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感恩教育观的几点质疑

2010-12-26林晓妹

新东方 2010年4期
关键词:冉阿让情感孩子

林晓妹

对当前感恩教育观的几点质疑

林晓妹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之心,正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产生感激并表达出来,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融合了人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高级情感。“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如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感谢或敬畏,是人类与外面世界取得关联的重要感情,感恩还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源泉。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但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在某个程度上缺乏感恩之心?怎样认知“感恩”?如何培养人的感恩意识?近年来,社会对此给予极大的关注,并提出了非常多的开展感恩教育的良好建议,但是似乎也存在着不少模糊甚至背离感恩教育的观点和方法,在此提出几点质疑。

一、失衡、幼稚的感恩文化能否促进感恩教育

当前的感恩教育观中,似乎更强调孩子对父母、教师的感恩,强调受惠者对施惠者的感恩等,忽视父母、教师对孩子、学生的感恩,忽视施惠者对受惠者的感恩。甚至还出现了“贫困生因为受助上学而没有及时感恩,而被取消了继续受助资格”的现象。目前许多学校、企业、党政机关经常会举办一些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讲者多半强调的也是孩子对父母、教师的感恩,受惠者对施惠者的感恩。笔者在网上键入相关的关键词,出现了大量的有关感恩的文章,笔者随机查阅了其中的63篇,发现其中有59篇是谈现在的孩子们缺少感恩之心,要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对父母、教师的感恩。只有3篇是泛谈感恩的,其中一篇在强调了对父母、教师等的感恩后,说了一句“要感恩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似乎感恩缺失都是孩子的责任,与成人、父母无关。甚至某些企业或政府管理者义正词严地训斥站成一排规规矩矩听训的员工或部属:“你们要懂得感恩,是老板(政府)给了你们薪水,给了你们就业机会,你们要对企业(政府)感恩,对老板(领导)感恩。”事实上,感恩的普遍缺乏不可能是仅仅某些群体某些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更不可能是当前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们、学生们、受惠者们的主要责任,尽管表面看起来直接的责任在他们。且因为有了孩子,父母才有机会体会做父母的幸福味道,孩子给父母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希望,是父母决定把孩子带来到这个世上的,难道父母不应该感恩孩子吗?因为有学生才会有教师,学生给教师带来生命的意义感、工作的充实感以及真情与无数的快乐,教师不该对此感恩吗?真诚的施惠本来不就是带着感恩之心而为的吗?还有不是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吗?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正是受你惠顾的人给你表达爱心的机会,与你分享你的成功、金钱和快乐,难道你不该对其心存感激吗?人生而平等,亲子之间、师生之间、施惠者与受惠者之间本来就应该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情感交流自然也应该是完全平等的。一种文化如果只知道要求孩子对父母、教师的感恩,受助者感恩施助者,而不知道同时让父母、教师对孩子、学生的感恩,施助者也感恩受助者,就只能是一种失衡的、幼稚的感恩文化,最后也只能是难以实现的感恩文化。所以,人为地倡导、刻意地、单向地实施“感恩教育”,最终结果是导致人类情感和伦理道德的异化!环顾世界,不少具有成熟慈善制度的国家,都有一种对受助者表示感谢的文化,都致力于建立起一个能维护公民人格尊严的社会环境,尽力去减少让人感恩戴德的施舍慈善行为,以制度与文化保障慈善行为从维护公民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的角度出发,改变社会救助的方式,从而使资助者不剥夺被资助者的人格尊严。如有人想行善,就把财富捐献给社会慈善等机构,尽量减少那种一对一的带有要求感情回报的民间救助。当然,我们更需要从制度与文化方面保障孩子与父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格平等。这些才是我们在感恩教育中迫切需要做的工作。

