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高峰的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0-12-21

衡水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王 宁 宁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教育系,山东 淄博 255130)

高校就业高峰的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

王 宁 宁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教育系,山东 淄博 255130)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人数不断达到新高峰。其原因既有目前就业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培养方面定位不够明确,缺乏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落后、职业能力与学习应变能力欠缺等方面的因素。为应对高校就业的新高峰,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等各项政策来促进就业,高校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大学生自身更应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就业形式;就业政策;大学生素质

就业为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关乎民生大计、社会稳定的大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如何才能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笔者就目前高校就业的现状及其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解决高校就业的应对策略。

一、高校就业高峰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高校就业高峰的现状

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稀缺资源,始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回顾我国高校扩招的历程,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中说“到 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从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大学毕业生当年未实现就业人数逐年增多[1]5。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中学生中所谓尖子生的专利,而是大多数中学生都可以拥有的权利,甚至不在校的社会青年也可以进入高校接受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开始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表1 历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

历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及就业率统计数据(见表1)表明,扩招近 10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是 2007年最多,一年就增加了82万毕业生。而待业人数2009年就累计到196万人,比2002年的毕业人数还要多40多万。就业率自 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虽然已就业人数增加,但已经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造成了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博士生抢硕士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中专生争饭碗,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等现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631万人,比2009年又增长了20万人。增长的人数虽有所下降,但就业高峰仍然存在。再者,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十一五”期间,城乡新增劳动力年均达2 000万人。新增劳动力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富余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 400万人。另一方面,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二战后首次总体衰退,我国经济遭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出口出现大幅度下降,外向型经济需求萎缩,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如果说 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就是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经济层面也给就业带来了严峻考验。

(二)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既有我国就业机制不够完善的因素,也有高校培养策略方面的原因,还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紧密相连。

首先,目前就业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家垄断行业中,用人机制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计划安置,竞争上岗还未全面推开,任人唯亲、因人设岗现象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由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竞争就业机制所起的作用还不强,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

其次,从高校培养策略方面来看,高校在面向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培养人才方面做得不够。如果把高校培养的人才比喻成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由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所以销路不好。高校提倡素质教育,确实不再让学生为分数、为考试而埋头苦读,但是另一方面管理松散,致使有些学生在学业上不够用心,大学期间根本学不到太多知识。而在教学模式上,与社会、与市场接轨不够。教师教授知识,但不教授如何应用知识。很多学生明明是学习这个专业的,毕业后却做不了这个专业。

再次,学生自身来看,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缺乏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过多地依赖学校和家长,不能大胆地推销自己。而且不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还有些同学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或者有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这些都对大学生顺利就业造成了障碍。

二、促进高校就业的策略

通过以上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困难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高校就业:

(一)国家的就业政策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应对就业高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1. 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就业

可以从宏观上加强调控,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专业技能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加强在大学期间的职业和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再者,也可以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①仅为 0.06,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潜力;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是 0.54,是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的 9倍,具有较高的吸纳潜力[2]。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到50%以上,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31.4%,与发达国家相差近2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在提高第三产业就业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2.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

通过“应征入伍”“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政策扩大就业。鼓励中央部门和地方所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往届毕业生及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类学生、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征入伍,报效祖国。而且从 2009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再者,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国家人事部下发《关于印发 2007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3],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还有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而且实施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2年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1]218;离校后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而且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来看,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迫切需要知识丰富、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加入,而大学生具有这方面优势。

(二)高校培养策略

1. 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高校应针对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办学和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卓有成效地把大学教育与各专业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地解决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培养出大量的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就像产品一样,必须适销对路才能占领市场。所以高校应注重培养特色鲜明、适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高校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如教师可以到企业挂职实践,让教师提前把企业的资讯传达给学生;请企业高层定期到院校解读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的具体操作与内在要求,将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传达给学校和学生。

2. 加强实践教学教育环节,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需要5个保障体系:即知识、思维、实践、时间、动力[4]。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与企业、公司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实践。在教学中要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特别是专业课教学中,讲授的内容大部分要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并要应用于生产实践。也要结合企业界正在使用的新技术,不断更新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尽量给学生提供访问企业的机会和参与生产实践足够的时间。也可事先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讲座课程,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数据、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撰写报告等。

