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通胀需打“组合拳”
2010-12-21
■ 本刊记者 沈 刚
应对通胀需打“组合拳”
■ 本刊记者 沈 刚
10月21日上午,国新办就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盛来运在会上发布信息显示:我国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是以指数化的形式发表的综合性指标,涵盖了生活消费和服务的八大类,包括600多种代表规格品,实际上涵盖了整个生活消费支出的方方面面。尽管八大类商品价格均数上涨不高,甚至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和交通通信还有下降趋势,但和老百姓每日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和居住上涨较高,分别上涨6.1%和4.1%,而且,从现在看这些还呈上涨趋势,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10月同比上升4.4%,远高于市场预期值4%。这给社会中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生活压力。
我国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基本稳定,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量有所减少。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24.4万亿元,增长20.9%;流通中货币余额4.2万亿元,增长13.8%。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时隔一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决定,从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可以冻结银行体系中流动性资金大约3500亿元,这是9天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国内通胀预期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央行在月内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种“组合拳”出击方式用意很明显。
就通胀而言,其发生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个是货币发多了,财政扩张过快,老百姓的物质需求增加,物质供给跟不上,于是出现全面价格上涨。另一个是成本推动型通胀,主要是生产成本太高,企业抗不住,于是会通过各种方式把成本上升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物价普遍上涨。分析清楚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导致通胀,这有利于稳住或减轻通胀压力。
汇信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翔认为通胀除了结构性问题还有其他原因,“结构性问题导致整个行业的价格快速上涨,就跟房地产一样。我们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比如说钢笔贵了就用圆珠笔,这样钢笔的价格会往下跌,现在的情况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当圆珠笔看着钢笔涨的时候圆珠笔也跟着涨。”
目前中国货币过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货币供应量超过GDP和物价增速过多将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也做出了多项不同的政策调整,以期减轻货币过多对通胀压力的冲击。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11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发言指出,“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通胀预期能够改变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引导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加剧通胀。当前通胀预期已经成为加剧通胀的重要推手。”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演讲中表示,现在和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物价上涨的机制完全不一样,现在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生产成本推动的,原因是劳动用工成本的推动、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环保和节能减碳要求提高。所以中国目前仍然是成本推动型的、结构性的通胀压力,而不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应对这一类型通胀,李稻葵建议主要在财政政策上下功夫去解决。他说:“主要是多减一点税,针对某些部门多给一点补贴,让生产能力短期不足的农产品或者蔬菜增加供给,同时适当控制一点囤积、投资的行为,这样的话价格上涨的趋势就会有所缓解。”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11月初举行的“财新峰会”上表示,“通胀的趋势很难扭转,要通胀水平稳定的话,加息需要到一定的水平。”他建议,中国经济增长是美国的四倍,美国调整利息步伐是0.25个百分点,中国加息一次调整到1个百分点较为合理,0.25对中国稳定市场的帮助是有限的。
美国为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执行的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对于美国来说是负责任的,但美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只对本国经济负责,却在国际上产生负面的外部效应。这主要是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所造成的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这对通胀压力有何影响?高盛亚太经济学家乔虹认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
第一个最直接的渠道是美元贬值,大宗商品的价格直线向上走。从输入性通胀的角度来说,肯定会从大宗商品等领域输入一部分通胀。
第二个渠道是货币,这种渠道的输入靠的是金融状况指数,美国的金融状况指数可以影响全球经济,现在美国经济政策处于非常宽松的状态之下,对其他国家都会有影响。
乔虹认为通胀预期也是通胀的一个重要因素,她说:“去年货币发得多,大部分的影响已经出现。现在我们看到的一部分可能是有短期现象,像蔬菜的供给短期出现问题,主要农产品价格预期上涨,并不是需求或供给出现了任何问题,主要是预期发生了变化,这也使得我们在短期之内看到了通胀可能比原先预想的情况更恶劣。”
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强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肯定难以退出,大量的热钱虽然难以快速进入我国市场,但也难免像蚂蚁搬家似的以经常项目的名义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那时,对中国通胀压力的冲击更加难以平衡,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把热钱都关在“池子”里的构想也不一定能完全奏效。
辜胜阻: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通胀预期能够改变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引导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加剧通胀。
谢国忠:通胀的趋势很难扭转,要通胀水平稳定的话,加息需要到一定的水平。
李稻葵:中国目前仍然是成本推动型的、结构性的通胀压力,建议主要在财政政策上下功夫去解决。
乔虹:主要是预期发生了变化,这也使得我们在短期之内看到了通胀可能比原先预想的情况更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