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的食物

2010-12-29本刊编辑部

世界博览 2010年9期

  我们应该记住这一天。
  2010年9月1日下午,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官方网站发表《致广大消费者致歉信》,承认该公司9个批次纯茶油产品致癌物苯并芘超标。
  在被刻意隐瞒了半年之后,“茶油事件”终于水落石出。金浩终于主动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但社会却无法挤出哪怕是一丝微笑。
  因为食物危险,社会已深深“中毒”——食用小龙虾导致肌溶解、麦当劳产品中含有塑料添加剂、三聚氰胺、毒奶粉、“大头娃娃”等食品安全领域的负面新闻至今仍在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据中国食品科技网整理,近10年,中国可统计的全国性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超过50起,受害人数则无法确切统计。
  “有关部门”炮制的统计数字更让人们一头雾水,“发着低烧”奏凯歌。
  去年,根据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中国的食品合格率超过98%,然而在另一面,根据商务部对中国25个省市进行的一项调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总体打分只有60分,从过去两年的69分和67分一路走低,勉强及格。广州市更是只有两成半的市民对食品安全满意。
  其实,数字已然不那么重要了,如何让食品不再变成危险品似乎是一个更紧迫的命题。
  回溯历史,我们的食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危险了?
  自从工业化时代开始,食物变成商品的那一天,我们就不能自己决定食物是否对身体健康有害了。食物里加入了无数我们看不到的科技产物,例如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的科技化危险重重,致病菌可以一次性让发往全世界的上百吨食物“染毒”;但到了最后,我们无奈地发现,也只能依靠科技手段来鉴别食物是否安全可以食用。
  如今,我们被自己设下的陷阱困住了,不幸的是,还有一个又一个人为的或科技未可知的陷阱在等着我们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