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亚军:从记者到中国地产女首富

2010-12-29

中国市场 2010年6期

  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到一位令人艳羡的中国地产女首富,龙湖掌门人吴亚军经历了怎样的财富人生?
  
  没有永远的首富,只有最新的首富。
  2009年11月19日上午10时,龙湖地产顺利完成港交所挂牌仪式。公司实际控制人、重庆女商人吴亚军完成了从重庆第一寓豪到上市公司主席的角色转换,同刚她以近312亿港元(274亿元人民币)身家,超越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晋升中国房地产女首富。
  
  低调的“三不人物”
  
  虽然戴上了地产女首富的光环,但吴亚军仍然颇为神秘。
  “很低调的人,基本没有个人专访。”5月23日,熟悉地产圈的重庆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吴亚军。
  在重庆楼市,龙湖地产很有名,但吴亚军为人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重庆地产圈内人称吴亚军为“三不人物”——“不签名、不上镜、不接受采访”。在他们眼中,这是一个“难得的、大气的、认真的、执行力超强的,并且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的女人”。她在2003年曾经被胡润列为《2003房地产影响力人物五十强》的第36位,但是胡润当时未能了解到吴亚军的年龄和出生地,连名字也误为“吴亚君”。事实上,如果光从名字看,很多人容易误认为她是一名男性。
  公开资料显示,吴亚军1964年出生于重庆合川,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从事过机械工程师、记者、编辑等工作,是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重庆市总商会房地产商会副会长。吴亚军曾经在《中国市容报》担任过采编工作,该报的主办单位为建设部城建司及重庆市建委,如今已停办多年。她在该报所待的时间不长,不过期间与相关部门官员得以结识,这一人脉资源对其后来改行经营地产事业应当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09民营经济论坛上,在现身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吴亚军低调、谦逊、严谨的作风,展露无遗。据坐在吴亚军身旁的人士透露,吴亚军是当天下午1点40分左右到的,行事低调的她,一到现场就在第二排最边上选了一个不打眼的位置安静落座,一袭黑装白鞋,简单利落。落座后,吴亚军随身拿出一本《财经》杂志,在与会间隙不时翻阅,并没有太多地和周围的人打招呼。而针对记者的采访,吴亚军谦虚地开口道:“我只是渝商中的一个代表”,再不愿多谈。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低调时,她依旧面带微笑,轻声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呀,我只是一个做事的人。”
  
  卖房比卖菜还快
  
  1993年,吴亚军成立了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的重庆佳辰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重庆佳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1995年2月,重庆佳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向重庆市政府申请实施“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综合示范科技产业工程”试点项目。1995年6月,她参股创建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
  1995年6月,是吴亚军真正大举进军地产界的日子。重庆佳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建科产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前者为控股市。公司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将住宅开发作为主导方向的终极目标。2002年3月,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而重庆佳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随后也更名为重庆龙湖企业拓展有限公司。
  1995年开发的龙湖南苑是吴亚军的第一个项目。当时她没有成熟的开发经验,没有企业品牌,几乎是什么也没有,但她善于学习和创新,最终建成后的南苑在建筑、景观、配套、物业管理等方面都为重庆楼市树立了标杆。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打出“善待你一生”的广告,这句广告词后来成为当地地产界的经典。
  随着南苑项目的开发,吴亚军总结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建立起了第一支子弟兵,也完成了第一桶金的资金积累,并初步树立起了龙湖品牌。
  1999年,龙湖西苑项目启动。吴亚军首创了重庆楼市板式围合、样板景观的模式,该项目一面市便成为抢手货,不少市民熬通宵排队等着放号。业界人士形容为:“那房子卖得简直比菜还快”西苑项目成功后,龙湖地产的资金也开始充裕起来。这时,龙湖地产在管理上又上了一个平台,人才有了更多的储备,品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独善其身的“缓称王”之道
  
