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域纯收益评估方法研究

2010-12-23秦书莉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10年1期
关键词:纯收益分值海域

秦书莉

(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 224002)

海域纯收益评估方法研究

秦书莉

(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 224002)

海域价格评估方法的探讨是当前海域研究的热点。以海域纯收益的确定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海域纯收益作了界定,用两种方法测算海域纯收益,对于进一步探讨海域价格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海域 纯收益 评估方法

1 海域纯收益的界定

纯收益是指归属于海域的适当收益,是海域价格评估的基础。涉及海域的经营主体不同,从海域使用中获得的收益及收益的构成要素体系也不相同[1]。海域纯收益从国家作为海域所有者的角度来分析,指海域利用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的经营海域的收益。

政府作为国家海域所有权的代表者,依法获得的海域纯收益主要包括海域取得费用中的政府收益、海域的开发费用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构成的政府海域纯收益、政府依法征收的各项海域税费、政府海域投资的利息和利润、海域的增殖收益、海域超额收益及其他收益等要素[2]。

海域纯收益受不同类型用海的行业盈利水平、海域质量、海域使用年限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海域纯收益一般以年计算。

2 评估方法探索

实际估算海域纯收益有两种方法,一是分类求取法,二是搜集样点求取平均值法。

2.1 分类求取法

这种方法根据海域纯收益的组成部分,分别求取,然后相加而得。即:

海域纯收益=海域取得费用中的政府收益+海域的开发费用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构成的政府海域收益+依法征收的各项海域税费+海域投资的利息和利润+海域的增殖收益+海域超额收益+其他收益[2]。

这种方法实际求得的数值一般比较准确,能够反映某一种用海的政府全部收益。但是这种方法在评估时,需要对海域纯收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很清楚,不能重复计算和漏算,所以评估的过程比较复杂和繁琐。

2.2 搜集样点求取平均值法

该类方法是通过搜集实际使用的某类用海样点,求取各样点的海域纯收益,然后再求取平均值。

各样点的海域纯收益通过总收益扣除总费用的方法求取[3]。总收益是指维持海域正常生产、经营或使用必须支出的费用及归属于其他资本或经营的收益。运营费用是指利用海域进行经营活动时,一般情况下需要的合理的必要年支出,包括海域使用者的管理费用和正常的经营利润等。这样的纯收益中剔除了海域使用者的利润及相关的必要费用,是政府关于海域的收益。海域具有多项用途,测定价格时,应该用其处于最佳利用方向的正常情况下的海域纯收益。

海域纯收益公式为:

公式(1)中:

i ——用海类型;n ——样本个数;

pin——第i种用海类型样本n的单位面积纯收益;

Sin——第 i 种用海类型样本 n 的单位面积总收益;

Zin——第 i 种用海类型样本 n 的单位面积总支出。

根据公式(1)求得 n 个样本的海域纯收益,通过算术平均数的方法求得海域纯收益的平均值 pi,pi是某类用海整体的平均纯收益。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简单,对数据统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是比较适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所求得的海域纯收益是某类型用海纯收益的平均值。海域纯收益不仅与用海类型有关,还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对海域的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海域的平均收益值可以得出具体海域的纯收益。

3 海域质量评价

3.1 主导因素的选择和指标的确立

将影响海域质量的因素分为区位因素、一般因素和个别因素 3 种。区位因素就是海域的空间位置及其相邻陆地或海域的相互关系;一般因素是指影响海域质量的普通的、共同的因素,在一般的社会经济方面对海域价格总体水平产生影响,从而决定各地海域的具体价格;个别因素是指由于海域利用类型不一样而带来的海域质量差异。

3.1.1 区位因素

海域区位就是海域的空间位置及其相邻陆地或海域的相互关系。这里的空间位置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实际上包含了与这一海域全部相关联的自然条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等,是上述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1]。

区位因素一方面要考虑海域所在地区的海域供求状况对海域价格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要考虑海洋功能分区内的海域价格影响因素。海域使用类型繁多,不同类型对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环境及周边社会经济的要求差异性很大,其价格影响因素也不同。

3.1.2 一般因素

指影响海域价格的普通的、共同的因素,在社会经济方面对海域价格总体水平产生影响,从而决定各地海域的具体价格。一般因素是从客观上对地区整体的海域价格水平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产生了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海域使用金水平的差异。一般因素主要包括行政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3.1.2.1 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对海域价格的干预。海域使用制度、海洋功能区划、海域综合管理、税收、利率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海域价格水平。有效的海域使用制度、合理的海洋功能区划、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刺激海域利用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海域价格。海域的出让方式也影响着海域价格。

目前我国海域使用权的出让方式有协议、招标和拍卖。其中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的海域使用金最低,拍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金最高,招标方式出让的海域使用金居中。

3.1.2.2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直接影响着海域利用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海域价格水平。海域所处的海岸类型、水深条件、水质状况、海水透明度、淤积状况、灾害状况等自然条件均影响海域价格水平。水质好、灾害少的海域价格水平必然比水质差、灾害频繁的海域高。

3.1.2.3 社会因素

海域依托地的人口状况、城市化程度、城市基础设施、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均对海域价格产生影响。一般在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的地区,其临近的海域价格水平相对较高。

3.1.2.4 经济因素

海域腹地的人均GDP、海洋产值年增长率、海洋产值占 GDP 的比重、行业用海的效益、居民消费水平、利率水平等经济因素影响着海域价格。对于经济发展较好、利率水平较低的地区海域价格水平偏高。

