢田径,觉得自己的身体条件不适合,训练太累,而且老师和家长也都支持她自己的想法。就像跟风一样,那段时间,竟然好几个队员都陆续来找我要求退队,各种各样的理由一大把,总结起来,不外乎三点:一是认为田径训练占用时间多,影响7学习,觉得没什么前途;=是家长、老师不支持或极力反对;三是怕累怕苦不能坚持。
怎么办?学校领导将田径队训练的重任交给我时,就是希望我能带领田径队创出成绩来。现在队伍都稳定不了,谈何出成绩?我相信自己的带队能力和训练水平,但是,必须要先将队伍稳定下来,训练才能有保障。
行动措施——“三步走”
第一步,稳定队伍
那段时间,我不断地和队员们的班主任、科任老师交流,全面地了解,仔细地分析,将他们退队的心理一一细致揣摩,然后一个一个去找他们谈心。
对于文化成绩本来就好的同学,我跟他们保证田径队的训练对学习时间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就讲究一张一弛,讲究时间的合理安排与利用;对于文化成绩本来不好的同学,我对他们讲了发展体育特长,争取竞赛获奖对于他们升学、成才的重要性;对于娇气、怕吃苦、怕累的同学,和贪玩好动不想被纪律约束的同学,我对他们讲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坎坷成长之路,如邓亚萍、熊倪、王军霞等运动生涯的波折,告诉他们只有遵守纪律才能出成绩,只有刻苦训练才能出实力,否则再好的天赋也只能被埋没,再好的人才也终究成不了才。同时,我还有意识地请来已毕业的优秀队员回校来为师弟师妹们现身说法,忆训练之苦,更忆成果之甜;在奥运、世锦赛等大型运动会举行之时,我组织队员们集体观看,并边看边解说一些田径赛场上风云人物的光荣成长史,用他们的优秀事迹来激励队员们的雄心壮志;我还会在带队去参赛的间隙或者周末的时候,带着队员去拜访一些省、市宿将名将,听听他们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唤起队员们的理想信念和必胜信心。我还建立了一个QQ群,专门用来和队员们沟通交流,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也好在训I练之外的时间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中的疑问和生活中的难题,同时,有些问题在群里大家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解决,比起个别谈心的效果更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队员们的心思终于都渐渐收拢了,大家取得了共识:田径训练是苦是累,但是值得!因为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好的成绩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体育生是好样的!是为校争光、为班争光、为己争光的!于是,队员们训练时不再没精打采,娇骄、懒散的习气都改了,一个个全心投入到训练中,力争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要为自己争一口气,让家长和老师看到自己的变化。
第二步,寻求支持
要想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支持,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很多家长非常疼爱孩子,一则怕参加训练后影响学习成绩,跟着一帮“体育仔”学坏;二则心疼孩子的身体,怕他们累坏了。班主任则主要担心田径训练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纪律上会松懈。怎么办?我首先找到学校领导,寻求领导的支持。因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办学以来一直坚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个性才能的发展和全面综合素质的养成。果然,校长和主管的行政都对我的工作表示支持,并且强调,不管田径队遇到什么困难,学校都会第一时间提供支持和帮助。有了这根定心针,我就放手去开展工作。正好,田径队小卿同学刚进初一时,成绩很不稳定,学习没有自信,班主任张老师一直给予鼓励,效果却不太明显。后来,小卿加入田径队,能吃苦,训练得当,体育成绩大有提升,很快就成了学校女子接力的主力队员。我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张老师也很高兴,借机鼓励她将田径训练的那鼓劲也用在学习上,告诉她,你在田径上能行,在学习上肯定也能行!很快,小卿有了自信,干劲十足,学习成绩进步很大,而且还当上了政治课代表。
这时东莞电视台来学校采访素质教育,学校领导向记者推荐了田径队,我们就向记者推荐了小卿。记者听了也很感兴趣,就跟踪小卿采访,拍摄她训练的情景、学习的情景、和老师同学交流的情景……剪辑成一个小专题,在《今日莞事》播出,一下子小卿就成了学校里的名人。此后,她训练、学习就更有劲了。她的家长看到后,还专门来向张老师和我表示感谢,说想不到田径训练还可以帮助她找回学习的自信,找回成功的自信。
有了小卿这个身边的典型事例,我再做老师和家长的工作就充满了信心。小峰的家长和班主任也在我一再的努力之下,终于不再坚持让他退队,小峰终于回到了田径队,学习和纪律也好了很多。
后来,田径队的训练不仅再也没有遇到人为的阻碍,甚至还得到了各方热心的支持:学校给田径队的训练比赛经费及时充足;各班主任积极地向我们推荐运动好苗子,希望能以田径的进步来促进学习、行为等的全面进步;有的班主任还为班上的田径队员大开绿灯,积极支持他们的训练;有的家长在队员训练时前来送汤送水;有的家长会从百忙之中请假,亲临现场观看队员的比赛,在场上为队员们呐喊助威;还有的家长会主动来询问田径队需不需要赞助队服之类……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积极支持,给了我们做好工作的无限动力。
第三步,科学管理
队伍人心稳定,学校家长又大力支持,于是我开始加强管理,以科学的训练、严格的纪律来力争早出成绩,多出成绩。比如出勤方面,星期一到五早晚训练各一次,早上从6点40分到7点30分,下午从4点15分到5点40分,参加比赛前二个月的周末还要增加训练。在训练中我做到科学系统训练和个别针对性指导相结合,做到周有计划,月有计划,年有计划,还为个别队员度身订制了三年的训练成长计划。在训练中,每个队员进行定专项,定计划,定内容,定强度,定目标。训练时的态度、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等均有严格要求。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教练全程参与,亲自示范,比队员到得更早,走得更晚。通过这样的严抓纪律和科学管理、以身作则,学生逐渐明白了教练的良苦用心,当教练在讲解技术动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很认真、主动地学习,最后就能达到我们教练的目标。训练课后,我们还会组织队员及时进行反思和小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有什么样好效果,缺点是什么,优点是什么。队员分小组开展讨论,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训练课后还经常组织队员进行观摩项目专项教学内容和观看比赛录像带,也常组织队员到各种比赛现场观看大型比赛,访问市体校优秀运动员学习训练经验和比赛经验,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来提高田径队的成绩。
回顾四年田径队的历程,我想,田径队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以下几点: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田径队首先抓好了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队伍人心稳定,并唤醒、鼓舞了队员们的自信、积极进取的斗志和坚持不懈的信念。②一块好砖并不能成为高楼大厦,只有工匠把所有的砖全部垒积时,它们才能成为高楼大厦。田径队凝聚了强大的向心力,队员们有了一致的目标,教练和队员一条心,齐心协力向着目标进发,还有什么能阻拦呢?③我们能够积极地寻求沟通,主动地进行交流,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不仅有学校这个坚强的后盾,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④科学的管理和训练方法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关键,田径队要训练队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更要讲究科学安排与合理训练,才能早出成绩,多出成绩,出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