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生物降解稠油成熟度判识
——以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地区为例

2010-12-26路俊刚陈世加王绪龙陆林超

石油实验地质 2010年4期
关键词:中质正构甾烷

路俊刚,陈世加,王绪龙,陆林超,陈 雪,王 熠

(1.西南石油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500; 2.中国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稠油成因很多[1-7],生物降解作用形成的稠油在地层中广泛存在。原油通过与储层中的细菌发生作用从而导致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以及环烷烃依次受到破坏和消失,烃组分大量损失,油质变稠[6-10]。降解严重时甾萜烷也会降解损失,此时常用的判识原油成熟度的轻烃、中分子量烃和甾烷异构化等成熟度指标都不再适用,如何表征这类稠油的演化阶段性成为油气成因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地区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Ts/Tm对成熟度的敏感性,认为在同源条件下,Ts/Tm能有效的随成熟度增大而增大,且抗生物降解能力强,可以用来对严重生物降解原油进行成熟度判识。

1 地质概况

三台—北三台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帐北断褶带南部,东邻吉木萨尔凹陷,西接阜康凹陷东斜坡,北至B56井区,南到阜康断裂带,面积近2 000 km2。该区自20世纪80年代进行勘探以来,先后发现了北三台油田和三台油田;油气藏类型以断鼻、断块、断背斜为主,油层层位多,从石炭系到第三系均发现有油气层,是一个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

该区钻揭地层自下而上为石炭系、二叠系平地泉组(P2p)、梧桐沟组(P3wt),三叠系韭菜园子组(T1j)、烧房沟组(T1s)、小泉沟群(T2-3xq),侏罗系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头屯河组(J2t)、齐古组(J3q),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二叠系沉积以来经历了大的不整合至少有11次,其中属于强烈剥蚀的至少有7次,使该区南部第三系地层直接覆盖在三叠系之上,北三台北部则出现了侏罗系直接暴露地表的情况。

2 原油特征

2.1 原油分类

根据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DZ/T 0217-2005),并结合研究区原油特征,本文将研究区原油分为4类:轻质油(密度小于0.84 g/cm3)、正常原油(密度为0.84~0.88 g/cm3)、中质油(密度为0.88~0.92 g/cm3)和重质油(密度大于0.92 g/cm3)。

而密度大于0.9 g/cm3的原油成因较为特殊,除与演化阶段性有关外,还存在生物降解,粘度较大,普遍大于100 mPa·s,本文称为稠油。并进一步将稠油分为2类:中质稠油(密度为0.9~0.92 g/cm3)和重质稠油(密度大于0.92 g/cm3)。

2.2 储层中沥青分布广泛

大量储层荧光片观察发现三台—北三台地区从石炭系到侏罗系储层均不同程度出现沥青(干沥青),充填于储层孔隙或裂缝中,在显微荧光镜下呈黑色。

2.3 稠油和含沥青储层抽提物普遍遭生物降解

三台—北三台地区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高部位多次被剥蚀,保存条件较差,原油生物降解严重。

如图1所示,不同密度原油的饱和烃色谱特征存在明显不同,密度小于0.88 g/cm3的正常油和轻质油饱和烃色谱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保存条件较好;密度为0.88~0.90 g/cm3的中质油存在轻微的生物降解,主要以散失作用为主,正构烷烃保存较为完整;密度大于0.90 g/cm3的中质稠油普遍遭中等生物降解,正构烷烃部分保存;重质稠油和储层沥青降解更为强烈,正构烷烃全部被降解。

3 成熟度判识指标选择

3.1 严重生物降解稠油判识指标分析

原油中不同生物标志化合物抗生物降解能力不同,一般按下列顺序增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稀烷烃、甾烷、藿烷、重排藿烷、芳香烃。如果原油中出现25-降藿烷,表明原油遭受严重生物降解,降解程度为十个等级划分中的第6级,此时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被全部降解,甾烷也部分被降解[8]。

