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市报定位新探

2010-12-27晏书成黄小双浙江乐清日报325600

新闻前哨 2010年4期
关键词:乐清县市报纸

◎晏书成 黄小双(浙江乐清日报 325600)

在电视基本普及,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发展很快,大部分有国内统一刊号的县市报已走向市场,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历史条件下,县市报该如何定位,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求得生存发展呢?

我们认为,县市报是县市区域内以“大众情怀、百姓视角”为办报理念,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全体市民(包括农民)对新闻、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为报道内容,坚持新闻性、指导性、服务性并重的综合性报纸。

县市报的目标读者群是:当地各级干部(包括农村村组干部)、党团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识分子、种养殖大户、新社会阶层的成功人士等。县市报要通过这一目标群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以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县市报必须根据自己的目标读者群的要求,从百姓的视角出发,“做足本地新闻,做深域外新闻,做好民生新闻,做活互动新闻”,努力办成当地最权威的新闻媒体,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为当地的五个文明建设服务。

县市报要把服务“三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作为最基层的县市区域内唯一纸质主流媒体,无论怎样市场化,决不能忘记自己的公益使命,决不能嫌贫爱富,决不能只关注城市而忽视农村,要自觉承担起解决农村 “报荒”的义务,给予农民与城市市民同等的话语权和同样的服务。

县市报要学习都市报的办报理念和手法,但要防止都市化倾向。要回归新闻本位、受众本位的理性,真正把读者的需求当作办报的目的。要强化平民意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板着面孔教育人、高高在上的做法,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想问题,看事物,作报道。一切报道从“百姓视角”出发,以亲和的姿态引领舆论。强调报纸的新闻性、指导性、服务性相结合,把报纸办得领导满意、百姓喜爱。

做足本土新闻,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服务

县市报要发挥离读者最近的优势,做足本土新闻。要全力做好读者关心的本地人的本地事、本地人的外地事、外地人的本地事的报道。如果把中央级报纸、省级报纸、地市级和县市报放在一起,县市的读者首选的肯定是县市报。这并不是县市报办得比其他报纸好,而是县市报刊发的新闻大多是本地新闻,离本地读者最近,是人们最关注的事。这也是县市报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武器,亦符合未来报纸的发展“小型化、地域化、言论化”趋势。[1]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足本土新闻呢?笔者认为:

做全本地新闻。保证在第一时间内不漏发有价值的新闻,提高与域外媒体的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提高全体采编人员的认识,把这一条作为行动准则,坚决做到。二是要建立全面、忠实、灵敏的通讯员、报料员队伍,保证本区域内发生的新闻线索在第一时间内传递到编辑部,第一时间记者前去采访,第一时间见报。浙江乐清日报2009年8月改版后每天本地新闻占总量的80%以上,大大提高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做深重大新闻,增强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竞争能力。要克服表面现象,深挖新闻背后的东西,做好新闻链接,强化深度报道,像中央电视台那样,聘请权威人士对重大新闻进行解读,运用记者述评、记者手记等形式,为读者解读新闻背后的东西,分析重大新闻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还要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社会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与他们切身利益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知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以弥补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相比时效不足的劣势。

主动介入热点,加大对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的引导力度。对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引导是否及时有力,已成为衡量新闻媒体水平的重要标尺。由于信息接受有“先入为主”的现象,社会热点特别是突发事件又往往夹杂着一些扑朔迷离的传闻,特别容易引起社会舆论混乱。作为县市区域内唯一纸质主流媒体,要转变观念,克服过去在热点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报道的严重滞后甚至失语的现象。站在党委和政府的角度冷静思考,直面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通过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政府对发生的事件做了什么并正在做什么。主动介入,及时、准确地报道社会热点特别是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发出主流声音,占领阵地,化解危机,正本清源,让群众更快更多地了解突发性事件的本来面目。

