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旧区改造中发挥党组织的引领、推进、保证作用

2010-12-27平凉社区街道党工委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0年3期
关键词:党工委街道基地

●平凉社区(街道)党工委

在旧区改造中发挥党组织的引领、推进、保证作用

●平凉社区(街道)党工委

城市旧区改造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一件难事。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推进、保证的作用,使人心在党和政府的感召下回归,百姓在阳光政策中信服,党组织建设在拆迁基地创新、党员旗帜在拆迁基地飘扬,创造了一个个动拆迁奇迹,有力地提升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动拆迁;基层党组织;作用

2009年以来,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街道阳光拆迁工作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这块包括黄浦江水域面积在内只有2.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5个大小基地几乎同时上马,年动迁量达到8000多户。平凉街道办事处不足50名干部,却在这里创造了一个个动迁奇迹:16、17街坊酝酿期内签约率72.3%,共有产、违法建筑各近40%的18街坊启动两天内签约率高达24%,酝酿期签约率高达72.8%(私房共有产一张产证内往往有四五组家庭,难度可想而知)、49街坊奖期内签约率达100%,地铁12号线拆迁在节点内全部完成,渔轮码头、世博水门、太平报恩寺、2号地块、3号地块等其他拆迁基地也取得可喜的拆迁业绩。老百姓向街道党工委送来一摞摞锦旗,区域内旧城区的老百姓民情热烈,日夜期盼着早日享受阳光动迁。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平凉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推进、保证的作用密不可分。

一、引领——人心在党和政府的感召下回归

由于历史原因,拆迁成为天下第一难,对曾经历大拆迁的平凉街道更是难上难。三年前的一场拆迁,由于政策前后差异性导致的社会矛盾——123户强迁居民如今还在时刻制约着杨浦的稳定。干部们对拆迁没有信心,甚至有畏难情绪。更可怕的是居委会干部和居民根本不承认阳光拆迁。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平凉街道党工委和旧区改造指挥部、拆迁公司齐心协力,坚持实事求是,把化解信任危机作为重中之重。化解信任危机的基础在于正确评价前一轮拆迁的是非功过。街道党工委和旧区改造指挥部、拆迁公司三方认真查找,敢于自揭其短,不讳疾忌医,深刻反省问题及其原因,真正做到阳光拆迁——每家每户的拆迁结果公开上墙,而且前后一致,接受居民监督。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工作优势,以民为本,搭建政策宣传平台。街道在每个拆迁基地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在街道党员服务中心搭建阳光拆迁政策宣讲平台60多个,还先后召开40多次党员、群众座谈会,真心倾听党员和群众诉求,坦承前一轮拆迁中的问题及其原因,直言这次拆迁党和政府的举措和信心,并且深入居民家庭谈心引导。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以家庭为主,分组划块,建立集体奖。这是拆迁中创造的群众工作新方法。为了形成一定范围内居民整体搬迁的合力,街道和拆迁公司将动迁居民分成若干块,块内居民越早完成搬迁,得到的奖励也就越大,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居民自己的搬迁积极性,还能调动他们主动去做其他居民的工作。党工委书记亲自针对签约空白组等四种类型召开10多次居民座谈会,苦口婆心做引导。街道在市郊房源基地培育推进拆迁的志愿者家庭,吸引居民前去安家;组织带头拆迁的党员志愿者回来开展“带头搬迁做模范,带动邻居享成果”推动邻居签约工作。街道党工委还与居民迁入地的社区党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搬迁外区的党员提供组织关心。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的宣传工作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引领人。街道和旧区改造指挥部、拆迁公司共同创办了推进拆迁的报纸《新家园》,短短半年,已出版18期,登载图文318篇。该报在推进拆迁中及时宣传,及时释疑,及时引领舆论、引领方向、引领居民,起到了宣传、导向、激励的作用。如针对先拆迁的16、17街坊居民因前一轮拆迁问题带来的晚走多得益思想,《新家园》大张旗鼓宣传三方党组织保证前后一致的举措和庄严承诺。在小洋房评估传言问题上,及时公布真实情况。在“枪手”蒙骗居民时,及时深刻揭露“枪手”的嘴脸。在群众不愿搬迁市郊房源基地时,街道党工委成员跑遍每个房源基地,调研每个基地的交通、教育、商业、医院、就业、人文环境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新家园》以现场采访形式整版介绍浦东房源基地的情况。还及时登载居民心声、动迁进度、好人好事、搬家常识等等,并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创作演出了一批讴歌阳光拆迁的文艺节目。