图1 准东三台—北三台地区储层抽提物和不同密度原油饱和烃色谱对比

三台—北三台地区原油普遍遭生物降解,特别是密度较高的重质稠油降解更为强烈,正构烷烃分布不完整,部分产物中出现了25-降藿烷(图2),说明其生物降解程度已经达到6级以上。按照生物降解序列,达到严重降解级别,此时甾烷等部分也被降解,判识原油成熟度的轻烃参数、甾烷异构化等参数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如何更准确、有效的界定原油成熟度成为本地区原油成因判识的关键。

据文献[11]报道,Ts形成于富含粘土矿物的沉积物,Ts/Tm受成熟度的影响明显,在相同来源的情况下,随成熟度的增大其比值增大,该参数在生烃高峰期后原油中还可继续适用,可用于低成熟、成熟和高成熟原油成熟度的判识,是成熟度判识较好的指标。而且Ts/Tm抗生物降解的能力很强,可用于严重生物降解原油的成熟度判识。

图2 准东三台—北三台地区储层抽提物萜烷质量色谱图

3.2 Ts/Tm判识原油成熟度可靠性分析

研究区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另文发表),来源较为单一,符合Ts/Tm判识的同源条件,为了进一步验证Ts/Tm判识原油成熟度的可靠性,将其与其他常用参数进行对比。

3.2.1 与甾烷异构化成熟度参数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来源于生物有机质,分布在原油或沉积岩有机质中,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碳碳骨架保持不变的化合物,又称 “分子化石”,它能提供油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是原油成因研究中最有力的工具。为了说明Ts/Tm比值在成熟度判识方面的可靠性和敏感性,将其与经典的甾烷构型成熟度参数C29ββ/(ββ+αα)进行对比。

T60井资料较多,3 166.23~3 420.96 m范围内储层抽提物做了系统的色质分析,正构烷烃分布完整(图3),且没有出现25-降藿烷,说明其没有遭受生物降解,此时高分子化合物甾萜烷保存较好,符合甾烷异构化成熟度参数C29ββ/(ββ+αα)的适用范围。

如表1所示,甾烷异构化成熟度参数C29ββ/(ββ+αα)与Ts/Tm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随成熟度增大Ts/Tm相应增大,说明Ts/Tm指标表征原油成熟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3.2.2 与轻烃成熟度参数对比

轻烃在原油中的含量较高,其成熟度参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12]。研究中选择保存条件较好的原油样品,计算其轻烃成熟度参数并与Ts/Tm进行对比。

图3 准东三台—北三台地区T60井储层抽提物色谱图

样品深度/m层位岩石定名C29ββ/(ββ+αα)Ts/Tm3 166.23T3h灰色粉细砂岩0.490.433 237.14T3h灰色泥质粉砂岩0.500.443 246.18T2k灰色泥质粉砂岩0.470.303 341.48T2k灰色泥质细砂岩0.480.243 374.54T2k灰色中细砂岩0.460.273 420.96T2k灰色泥质中砂岩0.420.26

如表2所示,XQ1井(C)、F10井(C)、F5井(T2-3xq)轻烃成熟度参数庚烷值(H)和异庚烷值(I)都较高,按照判识标准[13],应属于高成熟阶段的产物。相应的这些井的Ts/Tm也较高,分布在1.2~2.05范围内,是目前发现的原油成熟度最高的,也属于高成熟阶段。

3.2.3 Ts/Tm比值与源岩Ro的关系

统计研究区二叠系平地泉组源岩抽提物Ts/Tm和Ro,并作图(图4),发现Ts/Tm随源岩Ro增大而增大,并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

表2 准东三台—北三台地区XQ1、F10和F5等井原油成熟度参数对比

图4 准东三台—北三台地区源岩Ro与抽提物 Ts/Tm比值关系

综上所述,成熟度参数Ts/Tm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常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参数、原油轻烃参数和源岩Ro等都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随成熟度增大而增大,而且抗生物降解能力很强,可以用来表征三台—北三台地区不同类型原油(包括降解稠油)的演化程度。

