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巢湖市2010年中招体育方案中“平时分”的几点思考

2010-12-29

体育教学 2010年8期

  “平时分”即考察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情况和课余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综合得分,各省市对平时分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巢湖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日常锻炼成绩考核办法》中表述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成绩考核评价内容,由体育课出勤率及平时体育成绩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5分,分为体育课出勤率占5分,平时体育成绩占10分。
  增加平时分这一举措,是巢湖市对深化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学校体育教学有针对性的改革。这一举措使社会、家长更加重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也是学校体育工作者长期盼望的结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隐藏着某些问题,值得我们更深入的思考来对待“平时分”。笔者结台《关于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方案,引出对平时分的几点思考,以期能为相关部门制定体育政策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平时分”与现场测试分为15:15-1:1,比重有待思考
  在《关于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中把现场测试成绩与日常锻炼成绩(平均分)都规定为15分,这种1:1的比重,将一定程度上带来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平时分含主观因素较多,文件中操作程序表达为学生日常体育成绩考核(平时分)由任课体育教师、班主任及1位分管行政领导等3人,组成小组,共同评分。然而事实上,这关系到升学,打低打高都有顾虑,对学校及体育教师来说是种压力。另一方面,从别的市区已有的经历了解到, “平时分”比重过大,会出现“家长打招呼,老师打高分”的问题出现。就《考核办法》中所列出评分依据,也是抽象、模糊,具有较强的人为因素(如关系好,亲朋好友的子女等),平时分的:天平”比较难以平衡。
  
  2.监督政策令人深思
  “15分”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是相当可观的一个大数目,直接决定着他们是否能上一所好的重点高中,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知名度,会不会使用一些内部规则,把分数偏向文化成绩好的学生呢?一位从事多年中考教务工作的老师透露:A校的体育“平时分”几乎没有一名学生是满分,而B校则几乎都是满分。据了解,这两所学校管理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为何体育成绩反差如此之大,延伸到全国,这种情况还有多少如法炮制,值得我们深思。
  
  3.平时分—分配要谨慎
  (1)适当减少日常锻炼成绩(平时分)的含量,增加现场考试分的比重。北京市2010年中考体育满分增至40分, “平时分”占10分;常州市体育中考总分40分,平时成绩占15分;2007年武汉市中考体育满分20分, “平时分”为5分;绍兴市中考体育40分, “平时分”15分等等。因为“平时分”的主观因素较多,故应侧重于相对公平、公正现场测试分数的比重。
  (2)“平时分”应分在三年中,一位九年级毕业班老师说:九年级本身学习任务较重,要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平时运动时间还给学生,而不是盲目地逼着他们在紧张的学习情况下还得应付体育考试。《2010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为完善体育中考制度,逐步完成中考体育成绩平时分向初中阶段的全覆盖。
  (3)原始材料收集很关键,本人从文件中得知平时分需3年的体育课记录,所以老师课堂中对学生的出勤记录、学生的测验记录、以及对学生的随堂记录等材料是以后面对学生家长的最有力依据,学校应创建统一的体育平时成绩考试记录表。一旦有学生出现扣分,统一记录到该生的表格中,便于查找和评分。
  (4)加大监管力度,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力度必须加大,严格考试制度。对出现的违规现象不得睁只眼闭只眼。考试实施中,监考是关键的环节。这几年的初中体育考试,监考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考试舞弊,监考舞弊等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对体育中考的不信任和抱怨,体育中考目的性打了折扣。但是不能因这些折扣而否定体育中考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更多是要改进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