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教改的经典意识
2010-12-21龚东风
龚东风
摘 要:刘勰认为,经典是“圣哲彝训”,它恒久流传的原因在于质文相丽,也有人认为,经典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本文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了重返经典对于文学课的重要意义,认为当文学课程的选本兼顾导师型和朋友型两种意识时,教师才能够把学生拉回课堂,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才能够得到有效贯彻。
关键词:文学课程教改; 经典意识;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326-02
引言:流散的经典意识
时下社会关注教学质量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教改究竟该往何处去。学校往往把教改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法方面,虽然中西文化和历史背景存在差异,但从本质上讲,中国古代的私塾教学范式、古代书院讨论模式与当代西方教学模式难分高下,教改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平衡教师、学生、教材的三方关系。
就文学课程教改而言,争议最大的不是传统教法与多媒体之优劣,而是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目标之下的文本选择。就目标而言,文学教育的共识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但分歧在于:面对时代变化,面对历史语境缺失的新生代,教材文本选取成了问题,在文本取舍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引导还是迎合是一个相当纠结的问题。
所谓的后现代社会是一个解构传统、怀疑权威的时代,缺乏历史语境认知的80后、90后大学生普遍认为鲁迅作品冷峻、艰涩:《狂人日记》太抽象,《药》悲苦且冷血。有专家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过于血腥,《武松打虎》不够环保,美国高校也有这种“经典疏离情节”,学生抱怨看不懂艾略特的《荒原》,腹诽福克纳的《在我弥留之际》不知所云。
在实用主义“强力在场”的年代,经典意识面临“缺席”的尴尬。鲁智深和武松从教材出走折射出当代文学教育缺乏对侠义精神的认同,以“净化视听”的名义以及“血腥”、“残忍”的借口赶走经典英雄人物,在历史轮回的时刻,我们的后代能否担当道义就成了问题,惩恶才能扬善,除暴方能安良,经典所传递的文化传承意识怎么可以轻易“避席”。
一、经典与文化传承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多次提及“经典”,他认为“圣哲彝训曰经”,并指出“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也就是说,经典是讲天地人经久不变道理的、不可磨灭的典籍。经典效法天地,检验灵异,深究事物的次序,制定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探究性灵的秘密,探索礼乐制度的精华。古人治学讲求治国安邦:“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微盛衰,殷鉴兴废,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长存;王霸之迹,并天地而久大。”并指出诸子百家的文章“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曹丕也认为文章被奉为经典得以独步当时,流声后代的原因在于文和质相附相丽。
在古代文论家看来,经典的特质在于“雅正”,是文学的楷模。从经典的内在特征上看,它是高端,是低端应奉为圭臬的标准;从经典的功能上看,它起到天下文章之宗和道德教化的作用。西方文学的“经典”(classics)指文学艺术一流的优秀著作,世代传承的不朽作品。在西方文学家看来,经典是不朽的杰作,是人類的文学遗产和文化的传承。
经典回归文学课堂是因为其不朽特质,政治家也在探寻经典的超验性,它使得经典走出特定文化族群成为全人类所传承的杰作,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并于1912年当选美国总统伍德鲁·威尔逊认为经典的超验特性在于文学的表现形式,他还认为文学应该是捕捉读者注意力的思想投射,它能一言成箴而别人无法企及,文学要想博得非凡之声望必须在形式或内容上独树一帜。
福克纳把普遍真理所揭示的现实意义看成作品的生命:“缺少了爱、光荣、怜悯、自豪感、同情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普遍真理,作品将会是短命的,注定会走向末路。”他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总结了他一贯秉承的文学宗旨和创作原则:“我不承认人会消亡,谁都会说人之不朽来之人之忍受……人不单单忍受艰难,而且要战胜艰难。人之不朽……在于富有同情心,勇于牺牲,甘于忍受。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是写出这些人之情感……他们的声音不只是社会之真实记录,还应该作为其精神支柱帮助人忍受艰难并战而胜之。”在他看来,文章之不朽在于描述人类之不朽情感,揭示普遍真理,他的作品,如《在我弥留之际》,正是秉承这一理念,才成为美国课堂不可替代的选材。
钱钟书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著作里,举出古今中外繁多的事例来证明“东海西海,心理悠同”的道理。在谈及文学主题的大同性时,《诗可以怨》和《通感》论证了中外文学反映的是人类共同的价值信念。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远古神话和史诗就反映出中西相同的人类经验和情感,爱情悲剧是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从中国古代的《孔雀东南飞》,民间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到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完全相同。中国文化背景下最常见的古代文学主题可以用“风花雪月”和“春夏秋冬”来概括,那么描述这些人类普遍情感的文学作品如何能不流俗范而成为经典则是文学界关切的问题。
