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男孩 创建“男孩友好型”校园
2010-12-29赵春梅
中国教师 2010年5期
男孩身陷危机!从内容上来看,男孩危机是以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全方位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线性危机;从发生的范围来看,男孩危机还是世界性危机!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匪夷所思。然而,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和李文道、赵霞两位博士最新推出的力作《拯救男孩》却告诉我们,这是千真万确的,决非危言耸听。
《拯救男孩》以翔实的调查研究结果为根据,深入揭示了男孩的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等四大危机,并指出其原因在于当今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已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应试教育”对男孩成长不利的表现有三:一是忽视男孩发育落后干女孩的事实,二是忽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三是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
作者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于男孩危机负有第一责任。现行教育制度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制度,它往往漠视性别差异的存在,忽视了男孩不同于女孩的特点,甚至把这种特点当做缺点来看待,从而阻碍了男孩的发展。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校园环境对男孩很不友好。
首先,作者认为男孩更容易受到教育的误解甚至冤枉,更明确地说是容易受到老师的误解甚至冤枉。上过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被老师当众批评、罚站甚至羞辱的绝大多数都是男生。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评价。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地完善自己。反之,老师的批评否认甚至羞辱则会降低学生的自尊感,使学生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妨害学生的长期发展。同时,老师的批评否定甚至羞辱会让他的同伴认为他是个坏孩子,从而疏远、贬低他甚至群起而攻之。这很容易是受到伤害的孩子出现各种外化或内化的心理问题。
我儿子的亲身经历非常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我儿子聪明伶俐,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但是活泼好动,自控能力比较弱。一二年级的班主任非常欣赏他的优点,同时也会针对他的缺点以恰当的方式及时提出批评,他也乐于接受,尽管改正起来并不是立竿见影。两年里他一直是全班孩子羡慕的对象。然而三年级时换了一位班主任后,我儿子成了“问题孩子”。在一次班级排队的时候,我儿子不肯服从班主任的安排,而且在被班主任生拉硬扯后变得更加不肯服从,从此被班主任看做是一个坏孩子。这位老师告诉全班同学说我儿子“有病”,大家都不要理他。每次我儿子要和同学说话或者有同学要和他说话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跳出来说:“老师说他有病,都不要理他!”
还有一次,我儿子由于被老师冤枉嚎啕大哭。事情的经过很简单。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女生在班里玩投影仪,我儿子担心她们把仪器弄坏了就好心把投影仪关上了。这时班主任老师正好进来看见他在那儿,就批评他不该玩投影仪。不管孩子怎么辩解,老师就是不肯相信他说的是事实。孩子一怒之下要出去,老师怕不安全拉住了他,致使冲突直线升级直至无法收场。就这样,老师的态度和评价使我的儿子从一个人人羡慕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大家心目中的问题孩子。
对于一个生性敏感的孩子来说,他内心的恐惧和创伤恐怕远非家长和老师能够想象得到的。过了不久,已经八岁半的孩子突然又开始尿床,而且早上不肯去上学,还多次大哭不止,而他从小就是个不爱哭的孩子。我意识到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赶紧去和班主任老师沟通。随着班主任老师的态度的改变,孩子很快发生了变化。然而,心理的创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至今还时不时表现出一些情绪问题。
其次,现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男孩的学习。男孩入学的时候在读写能力发育上比女孩晚许多,甚至计算能力也比女孩发育晚,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子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如果老师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孩子只能乖乖地听讲,接受老师的方法和思路。课堂中,孩子常常不被允许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不能随便挪动自己的身体。这无疑会让天性好动、爱思考的男孩受到巨大的束缚。更为残酷的是,孩子们一入学就被迫参与学习上的竞争,由于大部分孩子无法在竞争中获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
不少人还为引入这种竞争机制而沾沾自喜,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不知道有多少男孩从_上学就备受打击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后来学业一直不如女孩也就不足为怪了。而学业危机带来的不仅是学业上的失败感,而且影响孩子方方面面的发展,甚至可能是整个人生。
近年来,网络成瘾是个社会热点问题。有调查指出,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68.64%,远远高于女性的31.36%。而到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来接受网瘾戒除治疗的孩子中,90%以上是男孩。我在对初中生使用电子游戏情况所做的研究中也发现,男孩痴迷电子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比例远远高于女孩。而导致这些孩子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业上的失败让他们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信心。
最后,单一评价标准不利于男孩展现其特长和优势。《拯救男孩》的作者指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评价必然集中在考试分数上。而现有的试题考查的多是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并不适合那些活泼好动、长于动手操作的男生。很多男孩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但不肯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功课上,所以考试成绩往往不如女孩。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驱动,老师就会把这些孩子归入差生的行列,对他们冷嘲热讽甚至弃之于不顾。由于单一评价标准已经内化为每个孩子自己的标准,成绩不好的孩子会被同学瞧不起,自己也认为自己无法成为好学生,他们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和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转而变得调皮捣蛋或者桀骜不驯,成为真正的问题少年。
除了上述原因外,幼儿园和中小学严重缺乏男教师也对男孩的发展非常不利。一方面,缺乏男教师使得男孩子缺乏可以模仿的男性榜样,影响男孩的性别认同。另一方面,男教师也是从男孩长大的,对男孩有更多了解和理解,对男孩更为宽容,为男孩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拯救男孩》的作者们大声疾呼:建立男孩友好型校园。而且,他们还在研究了许多国家的做法之后提出了具体措施。他们认为,要拯救男孩,学校至少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尊重性别差异,因性施教。第二,重视男孩的兴趣,把兴趣作为男孩教育的切入点。第三,改革评价机制——发掘男孩的优点。第四,改革教学方式一一让课程动起来。第五,尝试分性别教学,如分性别编班教学等。他们还呼吁政府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教师行列,改变目前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
这些措施说起来简单,但要落到实处决非易事。然而,正像孙云晓老师在给我的短信中所说的那样,要改变现实首先要改变人们的观念。作为一个男孩的母亲,也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公民,我真心希望所有的家长、老师和相关的政府管理人员能共同努力创建同时有利于男孩和女孩成长的校园环境,使得男孩和女孩得到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发挥出最大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