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启示

2010-12-21李良荣

学理论·下 2010年11期
关键词: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李良荣

摘 要: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可运用到各领域的管理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高校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得到统筹规划。目标管理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要求,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和时效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目标管理,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德鲁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332-02

20世纪80年代,目标管理在我国的不同类型组织中得到普遍运用。其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逐渐将目标管理引入其研究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一个有诸多内容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根本任务和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保证作用。离开管理的教育,必然是软弱无力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完善与否必然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高低。任何一项管理都是从目标开始,目标在管理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中,目标管理的运用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就是管理目标,也就是依据目标进行的管理。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必须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为企业作出贡献、优良的工作标准、自我管理和成事在人这四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各机构的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指针,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检查和评估目标完成状况的组织活动。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出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依据目标来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在实践完成时用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估工作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目标管理的要求

通过对德鲁克目标管理的借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从其管理目标入手,明确各个部门的职、权、责、效,并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求:上下统一,面向未来,自我管理,即时有效。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是一种整体性的管理。德鲁克认为每一位经理人,上至大老板,下至生产工长或主管办事员,都必须明确其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始终以企业的总目标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首先从管理的整体目标出发,然后将整体目标逐级分解成各个分目标,用各分目标的实现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协调一致,从而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这既有利于全体工作者明确学校思政教育的总目标,增强其整体观念,又有利于各子系统明确为实现共同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对人的现实行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说存在即显性,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期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目标指向的是美好的愿望,是一种略高于现实的应然,即目标应具有面向未来的属性。管理者必须重视对未来的计划,把规划目标作为自身的首要职责。因此,管理者应本着尊重历史、结合现实的宗旨,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科学地预测未来,做好目标的制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是一种自我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做“人”的工作,也是“人”做的工作,它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强调人与工作的配置协调。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是人人参与的管理,它要求管理的自我性和自我的主动性、创造性。每个人都有责任,并被置于与职责相匹配的岗位上,通过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以实现自我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通過自我管理,使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将压力变为动力,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是即时有效的。德鲁克认为,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丝毫没有弹性,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善于利用时间是管理有效性的基础。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者要注重贡献和工作绩效。这就要求参与到思想政治管理中的每个个体要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是其特有的任务。因此,一个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作出的决策一定是有效的决策。管理者制定出有效的决策并建立有效的工作秩序,这样的决策要求有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还要善于发挥人之所长。

三、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内容

德鲁克认为,企业中每个成员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企业各项工作的运行都必须以整个企业的目标为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项系统工程,由于其政治价值的刚性要求和社会价值的柔性要求,必然使其在高校中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实践中更加要注意有选择地将理论运用到具体工作中。

(一)作好目标的细化,使目标管理中的每一级都明确其整体目标和各自的目标,并使自己的目标服务于整理目标。

将目标细化,是实现目标管理的基础。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上至校长,下至各个班级的辅导员,都必须明确其目标。否则,会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混乱。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展开,在纵向上分解到各级、各部门以及每一个工作者,形成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过程。在横向上将总体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再将部门目标分解为小组目标,最后将小组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形成一个层层支撑,条块相容的网状目标体系。

另一方面,各个分目标应该始终以总目标为依据。即使对班集体中的学生干部,也应该要求他以学校的总目标和班集的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学校的各项工作非常的多,以致个别班集体的具体工作同学校的总目标之间似乎有着天文数字般的距离。但班集体管理者还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校的总目标上,并用他的班集对整体所作的贡献来评价本班集的成果。

(二)建立良好的工作沟通机制,使目标管理的执行成为一个开放的内外循环的有机系统。

目标的层层分解,责权的清晰划分,会使上下级或者同级的各个部门产生相互脱离、各自为政的现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者目标的实现过程出现偏差,信息得不到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实施方案没有得到调整,危害会继续扩大。这大大降低了学校各组织的应变能力,也影响到学校的治学威望。所以,为保证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目标始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及与大目标保持一致,建立一个顺畅的沟通机制必不可少。

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差问题,学校的高层领导应采取授权的方式,提高中层和基层工作者参与目标制定的积极性。校领导通过积极地授权,让每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意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并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制定目标的工作。各个级别的管理人员只有参与到目标制定的过程当中,上一级的管理者才能知道应该对下一级的具体工作提出什么要求。学校可以在各个层级和部门定期召开交流会,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方式,将信息及时进行交换,同时有专门的组织进行评估和反馈。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需要有各个层级的管理者的切实参与,只有参与沟通,才能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重视将各级目标转化为主体所对应的贡献,使得目标管理的执行成为一个由内而外的自发过程。

“贡献”是指对外界、社会和服务对象的贡献,它是有效性的关键。德鲁克认为,一个单位,无论是工商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医疗卫生单位,只有重视贡献,才会凡事想到顾客、想到服务对象,同时考虑到是否为服务对象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将细化到每个人管理者的目标转化为个人为学生、为集体所作贡献。贡献是一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如果将管理目标转化为每个人所作出的具体贡献,这个目标就变得崇高而更加易行。因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过程中每个管理者自身社会价值的内在体现。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成员的贡献,并以实现整体的目标为己任。直接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组织必须取得的三个成效。学校管理的直接成效是校风和学生总体成绩的提高;价值的实现指的是社会效益,如学校应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合格建设者;未来的人才培养可以保证国家的发展后继有人。一所高校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成就,而忽视明天,那它必将丧失其功能性,不能在变动的明天生存。高校必须知道学生、家长、社会对他的期待是什么,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必须知道自己在高校和受教育者间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必须规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达到的成就,必须规定管理者和其所在部门在帮助其他部门实现目标时应作出什么贡献,相应地,还规定管理者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能期望其他部门给予的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都应融合到其中加以研究。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管理理念、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取得实质性突破,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作用,为我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從而使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达到更好更快发展的理想状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都丽娟.高校目标管理中的共性与个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郭必裕.高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3]郑燕祥.教育领导与改革新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陈莞,倪德玲.最经典的管理思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

[5]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1.

[6]邱伟光,程延文,英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到底什么是“坚持初心”
未来可以预测吗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企业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
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