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证交所
2010-12-20
由于中国股市从成立之初就带有极强的政府烙印,所以中国股市在为企业、尤其是国企融资方面能力超强,但其长期偏高的估值使得其投资功能被异化,中国股市更像投机者和冒险家的乐园,同时却是普通投资者的财富吞噬场所。
辛也
2010年11月16日,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大跌3.98%之后,收于2894,54点。加上11月14日的暴跌,3天之内上证指数跌去了10%左右。
不过,如果你知道上证指数曾经创造过一天大涨104%的历史,个别股票更是有过3天之内价格飙升3000%的传奇,你—定会看淡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从“债台高筑“说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富家大户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东周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向富人借债组织一支军队去伐秦,钱花完了,伐秦却没有成功,债权人们拿着那些债券天天来找周天子追债,周赧王无奈之下,只好叫人修筑了一个很高的楼台,然后自己跑台上去躲债。
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由来。
明末清初之时,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又具有较大风险的行业,如四川井盐业、云南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等,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这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公司”。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在中国出现,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随着第一批外国洋行进入中国通商口岸,西方的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在中国出现,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引入了集股筹资的理念。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随着其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诞生。随后,股份制公司在中国大量涌现,企业股票的发行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为筹措甲午战争费用,清政府于1894年仿效西方国家政府发行债券,向国内发行“息借商款”公债,后来又发行了“昭信股票”和“爱国公债”公债。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的外商证券交易日趋活跃,于是在1891年成立了“上海证券掮客公会”,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机构——“上海股份公所。
1904年,上海股份公所在香港注册,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交易的证券有中国和远东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南洋各地的橡胶股票以及中国政府金币公债,后来又增加了市政公债等品种。
1913年,上海一些兼营证券买卖的大商户成立了“上海股票商业公会”,北洋政府还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旧中国的证券交易开始走上正轨。1920年2月,“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开创立会,而“上海股票商业公会”经批准也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胛,以上海为龙头的全国证券市场开始形成。
南京政府成立之后,“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逐渐成为中国乃至远东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主要经营国家债券、公司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以及股票交易。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国证券业一落千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南京政府指定由杜月笙牵头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但国民政府所执行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得证券市场在经历极短暂“繁荣”后迅速陷入衰退,再无起色。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
“老五家”与“老八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为了吸纳、疏导社会游资和支持股份制企业公司,政府一度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但至盯1952年10N,两个交易所先后关闭。此后—直到1978年,中国一直实行着否定商品、货币、信用和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证券交易所自然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证券市场再度成为中国推动社会资源配置改革的重要力量。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面向社会发行1万股股份,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1986年9月26日,上海飞乐音响的股份在上海南京西路的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
1988年4月,深圳发展银行的股份在特区证券公司柜台开始了最早的证券交易。随后深圳市国投证券部和中行证券部相继开业,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公司的股票也陆续上柜交易,这五家公司的股票被称为“老五家”。
1990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几天之后的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990年12月19日,黄浦江畔—声锣响,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营业,包括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申华实业、飞乐股份、豫园商场、浙江凤凰在内的8支股票开始上市交易,他们被资深股民们称为“老八股”。
当天,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基点设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无量涨停。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开始正式营业,同年10月31日,首家B股公司深南玻B也开始了公开招股。
在远离证券市场近40年后,中国再度开始与证券交易所“亲密接触”。
20年风云激荡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20年来,中国的证券市场可谓是风云激荡、几经沉浮,在缔造无数财富神话的同时,也让许多人梦碎股市,锒铛入狱甚至丧失性命。
证券市场形成初期,股票点燃了人们的财富梦想,大量的投资者涌向深圳和上海交易所,争相人市抢购股票。一时间交易所内人山人海,一些持有原始股的股民一夜暴富,证券交易达到十分疯狂的地步。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鼓励开展股市试验,5月21日上证所取消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开始是1%,后来是0.5%),交易价格尝试由市场引导。当天,上证指数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达104.27%,随后3天,所有股票价格都一飞冲天,5支新股的市价竟狂升2500%至3000%!