做深域外新闻,为受众准确解读国内外大事

对于域外重大新闻,我们要及时刊发,以帮助读者一报在手,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

注意域外新闻的落地工作。要从本地受众需求出发,有选择地刊发本地受众关心的可能对自己利益产生影响的域外新闻,并从本地受众的角度做好新闻链接和解释工作,让受众知晓世界各个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要建立灵敏的通讯渠道,及时做好本地人的域外新闻报道工作。报道本地人的外地事,本地人关心的外地事。浙江乐清日报关于在外乐清人报道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报除开辟有《天下乐清人》专版,报道在外乐清人事迹外,像澳大利亚四所私立大学倒闭,新华社2009年11月7日发布消息,乐清日报11月9日就在头版刊发《乐清籍留学生在澳失学全家着急》的报道,10日及以后又刊发了《留学,当心“流“学》等,给予及时关注。2008年1月2日晚8时20分许,由乐清人投资兴建的乌鲁木齐市德汇国际广场突起大火,4日乐清日报就在头版以主打稿的形式刊发了本报记者以电话、QQ聊等方式采访的消息,以后又多次刊发后续报道,帮助读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总之,要及时刊发本地受众最关心、最迫切想知道的域外新闻,并及时回答本地受众最关心的问题,让受众深入了解世界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与他们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知晓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做好民生新闻,为受众提供针对性的生产生活服务

民生新闻是县市报的报道重点,我们要以民生的视角关照社会,下大气力把民生新闻做深做活。要从策划入手,强化民生新闻的报道,让民生新闻唱主角,努力提高报纸的亲和力。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引导力度,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全方位服务,是县市报吸引本地读者的有效武器和特有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县市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根据受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讲清楚明白,为受众提供政策服务,让受众及时掌握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强化言论宣传,高扬报纸旗帜,敢于承担起“意见领袖”的责任。在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契合点上作文章,及时对本区域的重大事件发表有见地的评论,为受众解疑释惑,指点迷津,提供舆论引导服务。传媒学者喻国明指出,一个有品质的媒体,不应该是既有声音的一次次重复,而应该敢于发出独立思考的声音。造就一家好媒体,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我们要努力改变过去言论宣传太少的局面,加大言论宣传的力度,努力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境界,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责任。

做好受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工作,为受众提供有效的生产技术服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服务,切实帮助读者解决一些实际难题。浙江乐清日报2009年11月关于山区农民柿难卖的系列报道,不仅帮农民解决了卖柿难的问题,还催生了一个新的旅游项目——乡村采摘游。山东寿光日报聘请农业院校毕业的、熟悉农村的同志从事农业科技方面的采访编辑工作,大大提高了为“三农”服务的水平,还办起了北方蔬菜报,卓有成效地开展为农服务。

做活互动新闻,为受众搭建表达意见的互动平台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新闻策划、活动策划,让读者参与到办报活动中,拉近报纸与受众的距离。浙江萧山日报天天活动不断,不仅开展全区性的活动,还适时开展全国性的活动,大大提升了报纸的形象,聚集了人气,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报纸越办越好,报社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去年经营总收入突破亿元,独占全国县市报鳌头。

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选择百姓普遍关心的题材和话题,有针对性设置议题,给受众表达意见或建议的平台,为党委政府了解民声提供沟通的渠道。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受众的合理诉求。另外,要高度重视农村的报纸发行工作,坚决消灭空白村。像浙江绍兴县那样,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县报村,提高县市报在农村的覆盖率,满足农民的读报需求。

注 释:

[1]喻国明:《小型化 地域化 言论化》,《新闻前哨》2008年第12期

[2]梁晓涛:《“主流新闻”的内涵和特征》,《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乐清县市报纸
报纸
第二十届乐清模具设备塑机工业自动化展圆满落幕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不忘初心 新闻为民——乐清日报深度融合的实践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县市报如何创新两会报道——以浙江集团旗下县市报的探索为例
民生新闻报道与县市报读者的接受度
县市报加强草根典型报道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