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忧患:国外城市给我们上课
2010-12-29宁宵宵
世界博览 2010年7期
上海世博会系列报道之三
内涝、缺水、污染严重、水价上涨、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天坑”潜伏——在这方面,国外城市的做法让我们汗颜。
专家视角
这次南方多城市发生内涝的原因是许多城市排水管网欠账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不得不向地势低洼的区域扩张,可调雷雨水的湖泊、河沟、水塘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原有的农田、草地、林地逐渐被建筑物及不透水的柏油路、水泥路面取代,阻隔了雨洪向土壤的渗透,使得积水现象更易形成。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晓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补充说,现在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地下停车场、地下旅店、地下仓库,还有地下商店街、地铁运营系统等等,成为易受暴雨洪涝袭击的高风险区域。
2010年夏季,华南多省市遭受强降水灾害,广州等大中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再次引发公众对于城市水患的普遍忧虑。
世界各地如何治水,又能为中国城市提供哪些解决思路?《世界博览》记者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馆内,就上述话题进行了广泛采访。
利用雨水的奇招
城市内涝曾经是困扰欧洲许多城市的“偏头痛”,地势低于海平面的城市还有海水倒灌的危险。荷兰鹿特丹就是个一见雨水就发愁的城市,一年几乎300天有降水。鹿特丹人选择修建下沉式广场,雨来则蓄水、天晴即成景。市民的休闲场所与城市水景轮换出现,又节约了公共设施的用地量,一举多得。
西班牙马德里在城内建立了4个调控蓄水池,以提供非饮用水资源,常常用作街道清洗和绿化灌溉等,从而减轻可用淡水资源的消耗。
德国汉堡动用的是巨大的地下调蓄库。在城建过程中,汉堡市政府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措施,既保障了洪水期的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来自德国技术发展合作中心(GTZ),现供职于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德国水处理专家尼克·乌姆劳夫接受了《世界博览》的采访,他认为雨水如何再利用非常重要。
“我们在德国大量使用雨水,普通居民用雨水来冲马桶或浇灌花园。另、外,一些公共场所也特别注意利用雨水技术,德国的足球运动特别盛行,全国上千处足球场就有自行蓄水和补给的功能。除了这些,我们当然还使用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将雨水重新浇灌到地下水当中,而且一直保证它的洁净度,如果需要水的话我们还可以有足够的水供应。”
尼克·乌姆劳夫认为合理利用雨水是根据“水循环”原理科学考量之后的选择。“人们对于城市用水的理解大多是水库、湖泊等地表水和看不见的地下水,往往忽视了从天而降的雨水。”
他介绍说,德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出现过大量使用水资源导致地表水大量减少、地下水储备告急的情况,但是现在基本已经解决。“对这个问题,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从根源上降低对水的依赖,从而更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我们使用不同的技术或方法来提高市民的意识,来减少对水的依赖。”
德国人均每年使用的水资源量约为120升,而江苏省人均每年消费179升。
地下管道能通汽车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大阪馆里,记者听到一段世博会改变城市下水管道的故事。
1970年的世博会成为大阪地下管道全面升级的契机。过去令大阪居民走路掩鼻、避而远之的污水池统统不见了。在世博会召开前,大量资金拨给地下管道建设,最终100%的家庭生活污水都进入了污水处理系统。40年过去了,当时的巨额投入仍在有效运作。大阪的下水管道直径达6.4米,车辆都能在其中自由穿行,汛期或台风来袭时还可以用作泄洪排水。
另外,日本对于民众环保意识的启蒙做得非常好,不仅很早就实行细致的垃圾分类,对于家庭污水的处理也宣传有方。许多中国家庭习惯把剩菜汤倒进马桶里冲走,这样反而会因为油污附着在下水道上,给清污增加难度。在大阪,大多数家庭会把带油的剩菜或汤食倒入防渗透的纸包里,扔进垃圾桶。
同样,利用排污管道实现城市整体提升的案例还有土耳其的伊兹密尔。
作为土耳其的第二大港口,伊兹密尔湾一度成了一个露天的臭水沟。工厂污水、居民的生活废水以及农业灌溉污水源源不断地通过上百条溪流和管道直接排入内海。1992~2002年,这个城市的地下铺设了长达4200多公里的排污管道系统,将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已经处理过的工厂污水统一搜集,利用2个主要的水泵站把污水抽到处理厂,多次过滤和生物净化技术处理后排往大海,如今收效显著。
提高“水效能”
在采访过程中,国外水领域的专家们还提出一些新问题,比如在“都市论坛——城市水管理的创新”活动上,亚洲水务发展公司的合伙创立人和联合常务董事克里斯多夫·华德提出了“水效能”的说法。
近些年,国内城市在污水治理和自来水厂建设上投入的经费非常多,华德对此的看法是,除了政府的投入之外,老百姓付出的代价是多少,水的价格是不是合理?这些都与城市的“水能效”有关。
华德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水能效”:这是指完成同一任务采用不同方法的用水效率。比如每天早上洗澡是使用淋浴还是盆浴,都需要用到水,但是淋浴可以节省20%的水。
从工业上来讲,华德认为上海宝钢可以作为一个例子。他根据自己调查过的数字举例说,在美国炼1吨钢需要500吨水,而在中国需要800吨水,这个数字到了德国降为100吨水。“这不仅是个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也是个资金投入上的问题。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水效能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这样的经济考量同样出现在污水治理和重复利用领域。
城市需要水、依赖水、担忧也惧怕水。要达到城市内部的“水平衡”,首先不应该割裂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在确保可供人使用的自来水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其他来源,使得城市内形成独特高效的水循环系统。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种种水问题的根本之道。
布拉格——移动墙防洪
捷克首都布拉格曾经有过整个城市被水淹、陷入瘫痪的经历,维塔瓦河右岸的约瑟夫城却幸运地避免了洪水肆虐。这是因为它采用了独特的移动墙,郎在垂直钢柱中间安装可移动的铝合金轻质闸门。这一新型防洪系统不仅构造简单,抗冲击性能好,高度还不受限制。平常储存在仓库,使用时10个人在两小时之内就可安装长100米、离3米的堤墙。
目前,布拉格多条河流和港口沿岸都已完成了这种新型防洪系统的修建,且全城防洪栏安装只需36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