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培养“小记者”的写作才能

2010-12-20王敬霞

新闻爱好者 2010年12期
关键词:父爱范文选材

王敬霞

近几年来,一些城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记者”活动。可是,许多“小记者”在写稿投稿时,常常感叹写稿难,要么积累材料,记流水账;要么凭空想象,胡编乱造,感到写文章太难了。如何使校园的“小记者”和同学们走出写作困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笔者认为,学校语文老师结合语文教学,以课本为依托,走进教材,发挥教材的范文作用,用文本中的“泉水”滋润学生,指导学生作文,不失为提高“小记者”和同学们写作水平的一条可取之路。

让学生学会积累写作材料,充盈源头活水

目前,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其入选的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新课标教材采用“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每个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相信学生一定能找到写作的“源泉”。这就为在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将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笔者把这些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复述材料,一类是背诵材料。1.复述材料,指的是故事性、叙事性较强的课文里的某人某事或者是课文作者的逸闻趣事。这些材料不要求学生会背,只要求会复述会讲,然后整理在自己的摘抄本儿上,以免时间长了忘记。譬如:课文《最出色的球员》里关于球王迈克尔·乔丹的故事,这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人物,除了课本里的事,学生还通过网络查到了他的好多故事。再如《李广传》关于汉将李广的事迹,《谈骨气》里闻一多拍案而起、廉者不食嗟来之食等故事都可让学生复述下来作为写作的材料。对于较出名的作者,例如:鲁迅,在作者介绍这个环节可发动学生搜集他的资料,像弃医从文、关心进步青年等。讲《桃花源记》,引导学生走近陶渊明,了解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志向。2.背诵材料,指的是好篇好段好句和古诗文。司马光说“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背诵是传统语言学习的一件重要武器,也是历经实践检验的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学养深厚的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如朱自清的《春》整篇文章语句精美,用词巧妙,要求学生全背下来,以便自己写有关春的文章时借用。莫怀戚的《散步》一课中写春天田野的那段,让学生背下来,并指导学生赏析,说说妙处,从而明白自己写初春田野表达欣喜之情时可用这一段。再如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让学生背下写百草园和雪地捕鸟两段,指导学生写童年趣事时可借鉴这两段。古诗文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当然要求学生会背,“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帮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指点写作迷津

教材里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这些文章都有它独特的亮点,或选材角度新,或情感真挚,或构思巧妙,或立意深刻等。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汲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写作方面就有三点值得借鉴:1.选材角度新。歌颂父爱的作品有很多,而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写父爱的文章,却选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特殊的角度,来表现父爱的伟大。没有父亲正面面貌的描写,但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艰难,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远定格在了作者心中。这时的背影就是伟大父爱的象征。这就避开了写人通常先写外貌的一般套路。选材角度新颖,不落窠臼。2.选材典型。朱自清先生选的这个背影是特殊背景中的背影,这个特殊背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父亲赋闲在家,一是祖母去世。当时家里正是祸不单行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对作者还能照顾得无微不至,平时就更不言而喻了。所以文章选材典型,具有代表性,能以一当十,窥一斑而知全豹。3.情感真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篇文章用白描的手法,通篇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但读后却能让人深受感动,为什么?正是因为这是作者噙泪泣血的倾诉,是作者披肝沥胆的直陈。所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了歌颂父爱的典范作品。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学会了选材。再如莫怀戚的《散步》,这篇文章作者选了一家人散步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事情,却表现了中年人的责任感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正是学生平时所忽略的,总是认为自己身边的事不值得写,没什么可写,殊不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写下来就是作文。还有冰心的《谈生命》通篇设喻,化抽象为具体,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贾平凹的《落叶》通过写法桐树的繁盛——凋落——繁盛,感悟到生命的轮回,生命的生生不息;勃兰兑斯的《人生》通过写四个人生场景,揭示生命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过程。这三篇文章都是写生命的,但角度不同。这就启发学生,在写作时要多角度立意,以求标新立异。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把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

实践证明,走进课本教材,从教材入手,能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从而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走出写作困境。

(作者单位:濮阳市五中)

编校:施 宇

猜你喜欢

父爱范文选材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父爱如山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春色几许(简谱)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