3.1.2.5 政治因素

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状况、国防安全、外交关系等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影响海域价格。国家内忧外患、政情动荡、外交失败等因素,必然导致海域价格水平的急剧下跌。

3.1.3 个别因素

个别因素是指对具体海域的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临近海域的利用情况、宗海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

3.1.3.1 临近海域的利用情况

临近海域的利用情况关系到海域价格的高低。由于海洋资源丰富、海域功能多样性和海域使用的立体性,使得同一片海域的利用方式存在多样性的特征。有些海域利用方式的组合相互独立,有些会互相促进,有些反而相互冲突。例如,渔业和旅游业的结合通常情况下不会互相冲突,但是港口开发与海岸带生态保护区的结合就很难。因此,良好的海域使用方式的组合,会促进海域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域价格也会较高。

3.1.3.2 宗海因素

一般来说,海域价格是反映某个区域海域价格众数水平的趋势,而每一宗海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海域价格评估过程中,采用价格系数进行修正,对具体宗海价格进行修正使其更合理。

3.1.3.3 技术因素

海域的开发利用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逐渐向海洋高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因此,某些行业,技术因素影响着海域的收益水平,进而影响海域价格的高低。例如养殖用海,不同海域的收入更多地要取决于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养殖方式等因素。

3.1.3.4 环境因素

海域环境复杂,主要体现在海域环境质量和灾害情况。海域环境质量包括气候条件、水质质量、底质质量。海域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海域价格的高低。海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海洋灾害和气象灾害,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等也影响海域价格的高低。灾害频繁、强度大的海域价格一般都比较低。

海域价格评估各类型用海的具体因素确定,又以具体的海域使用类型为基础,不同用海类型在因素因子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以增、养殖用海和滨海旅游用海为例,海域质量评价因素、因子存在很大差别(表 1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通常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特尔菲法

1[3]又称“专家调查法”、“函询调查法”。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综合有关领域专家意见而进行预测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根据专家对各因素进行多轮打分计算获得因素、因子的权重[4]。其中专家应是熟悉海域使用状况的有关行业技术、管理专家以及高层次决策者,如海域管理、海洋工程、海洋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总体权威高、代表面广、人数适当,一般为 10 ~ 30人。根据专家打分,求取各因素专家所打的分值、离散度,计算公式为:

表 增、养殖用海和旅游用海海域质量评价因素因子

公式(2)、(3)中:

Ek——某因素 k 权重平均值;

ai——某因素 k 第 i 位专家打分后的权重值;S ——某因素 k 的离散度;

m ——专家人数。

再通过方差运算,若专家打分离散度满足2倍方差要求,可在各因素多轮专家打分的基础上,按公式(4)确定因素权重值:

公式(4)中:

Ek指某因素 k 权重平均值;Wk指某因素 k 权重值。

3.3 指标量化和数据处理

通过实际搜集的资料,将各指标进行量化,然后对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极值标准化处理。因素质量和海域质量的优劣成正相关,即海域质量越好,则因素质量分值越高;反之,因素质量则越低。极值标准化的公式采用相对值法计算因子的作用分,质量分值体系采用百分制,分值范围采用[ 0,100 ]分的封闭区间,即指标优劣均在 0-100 分内。因素作用分值与因素的显著作用区间相对应,距影响因素越远,其影响作用越弱化,分值差距越小[5]。可按照公式计算相(5)对作用分:

公式(5)中:

f1指某指标的作用分;Xmin、X

max、X1指分别为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某数值。

3.4 指标总分值的计算

利用各指标的权重和作用分,按照公式(6)计算海域质量评价因素的总分值:

公式(6)中:

Y ——总分;

Wk——第 k 因素的权重;

Yk——第 k 因素作用分值;

n ——因素个数。

由各指标的总分值即可显现出海域的质量,海域质量与海域的总分值呈正相关关系,即总分值越高,则海域质量越好[6]。

4 评估结果的计算

根据海域纯收益的平均值和海域质量评价的结果,根据公式(7)、(8)求取不同质量海域的纯收益。在实际评估宗海价格时,也可根据公式(7)、(8)求取某一宗海的纯收益。

公式(7)、(8)中:

Ci——第 i 类型用海某一质量水平的海域纯收益;

pi——第 i 类型用海平均收益;

ri——第 i 类型用海质量修正系数;

xi——第 i 类型用海的某一质量水平的海域总分值;

Xmax、Xmin——第 i 类型用海的海域质量评价因素总分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按照这两种方法所求取的海域纯收益,包含了国家作为海域所有者所得到的全部收益,这里的收益中不仅剔除了海域使用者的正常利润和海域正常运营的管理费用,还将由于海域质量的差异所导致的海域使用者正常利润和管理费用的差异体现在内。由此继续评估出的海域价格将要求国家根据海域质量进行海域使用金的收取标准的制定,符合国家海域价格评估的目的。

[1]王铁民. 关于海域使用管理问题的量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92-95.

[2]毕宝德,柴强,李铃. 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0 6 :3-40.

[3]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域分类定级和海域使用基准价制定技术规程[S](暂行).

[4]姜启源. 谢金星等. 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4-262.

[5]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6]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离差、均方差决策方法[J]. 中国软科学,1999(8):100-107.

2008年10月15日

猜你喜欢

纯收益分值海域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遗落海域
钟祥市油菜籽生产形势分析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临洮县设施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控释肥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和效益分析
除去各项成本 地方年均获利近6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