3天时间财富暴涨25倍、30倍,想想这种暴富模式的示范效应有多大?!
1992年8月6日,深圳对外公布将发售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但当来自全国的120多万人涌向深圳的发售网点并通宵达旦的排队之后,却被告知股票认购证在1小时之内就全部售完。8月10日,群众的不满情绪爆发出来,不少人到深圳市政府门前游行示威,少数人乘机煽动闹事,搞打、砸、抢。
这就是著名的深圳的“8·10事件”。事件震动了中央和国务院,政府意识到成立一个专门监管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考虑针对证券市场建立一个统一监管机构。
1992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主任由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兼任,13个部委和最高检察院的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同时,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刘鸿儒任主席——这两家机构于1998年合并为证监会。
在政府干预之下,1992年11月上证指数跌到386点,较当年高点1429点下跌
73%。随后的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在全国推广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相继出现证券公司营业部。
1992年底开始股市被再度爆炒,到1993年2月已上涨至1558点,3个月内暴涨303%,随后出现暴跌,这成为了中国股市的第一次熊市。由于庄家操纵股价明显,管理层采IR--系列打压股市措施,被戏称为“12道金牌”,1996年12月开始实行10%的涨跌停制度,并开始新股网上认购。
交易所在最初成立之后,国债交易—直占交易量的大头,1995年5月,政府宣布国债期货暂停交易,股市从此占据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
199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步入法制化和正规化阶段,同年9月,沪深两市上市股票突破1000支。
2000年开始,因为政府担心国内股市扩容压力,所以优质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江西铜业、中国铝业、中国人寿等纷纷到海外上市,国内证券市场在“服务于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下,成了部分国企圈钱的工具。
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行,不仅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而且极大提高了投资者信心,在乐观经济前景和充裕流动性的支持下,2005年至2007年A股市场走出了气势磅礴的大牛市。
2007年10月,上证综指达到牛市顶峰6124点,如果从2005年5月的1000点算起,一共上涨了5倍。接下来的股市一路下跌到2008年10月底的1664点,跌幅达73%,一年時间完成了牛熊转换。
由于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大幅度降低利率,货币供应刨出天量,于是从2008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再度走出一波牛市,一度涨到3400点以上。
距离成熟有多远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无论处于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多层次、多元化的证券市场为众多上市公司圆了创造非凡财富的梦想。
根据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截至2009年底,A股市场以24.27万亿人民币的总市值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在为企业融资方面,近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融资能力最强的市场。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融资额达到9400亿元、5600亿元和8200亿元,稳居世界第一。时至今日,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这其中,证券交易所可谓功不可没。
但是,市值全球第二、融资世界第一就能代表中国证券市场成熟了么?结论很明显:未必。由于中国股市从成立之初就带有极强的政府烙印,所以中国股市在为企业、尤其是国企融资方面能力超强,但其长期偏高的估值使得其投资功能被异化,中国股市更像投机者和冒险家的乐园,同时却是普通投资者的财富吞噬场所。
有人做过统计,从中国股市建立以来,投资者从股票中获得的分红和利润,还抵不过证券交易所的印花税,股票交易纯粹成了零和、甚至是负值游戏。
更为严峻的是,从上证所成立之初到现在,不断有股市操纵案被披露,许多操纵股票的庄家狂赚之后神秘失踪、出逃,也有不少人获刑,基金公司动辄就玩“老鼠仓”,企业财务造假更是屡见不鲜
难怪吴敬琏称中国股市是“赌场”。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从国民总收入、市场深度和流动性、政府监管、潜在投资风险、外汇管制等方面对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做出区分,新兴市场包括了印度、韩国、俄罗斯、中国等21个,而成熟市场包捂r美国、以色列、法国和中国香港等24个。
从这几个指标来看,中国证券交易所也的确与“成熟”相距甚远。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200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28家创业板挂牌上市。2010年3月31日,深沪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正式启动;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中国股市单边做多时代结束。
至少,中国的证券交易所仍在一步步前行,“成熟”也—定是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