  荷包鼓了起来,诱惑也接踵而至。各地的同行考察团纷至沓来,不少政要也慕名而来,甚至有一些地方官员提出非常优厚的引资条件。当时,大连市政府领导曾表示,只要龙湖地产到大连,愿意在星海广场(大连最大的城市广场)划一片最好的土地给它。南宁市政府也曾表示愿意拿出最好的土地给龙湖地产。
  但吴亚军没有急着盲目扩张。她说,龙湖地产自认尚不具备异地开发的综合能力,贸然扩张,潜在风险难以评估。“这是因为我们当时的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尚未完全匹配,就像一个内功修为不够的人,拿着一把宝剑,不但发挥不出效力,还有可能伤了自己。”
  龙湖地产谢绝了这些难得的机遇和诱惑,“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加强修炼内功。这段时间,龙湖地产派人四处考察学习、总结摸索经验、夯实企业基础。
  直到2000年,吴亚军才开始大手笔开发龙湖地产的系列品牌项目,香樟林、北城天街、枫香庭、蓝湖郡接踵而来。
  2002年,龙湖地产推出了顶级别墅香樟林和北城天街Shopping Mall这两个全新的项目。香樟林别墅做出了国内最精致、最典雅的北美别墅,这有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的一句话为证:“要看地道的北美风格别墅,不用到美国、加拿大,到龙湖香樟林就行了。”2002年深秋,香樟林上市,2003年6月即售罄。
  2003年,在部分同行开始进行跨区域、多项目运作时,龙湖地产依然在修炼内功,蓄势以待。磨刀不误砍柴工,龙湖在2004年便已初露厚积薄发的端倪,当年龙湖地产开始发力,并进入收获期。2004年其销售额从2003年的不足10亿元,猛然蹿升至18亿元。
  1600亩的蓝湖郡作为重庆最大规模的纯别墅区获得空前成功,一期东岸一年销售近10亿元,创下重庆地产史上多个第一。其后,龙湖地产涉及城郊花园小区、花园洋房、城市中心公寓、顶级别墅、高层低密度小区、Shopping Mail等所有业态,十八般武艺不仅样样皆通,而且样样皆精。功夫练到家的龙湖地产开始多项目运作。到2005年,龙湖地产更同时运作蓝湖郡西岸、水晶郦城、紫都城、观山水四个大型楼盘,并显得游刃有余。
  “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五年之后成为重庆一流的房地产开发商,十年之后成为国内一流的开发商。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放弃一些机会,抵制很多诱惑。”龙湖地产有关人士称。
  在第一个十年里,龙湖地产舍弃了很多东西,例如短期内的开发速度、开发规模、企业利润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一些排名的影响等。事实最终证明,龙湖地产笑到了最后。2005年以20亿的销售额把昔日的“对手”远远甩在了背后,并跳出重庆,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
  
  曾经向王石取经
  
  关于吴亚军的成功秘诀,业内有许多说法,有一点是公认的:“细节成就龙湖”。龙湖地产在细节营销上的造诣超越了万科,但其实,吴亚军曾经向万科掌门人王石拜师,只是这位聪明的女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吴亚军与王石在很早前就认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地产行业开始升温,深圳万科成为当时中国地产界的翘楚。1997年,吴亚军专程去深圳拜访万科,虚心向王石讨教做房地产的门道。
  当时,到深圳向万科学习的房企很多,王石也将很多精力放到接待这些内地来客身上。“别人都是遮着盖着,王石却会将自己犯过的错误告诉我们,让我们不要再犯,王石经常自己打自己的耳光。”2003年7月培日晚上,吴亚军在重庆“香榭里1902”酒吧忆及当年向王确时教的经历时说。
  “我打自己耳光?”王石听了吴亚军的比喻后哈哈大笑。王石抡起自己的右手左右开弓,做打自己耳光状,嘴里还念叨着:“我不是人,我该死;我不是人,我该死。”在场的人都被逗得大笑起来。
  “亚军来的时候对我说,她们要做成最好的项目,成为最好的公司。我没有立即表态,告诉她们一些万科在项目开发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愿意打击她们的积极性。但事后我心里嘀咕过,做好就已经不错了'还想做成最好的,你们行吗?,,平时难得夸人的王石,此刻嘴巴像是抹了蜜。“不过,后来亚军她们确实做到了。你在重庆打听打听就知道了,龙湖不是最大的,但肯定是最好的。”
  今天的龙湖的管理与企业理念中有不少万科的影子,王石也曾数次光临龙湖,“学习万科好榜样”在龙湖的确执行得很漂亮。最能让人直接感受到的是龙湖的物管人员。在下雨的时候,他们会自己淋雨而给业主打伞。在业界盛传一个经典的故事:万科一位高层曾经到渝考察龙湖,当他出来的时候,发现进去的时候鞋口朝外变成了鞋口朝内,这样更便于穿鞋。当时的万科高层就感叹龙湖的“可怕”。正是凭借着到位的服务,龙湖获得了业主的认可,越来越多的老业主带来了新顾客。(摘编自:搜房网2009年11月19日、环球网2009年11月23日、中国经济网2007年5月28日等编辑: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