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地理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0-12-29殷礼高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0年8期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的地理试题设计总体难度与2009年基本持平,充分体现出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的考查方向。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考查考生能力的“活”题较多,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着重考查了考生应用原理的能力。
一、试题评析
(一)考点分析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的地理试题,按三大板块内容分,自然地理占60分,人文地理占16分,区域地理占24分;按知识点分,主要考查了高频考点:地图知识、地球运动、气候、地壳运动与地质作用、河流、工农业、城市、商业、国土整治;按教材分,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1和必修2。从总体看,试题所涉考点均体现学科主体内容,注重地理思维过程,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第1~2题:考查国土整治中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属基础题;第3~5题:考查对网络商业公司的模式图分析,重点考查地理原理中区位的应用,体现高考素材的新颖性、生活化,属中等难度题;第6~8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与等值线的结合,属中等难度题;第9~11题:考查空间投影纬线与晨昏线结合的局部图,对空间思维要求高,属高难度题。第36题:以高考钟情的河流为考查背景,结合等值线、农业区位、外力作用、气候类型等,着重考查考生审题及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但本题要点多,得高分难。第39题:考查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要求分析不同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难度不大。
(二)试题评价
1 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仍是考查主体,人文地理分值略有增加。2009年高考入文地理考查了两道选择题(占8分);2010年考查所占比例略有增加(占16分),除此之外的试题都是对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考查。考查主体没变,只是切人考点有所不同。
2 仍然强调考查考生地理思维的严谨性。考查等值线与自然地理原理的结合,体现高中新课程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如第6~8题,要求考生通过对某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差异的分析,准确弄清楚热岛效应最强的时段。
3 仍然注重试题与杜会生活的联系。题目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实际,能结合地理原理进行考查,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如“某服装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模式图”等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这类题目具有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导向作用。
4 仍然注重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近几年的试题都不面面俱到,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抓取核心考点,充分体现高考“知识抽样、突出主干”的命题特征。
5 再现地球运动类抽象图题目。第9-11题再次考查了地球运动知识点,而且是像2007、2008年一样的抽象图式,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求高,成为影响文综地理得高分的瓶颈之一。近几年只有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中没有考查地球运动类题目,由此看来这类题仍然是高考中必须关注的重要考点。
二、试题解析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
A 耐湿 B 耐早 C 耐盐 D 抗倒伏
2 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沿海滩涂是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具有耐盐碱性特征。所以,本题选C。
第2题主要考查对沿海盐碱滩涂改造改良的主要措施及可行性。淡水是改造沿海滩涂盐碱地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要缩短滩涂改造的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淋洗土壤以降低盐度。所以选D。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图1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fk3vaNMxAK5z42vzVQsmwx.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ZH6BLpUz9kmwgwAZzuQTBd.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2yRZyEpCCmHRXctdUpPRoB.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D5iDmW8p2GBDDJP72KQwWH.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SM2fyDUfB5PGhbZ5qjj9Lc.webp)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农厂
D,仓储中心
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读图可知,M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据此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选项A正确。
第4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由图可知:在M公司内部,M公司与供应商、物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该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信息交流平台”,选项D正确。
第5题主要考查商业网点的选择及布局。由题图可知,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之间的物流都要求有时间限制,而对配送仓库与仓储中心、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较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选A。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曰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解析:第6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其大小为5℃
第8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强弱的影响因素:城郊温差越大,热岛效应越强。本题图中只有南北方向的等温线,没有东西方向的等温线,因此只要找到南北方向城市中心与郊外温差最大的时间,就是本题要求的时间。通过读图,很容易发现,在8日22时左右温差最大,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故选B。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
A,与M地相同
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
A 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 下降,看到m、Il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的形状保持不变
解析:第9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3及图4所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这说明观察点R与m纬线圈处于同一平面,且位于其上空,故R点的投影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图5),故本题选D。
第10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此时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故N在晨昏线n的昏线上,此时光照图如图6所示,据此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因此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热少雨、火险等级高,选项B正确。由上题及图分析,S地的白昼显然比N地短,选项A错误。因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冬季的低温干燥季节,选项C错误。此时北半球为夏季,长江人海径流量较大,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该处于一年中的最低值期。
第11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若沿直线RS上升(如图4所示),观察者的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如图7)。所以选C。
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8。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8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解析:(1)读图8。可知,甲地在河流沿岸,附近等高线密集,地形为河谷。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可判断其为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该地气候条件为地中海气候。答题时还要注意此题的要求:地形和气候利于葡萄生长的地方。这点可从题文所给的提示,即光照和昼夜温差两方面说明。
(2)根据图中的位置判断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可从地形和水流方面说明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出山口处由于流速的降低,水中携带的砾石就会首先沉积下来。
(3)此题首先要说明乙地的气候及其特点。通过经纬度确定该地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要从气候和鹅卵石两方面说明利于葡萄生长的影响。气候条件可仿照第(1)题做简要描述,而鹅卵石的存在起到加强作用:因为鹅卵石增温快、降温快,可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4分);(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4分);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4分)。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2分)。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3分);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3分)。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2分)。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4分)。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4分)。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3分);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3分)。
39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读图9,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河、黄河、______河。(4分)
(3)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16分)
解析:(2)读图,根据图中图例的提示可推断答案是隋运河和渭河。
(3)此题关键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是航运方面。解题时主要抓住河水流速大小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再加上水量的变化说明即可。在分析时要注意思维的全面性。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隋(大)运(2分) 渭(2分)
(3)孟津以东河段属黄河下游,河道开阔,水流平稳,运粮船航行顺畅。但洪水期水流湍急,大旱时河道浅窄,大船难行,甚至停运。(8分)孟津以西至潼关河段属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多险滩。运粮船航行困难。(8分)
三、2011年复习备考建议
(一)全面熟悉考纲和考试说明
高考试题考查的能力要求都在考纲规定的范围以内,而且考纲中的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都非常明确,考生必须非常熟悉;考试说明中的样题要很好地使用,比如命题方式、设问方法、命题语言等,多熟悉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注重限时训练,科学分配时间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答题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过长会导致主观题思考时间不足,一般来说一道选择题的用时大概在90秒,可以根据题组情况做调整分配。
(三)锤炼答案语言,确保综合题有效得分
文综地理综合题的得分与语言表达关系密切,一般来说答案有三个来源:一是试题本身材料提供的显性或隐性信息;二是地理教材中的语言;三是考试时通过对材料的把握,运用所学知识归纳的结论。在语言组织时,一定要克服答案组织的随意性、通俗性,要用专业术语和教材语言。
(四)把握高频考点和试题呈现的主要形式,做到有的放矢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越来越成熟,考试不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每年的考查都重点关注的是高频考点:地球地图、气候、天气系统、内外力作用、洋流、循环规律、整体性与差异性、区位分析、交通等。试题的呈现形式绝大多数是地理图表。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可以承载丰富的地理信息,备考中要加强对各种图表判读能力的培养,从而短时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
(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如今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对基础知识考查得越来越深,特别是思维的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备考中要多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学习,做到对自然地理原理理解透、对人文地理知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