二、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是孩子们缺乏感恩之心的真正重要原因吗

当前有人认为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是孩子们缺少感恩之心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典型的中国式的爱是有条件、有差等的爱,与其说中国的父母习惯于无条件的付出,倒不如说中国的父母倾向于无限的没有自我的付出,特别是物质上的无限的付出,并常常伴随着在爱的名义下剥夺孩子的自我独立选择权、忽略孩子的意愿、感觉和情感方面的需要。这样没有自我的又不尊重的爱当然是不利于培养感恩之心,因为感恩的产生是以人的自我的确立为前提条件,以人的自我追求中充分体验缺乏与满足中产生的。我们只要看看美国感恩节是怎么来的,就可以理解这一点。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到美洲的第一批移民是102个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他们到达美洲后遇到了难以想象的生存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后,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派人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这批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所以尊重与保护人的权利、尊重人性、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基础与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孩子的自我心理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无自我阶段(2岁以内);二是自我中心阶段(2~5、6岁左右);三是能超越自我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事情的阶段。只有在第一、二阶段特别是第二阶段孩子的自我得到充分地确认和尊重,从而获得安全感,他才能在第三阶段逐渐真正走出自我中心,去体验别人的感情,学会爱别人。如果他的“自我”从来没有被确认和尊重过,他就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别人的爱,永远体验不到生活中的真爱与美好,当然就不懂得感恩。因此,“母亲不仅要宽恕而且希望并支持孩子离开她。”[1]43母亲不仅要能给予孩子“乳汁”(主要指生活上关心与照顾),更重要的是能同时贡献“蜂蜜”(主要指生活的甜美、爱和生存的幸福)。“为能提供‘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个‘好母亲’,而且还必须是个愉快的人”[1]41。另外,其实我们缺少的正是“除了被爱者的幸福外一无所求的精神”[1]43,如我们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我们还有不少父母对孩子有“债主”似的心态,我们较强烈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意或无意中希望孩子永远听自己的话,依赖自己,以满足自己的独占欲与支配欲,等等。正是这些堵塞了孩子感受爱的心灵通道,无歧视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是感恩产生的基础。所以,延迟满足教育法、自爱基础上的不求回报的理智而艺术的爱、尊重孩子的感觉与鼓励其独立性、注意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才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感恩缺失是现在才出现的,传统社会中本来就不缺乏感恩精神吗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感恩缺失是现在才出现的,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感恩精神。如果把感恩等同于忠孝节义之类的东西,那么传统社会中不是缺少感恩而是有感恩意识的最大化与硬约束化问题,“感恩犹如巨大无形的网,遍及各个角落,渗透到政治、经济、祭祀、爱情等生活领域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而言,记住一个人的恩是至关重要的,为感恩而牺牲性命财产是儒家文化所鼓励倡导的,因此感恩意识的最大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国人的恩情不仅是个体间自然醇厚的感情,而且是君臣主从的名分职责,由尊卑地位所规定。人们行孝尽忠,报恩仗义,是出于内心情感,更是履行职责义务。”[2]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也含有许多宝贵的感恩的思想资源,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等等,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最先也是以自然的本能的“感恩”情结为基础,但是后来中国式的感恩经常演变为“谢主隆恩”式的或“跪着嗑头”式的感恩。一是不平等不自由。中国的“孝”就含有“上老下子”式的亲子之间的不平等,感恩更多地不是出自自然情感而是义务和责任。二是不正义、不尊重人权,不重视伦理建设,缺少真正的人文关怀。为了报恩践踏法律与人道的人经常被树为道德典范,从而造成“感恩暴政”,如鲁迅等批判的“吃人礼教”,如“郭巨埋儿奉亲”。三是压抑人的本能情感,扭曲人的心灵。所以说真正的感恩我们一直是相对缺乏的,不过过去以隐蔽的方式出现罢了。因此,我们需要给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注入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正义、人权等先进性因素,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感恩。特别指出的是,“感恩”不仅指对得到好处心存感激,并且指要把这种感激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由于我们的文化习惯崇尚含蓄而不重视对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多对“谢谢”二字觉得难以启齿,往往也不好意思付之于行动,特别是在不讲普通话和受教育不够的人群中更是如此。因此,我们的感恩教育需要训练表达的能力与习惯。