二、推进——百姓在阳光政策中信服

拆迁进度直线飙升,靠的是“阳光到底”的政策。而让政策真正“阳光到底”的,是街道党工委和机关干部“我为亲人搞动迁”的火热情怀,是街道党工委和机关干部千方百计的协调和推进,是街道党工委和机关干部200多个日夜连轴转的辛劳。为了顺利推进动拆迁,为了老百姓的合法利益最大化,平凉街道党工委以三句话自我加压。

自我加压的第一句话:街道也是拆迁工作的主角。短短一句话,将原来街道在奖期结束前的参与推进一下子拉到整个拆迁的全过程、全方位,全体人员出动,而且比拆迁公司还要先期进入。街道承担的其他工作一件都不能落下,街道稳定的压力又是前所未有。街道党工委抽出10名精兵强将和一批居委干部全脱产进驻各个拆迁基地,所有机关干部分片划块承担和拆迁公司职工一样的责任,临近奖期结束,全体班子成员包“产”到户、专啃“硬骨头”,对那些遗留的大难度的动迁户责任到人。在居民家里、在拆迁基地,为居民搭平台、解心结、化解家庭矛盾。基地、现场、居民家庭,到处有主要领导的身影;宣传、协调、谈话,随时有机关干部的参与。对不理解政策、漫天要价的动迁居民,有的干部与之连续谈话几个小时,有的甚至谈话至深夜;有一个“老大难”的家中,街道干部前后跑上了十多次。

自我加压的第二句话:街道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推进拆迁。在所有的拆迁基地上,街道党工委亮出五个组合拳:一是强化责任。建立了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处级干部包片、科级干部包块、每个干部包组的拆迁层级负责制,每个干部每日填写拆迁工作写实本,并开展旧区改造立功竞赛。二是规范权力。街道党工委建立权力运行机制,成立互相制约互为监督的人口认定小组、救助帮困小组,严格执行阳光拆迁操作规范、帮困救助操作程序,把反腐倡廉渗透到拆迁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三是创新机制。建立第三方公信人士参与机制,组成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法律界人士、新闻媒体人士、政风行风测评员、被拆迁居民等社区代表参加的公信评议组,对评估、听证、裁决、有重大影响的特例等全过程监督,还在弄内设监督员、基地设监督站,形成交叉立体的社会监督网络。创造性地运用党外监督、法律监督、新闻监督、人民监督,有效推进阳光、诚信、和谐拆迁。四是推进民主。房屋评估、拆迁政策、拆迁过程、拆迁结果,等等,全部向居民公开。各个节点,街道党工委领导亲自召开居民座谈会听取意见,疏通沟通渠道,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控告权、置疑申诉权,把人民民主创造性地运用到拆迁工作中。五是提供法律援助。街道党工委特地聘请律师事务所,安排社区法官,并且在基地设置巡回法庭,及时为共有产和家庭矛盾导致无法签约的居民家庭析家产、化矛盾,解决制约拆迁的瓶颈。仅18街坊2009年10月份以来,就为居民协调解决家庭矛盾和建立推进拆迁平台145个。同时要求机关干部刻苦学习心理知识和拆迁业务,争当拆迁工作的宣传员、联络员、传递员、信息员、促签员,保证每天下午和夜晚到基地推进拆迁。节点阶段昼夜在基地,宣传政策到家、排摸情况到家、真诚服务到家、倾力协助到家,保证签约率,保证居民合法利益最大化。

自我加压的第三句话:街道是拆迁工作的主力军之一。一大批拆迁基地及大量其他的日常工作,使平凉街道的干部每天都紧张地、快节奏地、“超常规”地工作,打大仗、打硬仗、打苦仗,苦、累、困、病,有时还有误会和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仍拼、搏、熬,坚持坚持再坚持,化压力为动力,以更高涨的热情,更积极顽强地推进工作。