在描摹人类通感的文学价值观之下,文学主题的变化是有限的,无限的是文学家的创新和匠心,比如建筑,材料都大同小异,优秀工程师能设计建造出经典的建筑。经典文学具有自己的区别性特征,就像货币的水印,经典文学还有不可再造的特性,对它们的复制或续写往往留下弄巧成拙或狗尾续貂的话柄,西方曾经有人将《悲惨世界》的人物珂赛特的故事续写,但并不成功。威尔逊总统把作品之于世界比作朋友之于人品,那些有鲜明人性特点的朋友往往能留在人的记忆深处。他得出结论:不朽之文学必有其不朽之个性——文品。
刘勰谈到文学经典中文与质的辩证关系说:“言以文远,诚哉斯验。”他首先强调情理,即人们常说的人类普遍的、真实的情感是文学的根本:“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他又说:“虎豹无文,则廓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他提到的“文采”说亦即“诗学”,历代杰出的文学作品,离开了作者的创造工作,就难以永垂不朽。
二、经典的导师特性
卡莱尔(1795-1881)认为书籍能给人带来深层的思索,当作者作古后,还能激动人的心灵并持续施加其影响,歌德曾经对经典的“导师特性”这样评论说:“他们的坟冢可能没了痕迹,他们的思想永远不会褪色。”经典是这样一位灵魂和仪表的导师,他有令人仰慕的风度——沉默风趣,人们会关注他,敬佩他。
经典是高端的文艺作品,它沉稳凝重,像百年陈酿,历久弥香;流行是一种低端产品,是适合大众的台风文化,来时疾风暴雨,势不可挡,去时踪迹皆无,悄无声息,偶尔会给人留下一些记忆。低端文艺对高端文艺是一种迎迓和模仿的关系,但转化为高端则极为困难(有人会辩称,有一些流行歌曲会流行下来,反复传唱,但他们应该属于通俗中的“经典”,相对于美声唱法歌曲和民族歌曲来说,还不是一个欣赏层级。经典文艺作品一旦为更广大的受众认可,便会产生恒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在商业文化中,便会产生许多衍生产品(电影改编、图片卡通、商业形象代言人等),形成影响力的扩张,从而不断延续经典的魅力。《木偶奇遇记》那个每次撒谎鼻子就会变长的匹诺曹,还有米老鼠和唐老鸭之所以常驻读者心中的原因在于独树一帜的经典特质,它们的文艺形象犹如黄金宝石,光艳千秋,是人们心目中不朽的经典。
经典具有一种导向作用,高端文艺作品具有启发心智、净化心灵、完善自我的社会公益功能,作为阳春白雪,它有不惮曲高和寡的高雅品质。一个社会,一个个体,追求高尚是社会发展的潮流,通俗文学是一种快餐文化,一般难以给人留下值得回味的印象。一個社会如果没有了崇高的追求,而是“崇低”,这个社会便没有前途。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影视剧的清宫戏和其它古装剧,曾一度占据了人们文艺空间,市场上流行的泡沫文学迎合大众的趣味,曾经一度炙热的“追星文化”也曾让青少年疏远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学。重返经典,善待历史传承是当下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三、经典文学选材的朋友意识
在物质主义对文学阅读方式的强力冲击下,读者分流在所难免。美国文学史上几乎每一个文本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等超文本(包括最短的寓言),在读图时代的大学课堂里,学生人手一机(手机和电脑),如何唤回他们回归经典文本的平面阅读,对文学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教改的难题。
面对当下多元化时代,在提倡经典的“导师特性”同时,也要反对学术的穿凿、鄙薄和冷漠特征,更加注重青年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文本的艺术和人文特性。回归文本细读,学生要树立一种文学的“朋友”观。爱默生认为,任何行诸文字的东西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可以根据其所表达的思想深度精确地测量出来,它对心灵的影响宽泛、缓慢而长久;作者行诸于文字的东西是他们在用真诚与艺术和读者对话,经典之不朽在于其超验的思想,布莱克默等作品只可以持续一个晚上,而荷马史诗则永远流传,区别在于朋友的真与假。威尔逊总统赞成这一观点,他认为“书籍之魅力见之于世人犹如君子之魅力见之于友人”,按照“朋友论”观点,友谊的久长决定于朋友品质的高下:“一本书如无深刻学术内涵则会消亡;缺乏睿智诙谐,既不足以使人心旷神怡,由不足以彰显真知灼见,亦不免消亡。”
在文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经典法则向学生们介绍真朋友,疏远那些社会浮躁氛围下的粗糙文本和稍纵即逝的快餐阅读。亲近真朋友,与经典文本建立起真正的友谊——这是一个号召,也是一个法则,当文学课程的选本兼顾导师型和朋友型两种功能时,教师才能够在多媒体中流散的学生拉回课堂,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才能够得到有效贯彻。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149-169.
[2]童明.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托马斯·卡莱尔·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1.
[4]拉尔夫·W·爱默生.爱默生演讲录[M].孙宜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93-310.
[5]Woodrow Wilson. How Books Become Immortal in The Atlantic Monthly[J]. February 2006:58
[6]George Kearns. ed. American Literature[M]. Mission Hills, California: Glenco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