四、责备多于反思能促进感恩教育吗

当前社会对感恩的缺失似乎责备多于反思。如人们认为,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把父母为之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学校里的一股暗流,反映出当今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倾向。这样的观点恐怕是比较流行的。但是我们可能忘记了,孩子不会对父母说“谢谢”,那首先可能是因为父母不会说“谢谢”;学生不知对老师说“谢谢”,那首先可能是因为老师少说“谢谢”;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不知感恩,责任在家长;在冷漠的学校环境里学习的学生不知感恩,责任在老师;在充满歧视无情的社会中,弱势群体不知感恩,责任在强势群体。我们现在是不是“成人有病,却叫孩子吃药?”况且感恩更多地是一种自由、自然的、发自内在的高级情感,感恩是体验出来的,不是被教导出来的,不是被强制要求出来的。责备甚至强制本身已经违反了感恩的形成发展规律。完美无缺的爱有两个方面:施恩不图报、受恩不忘报,不求回报无歧视的爱是孩子产生感恩之心的源泉。携程旅行网不久前宣布:在全国7个城市14所高校设立“携程阳光助学金”,整个活动将持续5到10年,总投入将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接受助学金的学生,必须与携程旅行网签订强制性书面协议,要求在校期间每年做一次义工,或毕业后一年内从工作收入中捐出500元用于希望工程;学生如有违约,其个人信息将在网上公布[3]。这种以强制协议报效社会搭售慈善捐助的“感恩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强制要求回报的“感情投资”,它违反了人的情感心理发展规律。情感的产生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自由的过程,它不同于行为可以靠强制形成,也不同于认知可以靠强化来达到,它甚至往往难于用意识来控制。如我们不能命令孩子一定要感恩或自己强迫自己感恩。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别人帮助我们是有所图有条件时,我们就会反感、怀疑。比如父母总是反复对孩子强调自己如何爱孩子以及养育孩子的过程如何辛苦等等,提醒孩子不要忘本负恩,这分明是父母对孩子放出的爱的“高利贷”!孩子能感受得到“高利贷者”的疼爱吗?可想而知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另一种父母是经常对孩子表达这样的一种信息:孩子是天赐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孩子给他们带来无数的快乐幸福,他们感恩天也感恩孩子。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感恩教育吗?这正应了那句话: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种柳柳成荫。从某种角度看雨果的《悲惨世界》讲述的,就是一系列感恩教育或感恩之心产生发展的故事:面对因饱受贫穷、歧视、冷漠、暴力、污辱而变得冷酷、仇视的冉阿让,米里哀主教既没有谆谆教导他从善,也没有严厉责备他做恶,他只是无条件地宽容他爱他。当冉阿让出狱后在寒冷的冬天用钱也买不到住的与吃的,四处被赶喊“滚”,连狗窝都没有住的情况下,来敲米里哀主教的家。下面是米里哀主教接纳冉阿让时的情形:

“您不用向我说您是谁。这并不是我的房子,这是耶酥基督的房子。这扇门并不问走进来的人有没有名字,但是要问他是否有痛苦。您有痛苦,您又饿又渴,您安心待下吧。”“我告诉您,与其说我是在我的家里,不如说您是在您的家里。这儿所有的东西都是您的。我为什么要知道您的名字呢?并且在您把您的名字告诉我以前,您已经有了一个名字,是我早知道了的。”那个人(冉阿让)睁圆了眼,有些莫名其妙。“真的吗?您早已知道我的名字吗?”“对”,主教回答说,“您的名字叫‘我的兄弟’。”[4]48