4 成熟度判识

如图5所示,按照Ts/Tm值分布可将研究区原油分为3部分:含沥青的储层抽提物重质稠油Ts/Tm主要分布0.2~0.3之间;中质稠油和正常原油Ts/Tm值分布在同一个区间,为0.3~0.6,说明其成熟度一致;而轻质油Ts/Tm值分布在大于0.6的区域内。结合源岩Ro和Ts/Tm的对应关系(图4),沥青和重质稠油Ts/Tm与成熟度Ro<0.65%的源岩抽提物一致,属于低—未成熟阶段产物;中质原油和正常油Ts/Tm与成熟度Ro=0.65%~0.9%的源岩抽提物一致,为成熟阶段;轻质油为高成熟阶段产物。

5 结论

1)研究区储层沥青和稠油均遭生物降解,中质稠油遭中等生物降解,重质稠油和储层抽提物遭强烈生物降解,烃组分大量损失,通常用来表征成熟度的轻烃参数、甾烷异构化等参数已经不能适用。

2)通过Ts/Tm与甾烷异构化、轻烃和源岩Ro对比表明,对于同源产物Ts/Tm判识原油成熟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随成熟度的增大而增大,适用范围广,且其抗生物降解的能力强,可用于严重生物降解原油和沥青的成熟度判识。

3)研究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本地二叠系平地泉组源岩,具同源性质。采用Ts/Tm对该原油成熟度进行判识,认为重质稠油和储层沥青为低—未成熟产物,中质稠油和正常油为成熟阶段产物,轻质油为高成熟阶段产物。

参考文献:

[1] BLANC P, CONNAN J. Origin and occurrence of 25-norhopanes:a statistical study[J]. Org Geochem,1992,18(6): 813-828.

[2] 王顺玉,王廷栋. 气侵对油气分布规律的影响[J]. 天然气工业, 1998,18 (5): 91-93.

[3] 李建新,杨斌,何丽箐,等.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稠油成因和早期成烃机制的探讨[J]. 新疆石油地质,1993,14(3):239-249.

[4] BAILEY N J L, KROUSE H R, EVANS C R. Alteration of crude oils by waters and bacteria : Evidence from Geochemical and isotope studies[J]. AAPG Bull, 1973, 57(7): 1276 - 1290.

[5] LAFARGUE E, THIEZ P L. Effect of water washing on light ends compositional heterogeneity[J]. Org Geochem,1996,24(12):1141-1150.

[6] KUO LUNGCHUA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rude oil alteration in reservoir rocks by water washing[J]. Org Geochem,1994,21 (5):465 - 479.

[7] HEAD I M, JONES D M, LARTER,S R. Biological activity in the deep subsurface and the origin of heavy oil[J]. Nature,2003,426:344-352.

[8] 张渠,宋晓莹,张志荣. 原油中甾烷的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29(1):99-103.

[9] 袁莉,包建平. 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中烷基萘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影响[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31(5):512-515.

[10] 倪春华,包建平,顾忆. 生物降解作用对芳烃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30(4):386-389.

[11] PETERS K E, MOLDOWAN J M. The biomarker guide: interpreting molecular fossils in petroleum and ancient sediments[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93:110-265.

[12] PHILIPPI C T. The deep subsurfac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origin of the gaseous and gasoline-range hydrocarbons of petroleum[J]. Geochim Cosmochim Acta,1975,39:1353-1373.

[13] THOMPSON K F M. Light hydrocarbons in subsurface sediments[J]. Geochim Cosmochim Acta,1979,43:657-672.

猜你喜欢

中质正构甾烷
利用正构烷烃建立快速筛查禁用偶氮染料定性分析方法探究
气相色谱六通阀在正构烷烃及碳数分布测定中的应用
柱色谱分离-分子筛络合洗脱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馏研究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原油中高丰度C29规则甾烷的分布及意义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论动产质押监管中质权人与监管人的义务界定与责任承担
高寒草甸植物正构烷烃特征分析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湖泊环境的应用研究
牛、羊乳酸乳发酵过程中质构学特性的变化规律
4-甲基甾烷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以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