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2010-12-26王剑南
王剑南
德国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王剑南3
4月24-26日,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办,主题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与中德关系”。德国驻华使馆新任公使利德尔、中国前驻德大使马灿荣、中央外办研究局局长史明德等出席了本届年会,全国众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德国研究领域的近50名会员也一并与会。与会者就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现将主要观点汇编如下:
关于当前国际环境。国际金融危机也是秩序性危机和政治性危机,加快了国际秩序的演变进程。过去中国只讲自己的发展,以后要多讲国际环境;过去讲的是美、俄、欧、中等几大国的关系,现在讲的是新兴大国与西方的关系。利益取向决定国际关系组合,利益的实现要靠秩序安排。G20是危机的产物,已成为国际宏观经济调整的平台。但金融危机过后,G8有死灰复燃之势。即便在G20内部,主导权也不在发展中国家手中,中国能否从中得到实质性权益令人怀疑。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重在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其中环保和绿色经济是重中之重,将决定各国今后的发展和地位。
关于中德关系。德国是政治上崛起的大国,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中国构建与欧盟稳定关系的“领头羊”,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经新秩序的一股上升力量。目前,“黑黄联盟”对华政策已经回归利益主导轨道,奉行利益为主、价值为辅的外交路线。可以预见,中德关系将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倒退。中德有共同命运,“中德国”之称并非虚言。比如,中德目前是世界出口冠、亚军,在贸易方面有共同利益,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德、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大于中美关系,利害冲突和竞争性则小于中美关系。中德经贸往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冲突虽有所增加,但合作是主流。德、欧担心边缘化,担心被美国和中国搞“越顶外交”,且这种担心将不断增大,中国应了解这一点并表示理解。中国既要看到中德在思想观念、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也要看到双方相同或相近之处,找到共同语言和开展必要合作。
关于金融危机对德国的冲击。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作为世界范围内独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经受住了危机考验,令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相比而言,金融危机对德国虚拟经济的冲击小于对其实体经济的冲击,但德却对虚拟市场救市花钱多,达5000亿欧元,对实体经济救助小,仅为300亿欧元。虽然德国经济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但从当前情况看,其经济复苏的力度已经趋强。中长期看,金融危机给德造成了深层次伤害,降低了其劳动力潜力,令其结构改革变得更艰难,加剧了其发展的不确定性。德准备最早从2011年开始执行金融危机退出战略,这一退出战略将十分关键。德在此问题上十分谨慎,认为当前德国经济企稳回暖的形势十分脆弱,上升的机遇和下挫的风险并存,但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在对外经济方面。
关于德国经济。德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主要是结构出了问题,但德国各方面对此似乎视而不见。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德国经济被猛击一掌,初步感到经济结构问题的严重,因而明确提出进行结构改革的口号,并从改革财政结构下手,制定了《新债务法规》,改革税收结构,值得注意。虽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劫,德劳动市场并没有严重恶化,原因在于政府长期努力,特别重视保就业,企业采取积极措施,严格控制岗位裁员,提倡抱团取暖,留住精英,大力推行短时工政策,以削减工时、减少加班、加大培训来代替裁员,应对开工率不足。此外,政府对减税与增税同时进行。德的做法有助于加大劳动刺激、扩大科研投资和促进产品市场改革。德经济的好转将取决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消化东部以及德各项对策。德意志民族善于从逆境中奋起,因而德国经济的未来问题不大。
关于希腊等国的危机。欧洲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被称作“群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或称作“笨猪四国”(PIGS),即除爱尔兰之外的“群猪五国”其他四国。希腊危机尤其显示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缺陷。默克尔这几个月来之所以采取顶住策略,不愿爽快出钱救助希腊,主要是考虑到,若是救助了第一只“猪”,其余的“猪”也会跟过来,另外也是想治一治违规操作的国家。经过反复权衡,德认为后危机时期是其推广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机遇期,因而决定在援助希腊问题上采取积极态度,其具体措施一是与法国一起推动欧盟达成向希提供贷款的协议,二是推动欧盟审视和修改《稳定与增长公约》。德的举措将巩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欧元区的主导地位,促使希腊等国纠正过去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过程中的偏差。
另外,与会者还就阿富汗、移民、政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
(责任编辑:张浩)
book=5,ebook=28
3 王剑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德国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