遗憾的是,铁石心肠的冉阿让也不是那么好感动的。住到半夜,冉阿让动了杀机,一想:“这个地方很好偷嘛,我吃饭时候看见有几个银餐具很好,那个烛台是银的,很好。”他就去偷了烛台。可是从后院跳墙跑出去不远,就被警察抓住了。在送回来的时候,米里哀主教竟然迎上去说:“我真高兴看见您。但是!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你可以变卖二百法郎。你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并对他低声说,“不要忘记,永远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用的。”[4]130“冉阿让,我的兄弟,你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4]131在神父爱与宽容之光的照耀与感染下,冉阿让觉醒了,他那长此以来沉睡在内心中的“良心”和“爱”的感情由此迸发,使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位充满慈爱之心的、有教养的绅士,并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如此,冉阿让因为“爱”而得到了幸福,所以他要将“爱”与人们共享。他爱人,他帮助人,别人切齿痛恨他,他仍然坦荡地爱人。他以宽容、善良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悲惨世界》告诉我们:人们终生难于忘记生命中的一次真诚单纯的爱意,其力量之大,可以让其人生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而左右其命运,使其心中永存感恩之心坚信人性本善。人性的本质中是有充满善意、慈爱和温柔的一面的,人类的高贵、人类的价值也正在这里。当然,人也会有仇恨、愤怒、暴力和侵略性,但那只是人类较低层次的情绪,人们之所以会有那样的情绪,是因为他们没能获得爱与温情的后果。一个人心理不健康或者有种种问题,往往是缘于他从小就没有能获得正确方式的爱,没有获得一种真正的爱。真诚的爱,正确方式的爱,就能改变一个人。感恩,只有在感恩的环境中才能成长。感恩需要一个感恩的环境,需要四周有同样的脉动。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因为常年见不到阳光,他的视知觉会变得迟钝。如果冉阿让没有遇到米里哀主教,也许他的一生都会生活在黑暗中,也许他永远都会是人类社会的敌人和弃儿,施恩不图报,自由与尊重是最好的感恩教育。人际关系本存在着互酬规律,人获得真爱自然会感恩。如果得到真爱而不会感恩是因为心灵被扭曲。要从不会感恩到懂得感恩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孩子们正处在成长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懂得感恩需要有个缓慢的过程。这里面需要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这时如果一味地去责备与强制恐怕只能雪上加霜。我们也许更应该自我反思、反思文化、反思教育。中国之所以缺少感恩正是因为缺少平等的无条件的博爱。其实,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真诚地付出一点点真爱,让世界充满爱与温暖,人们慢慢地就一定会感恩。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环境是人们产生感恩之心的基础。拥有“感恩”之心原本是一个人应有的良知和本能,也是完整人格的具体表现。学生感谢老师,子女感谢父母,这应是天经地义的,应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主动而愉悦的行为。可是当老师要求自己的学生、家长要求自己的子女这样做时,被要求者就会感到一种精神压力并会徒生一种负债感,这样的感恩就会变味,就会错位。这种被要求被教导而发的感恩是被动的、是扭曲的,是令人不愉快的。有品行的老师不会要求学生对自己感恩,因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他们的工作和职责,也是他们生命充实与有意义、幸福的重要源泉;善良的父母们更不会要求子女对自己感恩,因为养育子女既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当然就是他们的家庭责任和法律义务,同时父母从养育子女中已收获人生许多快乐与意义;文明成熟的社会是不会强制人们去感恩的。以感恩的名义,我们需要多对我们的孩子、学生、朋友、接受我们的帮助的人等说:“我的朋友,别让我的情谊成为你的负担,须知乐即在于对人的深情厚谊里。”[5]

五、榜样教育是感恩教育的最好方式吗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感恩教育的一个最好方式是榜样教育。“如果你想要孩子孝敬你,那么你自己首先得做一个敬老的表率。”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那个著名的“看着妈妈帮奶奶洗脚,妈妈我也帮你洗脚”的公益广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当然是很好的感恩教育,“让孩子看着你美丽的背影长大,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也会变得美丽。”但是恐怕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孩子在你的阴影中长大,因为感恩是一种内在的细腻情感表现,不能仅仅靠外在的模仿。在各种权威的阴影中长大的孩子的心灵不会是阳光的、是压抑的甚至可能是扭曲的,是体会不到真爱的,心很可能是生硬的麻木的,那么因此他会失去感恩的最根本的基础:真爱的体验和满足。“看着美丽的背影长大”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如果没有内在的体验与满足做为经验,看到外在的东西就不会引起内在共鸣,对此就不会有敏感性,就算能模仿也只能徒有其表。感恩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自由的内在情感体验,所以感恩教育的一个良好方式是体验式教育。

[1]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1986

[2]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3]慈善捐助不宜捆绑搭售[EB/OL].(2006-06-21)http://view.QQ.com.

[4]雨果.悲惨的世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泰戈尔.流萤集 [M].上海译文出版社,1933:56.

(作者系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冉阿让情感孩子
冉阿让的故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公正与偏见
情感
《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解读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感化的力量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