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对学校体育田径课程回归的影响
2010-12-29宋清华
体育教学 2010年8期
“破窗理论”的由来:某汽修厂将回收的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旧汽车放在了露天地里,其中一辆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是封闭的。打开的那辆车在几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封闭的那辆车则完好无损。汽修厂老板很是奇怪,于是就在完整的那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结果只一天工夫,这辆车上所有的窗户都遭到了破坏,车内的东西也全丢了。有关专家称这种现象叫“破窗理论”。也就是说,东西原本是什么样的,人们就会按照第一印象去对待它。
把“破窗理论”上升到管理学角度,某街道办主任试着把“破窗理论”应用到街道卫生治理上,取得了良好效果。起初街道办主任力求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证街道干干净净的,并对乱扔垃圾者进行制止和惩罚。结果,几个月之后,就算街上再出现脏物,过往的行人们也会主动把它拾进垃圾桶里。就这样,几年过去了,这条街道一直保持着千干净净的样子,根本不再需要街道卫生管理人员费心费力地去治理。对于已经被破坏的,让它再破一些也无妨;而对于完整的,一定要努力维护它,不让它遭到破坏。这是人类的惯性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破窗理论”也正是人们这种惯性心理的典型体现。
田径项目曾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传统体育教学大纲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推行素质教育和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环境下,许多新兴体育项目正逐步充实到体育课程之中并受到学生的青睐,而原本作为学校体育的基础并具有重要地位的田径课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田径课教学正面临冰点或遗失的危险。另外,目前田径项目或田径课正在受到的冷落,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这一古老的田径文化也正面临挑战,长此以往,学校体育遗失的不仅仅是田径课或田径项目运动,在更大程度上遗失的却是这一古老的田径文化。为此,许多学者从田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角度出发,诸如对田径教学目标定位、课时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力求探寻田径课教学回归的措施。笔者现以“破窗理论”为依据,从对田径课程进行外围建设的角度,提出以下两点田径课回归的措施。
一、加强对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中田径文化氛围的研究和开发
田径运动具有较高的健身和竞技价值,也是其他项目运动训练的基础,同时它也具有较高的美学和教育等价值,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受到田径项目自身特点的约束及诸多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田径教学逐渐受到冷落,多数学校甚至取消了田径教学。学校体育文化氛围efrAU0LFs78rSdxX4KLY7+Ugd5bjFmJSRe1Caw9SeaA=是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开展的基础和潜在动力,也是促进学校领导重视和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力量和源泉。随着学校体育对田径运动的淡化,校园田径体育文化氛围也必将随之淡化,反过来,校园田径体育文化氖围的淡化,也必将进一步为田径运动提供受冷的环境。所以,正确运用“破窗理论”中人们先人为主的“第一印象思想”,在学校体育中为田径运动构建一个优良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
二、合理运用行政手段给予干预
在某种意义上,行政干预其实就是政策的导向或被执行者付诸行动的指挥棒,在政策的导向和指挥棒的干预刺激下。调动执行者和被执行者进行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政策导向和指挥棒也可以称作是人们付诸行动的动力和方向。例如,近年来由于学生受到升学压力、运动惰性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体质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是“强制性行政干预手段”以全面提高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而妥善实施的有力体现。在目前田径项目被学生逐步淡化甚至遗忘参与运动的情况下,我们不刻求以“强制性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仅以“非强制性行政手段”进行引导,也必将对田径运动的苏复起到积极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所以,田径课程在学校体育中逐步走近冰点,在此背景下,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干预,及时扭转“破窗理论”中人们淡化田径的惯性心理,是解决田径运动重返体育课堂、刺激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捷径和重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