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您

2010-12-29

世界博览 2010年9期
 奥巴马的下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考验,就在动乱之火尚未熄灭的前任动乱“熔炉”——阿富汗。
  
  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后,有促狭的人在白宫前面举起标语:
  “致乔治·布什先生:萨达姆·侯赛因还在巴格达执政,可您呢?”换作今年,热心人士一定乐意奉上这样的挪揄:“致乔治·w·布什与奥巴马两总统:萨达姆是倒了,可您二位在那地儿也没待住不是?”
  8月31日,美军正式自伊拉克撤出绝大部分作战单位,宣告“自由伊拉克”行动告一段落:剩余的5万名安全部队将继续从事包括培训、顾问在内的非战斗任务,直至2012年底完全撤军。历经两届政府,付出了伤亡近3.5万人、耗资超过7000亿美元的代价,同时据说“附赠”了伊拉克一部新宪法和一个库尔德人新总统之后,美军在伊拉克还是没待住。
  这场战争因小布什四处点火而起。奥巴马自上台以来,对战事一直持消极内敛的姿态,此番的撤军符合他在竞选时提出的承诺。对小布什“挖坑不填”行为的恶感使得普通美国人不会去质问奥巴马“为什么失去伊拉克”,相反,大多数民众松了一口气:见鬼,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可要是有人预言,“见鬼”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我们可以把1989年到2010年间,困扰美国的诸种全新次级国际安全因素(相对于苏联、中国这样的顶级因素以及伊朗、朝鲜这样的老问题)连成一根整线:
  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引发了美国和大半个阿拉伯世界的恐慌,前者是出于对苏联权势增长的担忧,后者则是畏惧“无神论共产主义者”经由阿富汗这一跳板深入中东。于是,由CIA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策划、沙特阿拉伯政府和民间出资,反苏力量在巴基斯坦一阿富汗边境的白沙瓦建立了“圣战者”训练基地,从整个阿拉伯世界招募志愿者前来受训,进入阿富汗参与反苏游击战。日后成为基地组织最重要支柱的两股势力——埃及反世俗政权的伊斯兰圣战者组织和沙特反瓦哈比派王室(主张伊斯兰教依附于王室的“国教化“)的激进分子正是在白沙瓦合流,既获得了武装斗争所需的基础训练和装备,又获得了一条进入阿富汗的通道。
  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之后,职业圣战者马上寻找到了新的兴奋点——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沙特政府为免遭入侵邀美军进驻,令“失业”了的沙特圣战者如本·拉登之流找到了新对手,基地组织正是在这一时期由沙特和埃及流亡者在另一个是非之地苏丹组建的。
  其后,ISl支持的塔利班夺取阿富汗政权,基地组织“老朋友”迅速飞回白沙瓦,沿旧路进入阿富汗,在那里策划了袭击“科尔”号、“9·11事件”等重大行动,即使在美军2001年进入阿富汗后仍未被消灭。
  美军撤离后的伊拉克的危险,与1989年的阿富汗具有一个极重要的相似点:中东内部多种不稳定的政治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已经被动员了起来,现在正处于扩散状态的边缘。南部有沙特的改革势力,北部有库尔德人及其支持者土耳其,东边有伊拉克什叶派的支持者和头号反美国家伊朗,西边有另一个动机可疑的国家叙利亚,每种势力都可自伊拉克战争的废墟中拣出自己所需的工具。
  更需要注意的是,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一系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势力,其成员大多来自伊拉克周边的沙特、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等国,而基地组织残部盘踞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仅仅隔着伊朗与伊拉克相望。一旦时机合宜,由伊拉克“熔炉”锻造出的、中东地区引发动乱的内外因素将同时爆发,使该地区进入一个较长的新的混乱期。
  而奥巴马的下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考验,恰恰就在阿富汗。“本·拉登还在山洞里待着,可您呢,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