在教学活动中,高校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第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上加强师生的互动,做到教学相长;提高实验实训指导课的比重,增加教学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模拟的实践场景中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改革教学管理方式。积极出台一些激励性措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去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如增加实践指导环节工作量的计算,给予为学校建立实习基地并长期提供实践指导的教师以补贴等。第三,积极与用人单位相接触,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做好准备。应建立专人联系实习单位和专人指导实习制度,以保证实习的成效。

3.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实施市场的动态管理,及时搜集信息,进行人才市场分析,了解各专业在市场中各种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对各专业聘用人才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就业指导部门,完善其职能,切实采取有利措施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求职者了解自我以及可以适应的岗位、职业,以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找准就业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和鼓励,真正锻炼其实践能力;加强就业全程指导。配备专职的综合素质强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不应仅仅是大四学生,而应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对各个年级的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系统的规划,对不同年级给予不同的指导;开展个性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辅导。每个学生的性格和个性不同,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各不相同,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高校就业部门应彻底转变观念,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针,主动走访重点用人单位,不断开发新的用人资源,完善用人单位数据库。高校应专人负责联系就业单位,每个学院都应有一名固定的就业联系人,既保证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组织可依,又保证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具体的实施队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任何事物其决定因素是内因,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第一,转变依赖学校、家庭的观念,消除“等”“靠”“要”的思想。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主要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这就决定,毕业生就业必须转变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观念,要依靠自身的实力,要对自己准确定位,大胆推销自己,积极择业、创业。第二,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兼并、联合、重组、破产、裁员、分流等会时有发生,一次就业定终身变得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毕业生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地学习发展,要有随时准备重新择业上岗的思想准备。第三,转变狭隘的“专业对口”的观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认为大学的专业分得越细越好,专业之间有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大学教育只是一种基础教育的延伸,毕业生所掌握的只是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大学生还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宽自己的择业领域。第四,转变择业盲目攀高的观念。很多学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择业过程中盲目攀高,追求“三高六点”式②的职业,缺乏到生产一线、基层去锻炼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就业愿望脱离自身条件、就业实际和国家需要[5]。为此,毕业生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要一味盲目追逐热点,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最能适应自己的职业,从最基本的一步一步做起。

其次,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一是基本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包含对自身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掌握能力、行业相关知识等基本理论认识知识;还有个人职业生涯指导能力和一定的求职技巧方面知识。这些知识,是一个毕业生在应聘某职位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就业的前提条件,有这些能力,不一定能满意就业,甚至无法就业,但没有这些能力,那么就业就真的是一个问题。二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能力:包含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一些基本职业素养、团队合作、任务执行、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信息沟通等这些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毕业生在工作以后,能否快速掌握必要的职业习惯和方法,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去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快速进入职业角色的关键能力。也是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三是学习和应变能力。学生在学校中,其所处的环境是相对静止的,因此对其应变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毕业后,随着用人单位自身不断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所处的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毕业生是否具有应变能力,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以及工作岗位的职责、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其在动态环境中能否有效完成工作的一个关键能力。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有目共睹,大学生毕业人数持续增加,而就业岗位却未能相应增加,就业问题不容乐观。而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绝非易事,这既依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离不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

② “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六点”即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

[1] 刘清亮,陈玲,王吉祥.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 张呈琮,杨忠敏,张健.就业高峰下的政策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1-52.

[3] 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

[4] 杨民助.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6.

[5] 刘余镇.转变就业观念 创建和谐社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6):63-64.

An Analysis of High Employment Peak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WANG Ning-ning
(Depart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Zibo Normal College, Zibo, Shandong 255130, China)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sever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the quantity of employment continue to reach new heigh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lie in the imperfect employment system, unclear trainning goals, lack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areer guidance, and college students’ outdated employment ideas, lack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bilities of both learning and adjusting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To cope with the high employment peak, the government may promote employment by macro-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igher institutions may clarify training goals 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areer gudiance; and a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hey may change their employment ideas, and try to improve their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higher institutions; employment situation; employment policy;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G641

A

1673-2065(2010)05-0097-04

2010-05-31

王宁宁(1981-),女,山东淄川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系教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