“以前拆迁都是拆迁公司的事,现在拆迁政府在第一线。”老百姓也在感受着,思索着,比较着。“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相信街道,坚信阳光政策一定会一竿子到底。”诚如百姓所言,16、17、18、49号等地块和地铁12号线的阳光政策和前后一致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了老实人不吃亏、听党的话多得益。一位位居民在签约中致谢,一户户家庭在欢笑中搬迁,一个个非理性的要求在拆迁进程中逐步转变。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拆迁人和被拆迁人都必须遵守、恪守承诺、阳光理性的街道拆迁秩序、机制以及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三、保证——党组织建设在拆迁基地创新,党员旗帜在拆迁基地飘扬

平凉街道拆迁进展顺利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党组织的保证作用。街道党工委与旧区改造指挥部临时党委、动拆迁公司党总支三方合力,在拆迁基地上创新了党的基层建设新模式。

党建联建的新举措。每一个基地拆迁启动之前,街道党工委都配强配齐该基地所在的居民区党组织,党工委领导先期前往,调查摸底,党内宣传发动先行。旧区改造指挥部临时党委牵头三方党组织的党建联建工作,互相沟通,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拆迁中,三方党组织紧密联系,加强联动:一起过拆迁专题党员组织生活,一起走访党员干部,一起与困难居民结对,一起解决疑难问题,一起合力推进。街道、居民区两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与居民有天然联系、熟悉居民、容易被居民接受的优势,开展思想工作在前、搭建平台在前、化解矛盾在前,拆迁公司则趁势跟进,谈政策,谈方案,谈个案。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实现了跨越领域的党组织资源的重组。

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新拓展。街道党工委把党支部建在拆迁基地上。福宁、三星、秦家弄、平乐、长安五个涉及大拆迁的居民区党组织,大力拓展党组织在拆迁工作中的新功能。党组织作用发挥在每个拆迁基地上,真正成了战斗堡垒。从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联系居民到构筑党员联系居民网;从要求党员在拆迁中“四个带头”到“八个一点”(党员意识强化点、理解政策深刻点、家人沟通主导点、邻里互通主动点、正道消息多讲点、签约搬迁早一点、整体奖项多得点、模范作用明显点);从突出“双带”(带头搬迁做模范、带动邻居享成果)到建立拆迁基地党员推进拆迁志愿队;从在市郊房源地建吸引邻居同安家的志愿者之家到建立周浦党员 “学实”活动联络站,基层党组织在拆迁基地有效推进了拆迁工作的进程。街道党工委还在拆迁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中组建研讨会,畅通三个渠道:交流拆迁工作经验,探讨难题传递信息,监督反馈建言鼓劲。街道党员服务中心担负了承接政策宣讲会的任务。通过这个舞台,既为党员服务,又通过党员为更多居民服务。这是党员服务中心功能在拆迁中的一个重要拓展。

共产党员在拆迁中发挥模范作用。如果说每个党支部都是一个堡垒,那么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成为一面旗帜。平凉街道拆迁基地上的党员,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做表率、树标杆,带动着群众。每个基地的首日签约,党员签约率领先在前;每一个节点,党员的搬迁位居前列;每一个基地,党员志愿者推进邻里早日签约。三星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曹正萍通宵排队赶在第一天带头签约,还将自己得到的万元奖金送给邻居,带动一起签约;万新居民区新党员、居委会主任徐英杰率先签约;居住在辽阳路51弄别墅的熊化丽顶住了同住别墅的50多户邻居的压力,实现17街坊启动初期别墅区签约零的突破,从而打破了这块坚冰。许多基层党员干部在拆迁中重树了先锋模范的形象。老党员黄国平写了《给街坊邻里的一封信》,力促党员同志带头签约,即使居民误解为“拿了拆迁组的好处费”,依然在小区内坚持宣传;老报人、共产党员王鼎霖成为三星里的编外拆迁工作者。

平凉街道、旧区改造指挥部、拆迁公司三方党组织在拆迁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实践“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科学发展观,发挥党组织引领、推进、保证的作用,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宣传工作三大优势,使阴霾逐步散去,拆迁真正阳光,人心渐渐回归,重新树起了阳光动迁的形象,旧改民生工程获得了居民认同,不但使平凉街道的旧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D267

B

1009-928X(2010)03-0042-03

晏蔚青

猜你喜欢

党工委街道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山西农谷党工委第十次会议召开
热闹的街道
兄弟联手“上演”贪腐戏——长沙市雨花经开区党工委原书记杜旭辉兄弟腐败实录
街道生活
我的基地我的连
风居住的街道
位居“美丽西郊” 打造“梦里银湖”——访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羊献民
街道等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