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需求曲线类”试题的解题技巧与备考策略
2010-12-29朱先飞刘霞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0年8期
一、需求曲线的相关原理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或相同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动,即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本身的价格上涨而减少 随商品本身的价格下降而增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二、2010高考政治真题回放
1 (1010年高考文综广东A卷-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同幅下降到P真时,对于需求量Q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题思路:第一步,比较价格与需求的曲线图可以发现: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同幅下降到P时,两商品的需求量都下降,价格与需求量成同向变动。不同的是甲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小,乙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第二步,结合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弹性原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很容易判断: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商品乙是高档耐用品。故奉题选B。
2 (2010年高考文综山东卷·19)甲商品价格(P)与乙商品需求量(Q)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甲商品价格(P)与乙商品需求量(Q)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可知:甲商品价格(P)上涨,导致乙商品的需求量(Q)呈同向变化。故甲、乙商品为替代品关系。第二步,根据甲、乙商品为替代品关系,可以同样满足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而且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可知①、④正确。②错误,因为甲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涨。③错误,因为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其价格下降,导致对其需求量增大,这样对乙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故本题选B。
3 (2010年高考文综福建卷·2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
A x轴为税率 y轴为财政收入
B x轴为居民收入 Y轴为商品房价格
C 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 x轴为经济增长率 Y轴为失业率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图10曲线可以看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随x的增加,y呈反向变动,即二者呈反比关系。第二步,逐一分析A、B、C、D四个选项,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选项。A 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财政收入越多,但税率超过一定的度,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少,反而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错误。B,x轴为居民收入,y轴为商品房价格。居民收入与商品房价格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关系,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故错误。D,x轴为经济增长率,y轴为失业率。经济增长率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多,失业率就越低,两者成反比关系。故正确。因此本题应选D。
4 (2010年高考文综北京卷·34)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卢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x/△p<0,②△x/△P>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 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 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 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解题思路:第一步:假定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x变化△x。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则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变化△x,呈同向变动,符合②△x/△P>0。假定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x变化△x。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则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x变化△x,呈反向变动,符合①△x/△P<0。
第二步:逐一分析A、B、C、D四个选项,哪些是替代品、互补品?显而易见:汽油和柴油、煤炭和原油、煤炭和天然气是三组替代品,前者价格变化与后者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应符合②;汽油与原油是互补品,前者价格变化与后者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应符合①。可见A、B、C均错误,D正确。故本题应选D。
三、解题启示与备考策略
1 在日常学习和备考中,广大考生要学会读懂需求曲线图,获取和解读信息。各类考试中有关需求曲线题,一般都是图文并茂的,有坐标系,由横坐标和纵坐标、曲线(折线、直线)、自变量、因变量组成。同学们要会读图,首先要认识到:在需求曲线图中,通常横坐标表示因变量,代表需求变化量Q;纵坐标表示自变量,代表价格变化量P。然后,在读图时,要随着自变量P的变化,观察因变量Q取值会有什么变化,注意把握曲线变化的规律。观察它们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价格P的变动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是大还是小,从中能够得到哪些有效信息。最后,再综合各种信息进行解题。
2 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有关需求曲线的基本原理。在做题之前,同学们要重新温习、理解和掌握新课标人教版《经济生活》(2007年1月第3版)第15页关于需求曲线的知识点:“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自己要学会收集与整理相关试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在平常学习或备考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将遇到的《经济生活》的各类曲线图进行分类,认真分析,总结出解题的技巧与方法,自己“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注意搜集和整理一些试题,进行针对性专题训练,这样才能加深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才能提高自己“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为了方便广大同学学习与训练,笔者搜集和整理了一组关于需求曲线图的练习题,供大家“小试牛刀”。
1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山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
2 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下列图形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
3 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 )
4 2008年,食品价格、石油价格、电价等牵动民众和政府的神经。CPI(消费品价格指数)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CPI与需求关系的是 ( )
5 右下边的曲线图反映了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曲线图的是 ( )
A 2009年10月20日,受国际油价逼近40美元提振,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股价双双走强
B 2009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出现价涨量增态势
C 2009年7、8月间,福州、厦门等地相继取消公交车空调费用,乘客人数明显增多
D 2009年8月,我国居民消费品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2%和7.9%,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
6 右下图描述的是某商品的价格走势,下列对该图理解错误的是 ( )
A 生产企业要努力降低该商品生产成本
B 生产者可能会缩小该商品的生产规模
C 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D 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7 右侧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购④
8 右图是某商品的需求曲线(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依据这一图示商品生产者应该( )
A 减少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在该商品价格上升时,增加其互补品的生产
D 在该商品价格上升时,增加其替代品的生产
参考答案:1 C 2 A,3 C 4 C 5 C6 D7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