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川"之居所篇安定之心,在乎居所
2010-12-23冯洁
文/冯洁
对于历经了“5·12”地震的青川人而言,最禁不住的打击无疑是家园在顷刻间被摧毁。此后漫长的家园重建,则更是一种真实而不可避及的考验。因此,在援建的规划之中,家园重建被置于首位,这当中自然包括居所、基础设施、产业等各方面的重建与恢复。在“大家园”重建的规划之下,居所重建成为最核心且最迫切的重任。
两年的援建期限将至,在青川的土地上,已是一派万物复苏之象。灾民回归家园,重获居所,或许是这两年浙江援建的最好注解。两年之中,青川人经历了从无家可归到住进帐篷,从帐篷搬至板房,最终搬进新居。走访数个乡镇,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回归家园的欣喜,亦感受到了援建者的全情投入。
“661工程”:农户重获居所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青川县有63774户农房严重受损,其中需恢复重建的农房52673户,需维修加固的农房11101户。农房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47.2亿元,户均损失7.4万元。
经与青川县充分对接,浙江省组织实施支援青川县农房援建“661工程”(简称“661工程”),即安排6亿元资金、帮扶6万家农户、组织100名指导员,全力支援青川县开展农村永久性住房恢复重建。截止到今年2月,农居房补助项目已累计完成援建投资18203.7万元,农房建设配套补助项目累计完成援建投资42475万元。
作为农房重建的示范点之一,板桥乡浮寨村关庄坪是最早投入使用的农房集聚点之一。2009年5月,仅仅经过3个月时间的日夜赶工,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川北民居便已呈现。该农房建设示范点由关庄坪、唐家沟、毛家湾、土垭子、寺坝、浮寨河(部分)等六个农业合作社组成,其中,唐家沟、毛家湾50余户200余人属地质灾害避让户。据介绍,新建成的关庄坪示范点可安排370余间房屋,约安置160至180户。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8752㎡,比原有用地73800㎡节约近50%,其中居住建筑占地面积9590.4㎡,道路绿化用地面积18772㎡,建筑密度24.75%。
义乌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骆耀先告诉记者,在农房重建的过程中,他们从规划、测量、设计、建设各个方面施力,几乎是全程参与。“示范点统一饮用水供应、排污排水、道路硬化、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和村委办公室、老年活动中心、医疗站点、商业网点、篮球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全部是由义乌市援建指挥部定额援建的。”
采访中,颇让记者讶异的是,“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木栏花窗、提脚线、白吊檐”,这一颇具川北民居特色的农房示范点,竟然只用了3个月时间便已全部建成。去年5月11日,刘永光一家成为最早搬进新居的农户,中央电视台当时连线采访了他。随后的一年中,南来北往的媒体报道,让刘永光成了板桥乡甚至是整个青川的名人。走进刘永光家中,颇感意外,这栋两层楼的民房,居然呈现出别墅式的装修风格。“我还打算在后院盖一个透明的玻璃房,搞一个花园。”
说起自己的新居,刘永光眉飞色舞,“我以前觉得砖瓦结构的房屋才漂亮,现在感觉这个钢架木屋也很不错。不管从配套设施上,还是从内部设计上,现在的房子肯定比以前好,比以前更漂亮了。”刘永光坦言,过去的房子尽管是一幢三层楼的砖瓦房,面积也比现在更大,但是因为缺乏设计,“一通到底”的内部结构让他几次想改变都无计可施。“现在好了,指挥部给我们设计了好多方案,现在的户型结构也是我们当初精挑细选而来的。再加上专人指导,当然不一样了。”
重建家园并不是一句虚空的口号,最实际的问题便是,造房子的钱哪里来?在这个人均存款只有1000元的山城,历经地震洗劫一空的农户们要想造一栋新房子,如果不借助外力,或许有些天方夜谭。“建这个房子花了7万多元,政府补助2万元左右,贷款贷了3万元,再加上亲戚那里借的钱,差不多刚刚好。”已过花甲之年,任志富显然想不到,旧居在顷刻间摧毁,而仅仅在一年后,自己就住进了更亮眼的新居。“政府和指挥部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要不是政府补贴和无息贷款来得及时,我们的房子还建不起来。现在儿子在外面打工,老婆在田里干活,收入还算可以。”感受得到,眼前的这位老人,已经从地震的茫然中抽离出来,开始了对于新生活的憧憬。
图/金川
板房区:特殊时期的居住记忆
板房腾挪、危房拆除、征地拆迁是压在青川县城重建工作上的“三座大山”,要加快县城重建,必须搬掉“三座大山”。板房区作为灾民安置过渡的居住点,多年之后,或许会成为灾区民众的共同记忆。
从广元市前往青川县城的路途中,可以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板房区,规模最大的,当属宁波指挥部援建的黄坪乡庄子坪板房区。2009年11月20日前,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在宁波指挥部的倾力援建下,该板房区1200余套板房及供水、供电、道路、环卫等配套设施全面完成,并交付使用,随即,县城乔庄100余户近400名板房居民陆续搬往入住。如今,这个占地180亩的板房区,已入住散户1000多户,单位居民164户,中医院、文体局、林业局、移民办、超市、菜市场也都集中于此,早晚也都有通往县城的公交车。
