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声人去后

2010-12-25文/齐

中华魂 2010年5期
关键词:赞誉文昌政绩

文/齐 夫

政声人去后

文/齐 夫

记得有一副很有名的楹联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政声,就是对官员业绩品行的评判。在任时听到的评判,往往水分大,可信度低,因为人家怕你,或有求于你,自然是好话多多,溢美不胜。如果卸任后,离开了领导岗位,还能听到人们的赞誉,那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对你的政声含金量最高的肯定。

2008年3月18日,“两会”闭幕,吴仪副总理正式卸任,她坦然表示:“我这个退休叫‘裸退’,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可是,虽然“人去后”已经两年多了,人们并没有忘记她,还在盛赞她的政绩和人品,入世谈判中的舌战群雄,处理国际经贸摩擦过程中显示出的智慧和气节,非典肆虐时的临危受命,平易近人的亲民态度,都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呼和浩特市委原书记牛玉儒,去世5年多了,人们仍在怀念他的非凡政绩,怀念他的高风亮节。从大里说,他在任期间,和市委一班人带领呼市人民夺取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生产总值增速跃居全区和全国27个省会(首府)前列;从小里说,他亲自选定的渗水力强而又结实的人行道小青砖,至今还被呼市市民亲切地称作“牛玉儒砖”,走在路上,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鞠躬尽瘁的老书记。

山东寿光县委老书记王伯祥,离开岗位已经18年,当地干部群众依然滔滔不绝地数说他在位时给老百姓办的好事,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做县委书记时,扑下身子、一门心思为百姓谋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他从寿光离任时,一辆130小货车就拉走了他一家的全部家当,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位时的工作业绩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谷文昌,原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如果从他1981年去世算作“人去后”的话,已经29年了,可当地老百姓还在赞誉他的政绩和精神,每逢敬宗祭祖时节,就有许多群众祭奠这位为东山人民造福的好干部,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他的政声,就来源于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敬仰。

雁过留名,人过留声。为官一任,不管愿意不愿意,总要被人们评价褒贬,总会留下不同政声。政声有好坏优劣之分,为国家利益坚持原则不让寸分的吴仪被人们称为“铁娘子”,带领群众种菜致富的王伯祥被人们亲切叫作“大棚书记”,引导百姓走上富裕之路的谷文昌则被群众称为“谷满仓”,这就是对其政声的高度评价,是用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相反,有的领导干部,尸位素餐,昏聩无能,当官做老爷,且腐化堕落,在任时人们就盼着他赶快下台,下台时大家额手称庆,鼓掌叫好,甚至放鞭炮“欢送”,其政声之坏,名誉之恶,可想而知。

政声又有在任和离任之别。官员在任时,大权在握,一言九鼎,想听点褒奖的好话是太容易了,酒桌上,报纸上,会议上,很可能满耳满眼充溢的都是赞誉之声,但千万别自我陶醉,一定要头脑清醒,分清其中的真假虚实。官员离任后,没有了权力的光环,没有了官帽的震慑,人们不必再说违心之言,无论怎样臧否,都是直抒胸臆,无须遮掩,这时候的“政声”才是最可信、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

“政声人去后”。每一个想留取良好政声的官员,都应该以王伯祥、谷文昌、牛玉儒们为楷模,努力工作,造福人民,有所作为,殚精竭虑,群众和历史也决不会吝惜自己的喝彩和掌声的。✿

猜你喜欢

赞誉文昌政绩
文昌发射场暮色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被赞誉有什么坏处
戴纳派克中国制造中心出口产品海外获赞誉
“政绩”何以成“政债”?
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奇闻趣事
正确对待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