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和谐文化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2010-12-26黄梅芳刘韵清

行政与法 2010年3期
关键词:社区精神思想

□ 黄梅芳,刘韵清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论和谐文化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黄梅芳,刘韵清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和谐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具有导向、激励、调控三大社会功能。和谐文化能够为和谐社区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为和谐社区的管理提供精神支柱和思想纽带,为和谐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思想保证。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和谐文化,一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要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三是要坚持 “以人为本”,实现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

和谐文化;和谐社区;核心价值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和谐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具感染力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维系着社会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通过和谐社区建设将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灵魂,加强社区的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社区和谐与社会和谐。因此,探讨和谐文化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建设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的文化形态,包括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等多种存在方式。一般来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包括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包容差异的处世态度、仁爱宽容的行为方式、“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等内容。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和”。“和”包含和谐、和睦、和善、中和等含义,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即凡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都可以统称为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倡导、阐释、传播和践行体现和谐精神的和谐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先进文化。

(二)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软实力,和谐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并构成人们的行为准则。它具有三种功能:

⒈导向功能。和谐文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起着导向作用,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能够促使人们深刻地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民族、自然的关系。和谐文化以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采取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风尚。和谐文化协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正确地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⒉激励功能。古人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之源,和谐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谐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奋发进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发挥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功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

⒊调控功能。和谐的价值取向能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抑制或消除某些不和谐因素与道德失范现象,促使人们自觉地保持和谐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和谐文化能够强化人们的集体意识,使个人具有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有助于人们确立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能够促使人们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二、和谐文化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和谐文化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灵魂。构建和谐社区,需要以和谐文化为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管理和谐社区,需要以和谐文化为精神支柱和精神纽带;发展和谐社区,需要以和谐文化为价值导向和思想保证。

(一)和谐文化能够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⒈和谐文化能够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正确的思想基础。它能够给人们以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和力量,引领社区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区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利于促进社区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区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和谐文化能够对社区和谐制度机制的建构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约束和规范社区秩序,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社区在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⒉和谐文化能够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谐社区是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文化可以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区的热情,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和智力水平,从而推动和谐社区的形成。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2](p245)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用民族精神来武装社区居民,使每个社区居民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加强社区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改革创新精神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我们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培育社区居民的改革创新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创新能力。

(二)和谐文化能够为社区和谐化管理提供精神支柱

和谐社区需要管理和谐化。社区管理的和谐化包括管理思想的和谐化、管理关系的和谐化、管理秩序的和谐化。而实现社区管理的和谐化需要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支柱与思想纽带。首先,和谐文化有助于社区管理者树立和谐的管理思想,把“和为贵”作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把追求社区和谐作为社区管理的目标,把和谐作为评价社区管理水平的标准。其次,和谐文化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区管理关系。在社区管理中,要实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再次,和谐文化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区秩序。和谐文化作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情感依托,对社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既能够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营造和谐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也能够引导人们形成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取向。

(三)和谐文化能够为和谐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思想保证

⒈和谐文化可以为和谐社区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导向。要实现社区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和谐文化有助于引导社区居民实现内心和谐,而人的内心和谐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文化在其最初时以及伴随其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所起的根本作用,首先在于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3](p28)建设和谐文化,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各种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给人以启迪。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区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些因素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使人们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对此如果不能及时疏导,长期累积容易使人产生极端行为,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和现代心理科学对于现代人焦虑、紧张、压抑的心理都有很好的缓解、调适和疏导作用。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强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建构人们良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确保各种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疏通和化解,使人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问题,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4]这都将有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⒉和谐文化可以为和谐社区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社区的干部群众,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人人爱祖国、爱家乡、爱社区的精神风貌,培养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为发展和谐社区提供思想保证。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区和谐文化的着力点

(一)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谐”的价值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古圣先贤很早就强调天人和谐、群己和谐、人我和谐、身心和谐。在中国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和谐是最重要的命题与核心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和谐理念。要吸收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传统和谐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以弘扬和超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这一价值理念的现实表达,充分展现了其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二)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

民族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和谐文化,而且应该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历史经验表明,开放的文化、交流的文化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提倡宽容,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弘扬主旋律,尊重多样性。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国情,批判地吸收西方文明中的先进成分,准确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古希腊文化中就有“和谐即美”的观点。近代西方不少有识之士也极力赞赏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因此,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关于赞赏和谐的有益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

一切文化都来自于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文化的主体,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和谐文化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和谐文化依靠人们内在的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为此,建设社区和谐文化必须对社区居民进行和谐思想方面的教育,使其蕴于心,发于行,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要坚持社区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的广泛性,把和谐文化创建融入和谐社区的各个层面;要坚持社区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的多样性,发动社区群众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舆论宣传、团体教育、群众活动等多种途径培育社区和谐文化,营造推崇和谐、向往和谐、维护和谐的浓厚文化氛围,努力使和谐思想理念入耳、入脑、入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优秀的文化产品,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深入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人们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形成共建社区和谐文化的良好格局。通过共建社区和谐文化活动,使和谐文化成为社区群众共同的理想目标、共同的道德情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真正实现社区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

[1]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2).

[2]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中华民族凝聚力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建.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功能初探[J],2007,(6).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02-11-18(1).

(责任编辑:高 静)

The Influence of the Harmonious Culture in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uang Meifang,Liu Yunqing

Harmonious culture is a part of the advanced culture and has three kinds of social function:direction、encouragement and adjustment.Harmonious culture can provide the thought foundation and the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supply the spiritual support and ideological ti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offer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hamonious community.To build the harmonious culture of the commu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do it from three aspects:firstly,it i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harmonious culture of China;secondly,it is to absorb the benificial parts of of foreign culture with critical attitude;thirdly,it is to stick to the principle “people oriented”.Only in this way,we can realize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harmonious culture finally.

harmonious culture;harmonious community;core value

C916

A

1007-8207(2010)03-0054-03

2009-09-05

黄梅芳 (1971—),女,湖南衡阳人,高级政工师,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韵清 (1960—),女,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 “和谐文化在衡阳市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C001。

猜你喜欢

社区精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与“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