“这里几乎每一户都有惊人的搬家记录”,居委会负责人感慨地说,“大家都搬怕了,东西搬一次、扔一次,家具越搬越少,这里作为最后一个安置点,大家都挺期盼的,就等着住进新房子了。”
“我们今年3月从乔庄镇的板房区搬过来的,连店面一共搬了十次。”在板房区,我们遇到了开杂货店的王女士,尽管称自己已习惯了搬家,说起年底将要搬入的新居,眼神中依然是充满了期盼的味道。“地震过后的三四天,我们就开始住帐篷,住了两三个月后,又搬进板房。之后就是从一个板房搬到另一个板房,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搬家了,年底就可以搬进新家了。”
和王女士一样,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期盼着能够尽快搬入新居。不过,作为这两年间过渡与调整的安置点,他们对于板房区的感情或许也是三言两语难以道明的。“好多户共用一个厨房,每次做饭,大家轮流着做。吃饭的时候,也经常可以看到两三桌齐聚一堂,大家好像回到了20年以前,那种人与人走得很近的感觉也挺亲切的。”
城镇居民住房援建的难度并不亚于农房重建与基础设施重建,图为乔庄东山安居小区
安居工程:城镇居民安定之所
城镇居民住房援建作为浙江省援建的重中之重,其难度并不亚于农房重建与基础设施重建。援建工作展开近两年,如今,穿行于青川县城及各个乡镇,连绵壮观的安居房已陆续建成,当地居民也按计划分批搬入新居。来自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援建的青川县城城镇安居房总建筑面积将近36万平方米,且正在全力推进4200多套城镇居民住房建设,已完工交付使用1458套。
“5·12”地震中,乔庄镇作为青川县城,居民住房大多被毁,拆迁安置、房屋重建的重担也自然落到了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的身上。乔庄安居房工程作为最大的安居房工程,包括东山、万众、上坪、小坝四个安居小区的建设,而东山小区则是最早投入使用的小区。
“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援建者告诉我们,东山小区的名称取自“东山再起”之意。驱车前往乔庄镇,必然会途经东山小区。6.5万平方米、34幢齐刷刷的新房,聚集于此。这个投资1.36亿元的小区,被视为当地最漂亮的社区,“这里可以容纳5000多名住户,当中有一部分是廉租房,还有一部分是经济适用房。”东山小区工程总经理阮高祥如是说。
作为浙江省援建的第一个安居房项目,该项目由浙江省指挥部直接组织实施。参与其中的,却是来自浙江的各方援建力量,设计单位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则是浙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在青川,一切不可能的也许都会变成可能,援建者正是本着这个理念搞援建。“这个小区,如果放到浙江地区,按照正常进度必须得花上两年时间。从2009年2月13日开工,到完全建成,仅仅花了10个月时间。”阮高祥早在2008年10月就已来到青川,没想到,一呆就是将近两年的光景。“来的时候,我们是100-200人,到了工程最紧张的时候,人数便增加到800人。这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浙江建工集团的援建者。”
“这块石头,还是从唐家河运过来的呢,当时费了好大的劲。”阮高祥指着小区中央的一块装饰石告诉我们,小区建成后,他们着手对小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配套设施重建,包括小区内环境的绿化美化,也包括小区周边民房的整修与美化。
东山小区建成后,浙江省内领导人曾多次走访至此。吕祖善省长更是饶有兴致地在小区入口处亲自栽种了一颗金桂树,并亲自为该小区提字。
“已经搬了五六次家,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几经周折,张银海一家终于在东山小区80平米的两室一厅内安置下来。在“5·12”地震中,张银海一家在青川县城的自造房被震塌,500平米的房子只剩下一片废墟,“地震结束后,立即搬入了临时安置的帐篷居住。在那个时候,能住上帐篷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对于经历过地震的人,都会觉得很满足了。”
回忆起那段日子,张银海说,有一种不愿重提的后怕与艰辛,“3个互不相识的家庭,居住在一个仅仅12平米的帐篷里,拥挤自然是不用说,生活也是相当不便。”之后的日子,张银海一家又从一个板房区搬至另一个板房区,虽是出自无奈,但也真切感受到了颠沛流离。如今,走进张银海的家中,优雅的落地玻璃,光洁的大理石地板,显不出任何灾后的痕迹。对于经历过帐篷、板房几次搬迁的张银海一家,也许这个80平米小屋的意义远远超过房子本身的价值所在。
“1500元每平米的售价,比2000多元每平米的造价还要低。”据介绍,未来这个小区将以安居房的形式出售。
“搬进来刚好赶上过年。”作为老一辈的库区移民,强文培如今已是退休的年纪,如今以每月25元的价格租住在东山小区一套50平米的廉租房。“当时直接就入住了,设施都是齐全的。”据物业管理人员介绍,在这个小区的17幢廉租房中,每一户的卫生洁具都已安装齐备,住户可以拎包入住,这不仅缩短了安居转移的时间,同时也为当地灾民回归家园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