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NTV:创新报道,赢在亚运

2010-12-17景昭华

21世纪营销 2010年23期
关键词:类节目赛事

景昭华

早在广州亚运会开赛前,关于CNTV全力打造亚运报道第一视频平台的相关消息便不时见诸媒体。据报道,CNTV经亚奥理事会、广州亚组委和中央电视台授权,独家享有在中国大陆地区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进行转播的权利。

以此为契机,CNTV对此次亚运会的报道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利用独家版权、权威报道,所有赛事一场不落地在其亚运台进行直播和转播,以寻求真正满足受众的收看需求。

如今,本届亚运会已经圆满落幕,作为新媒体领域的代表,CNTV报道的新模式和新技术为观众带来怎样的观感体验?以CNTV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这次体育营销的盛宴中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网络电视台副总经理王秀云。

优势:赛事增量直播

王秀云介绍,CNTV对此次亚运会主要做了八方面准备工作,一是:赛事增量直播。二是:原创访谈类节目。三是:“这里是广州”的自拍类节目。四是:尝试360度全景视频和3D直播,打造亚运报道新模式。五是:台网互动,深入解读央视亚运报道。六是:与韩乔生联袂推出“韩乔动物亚运汇”,网络原创互动活动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七是:突显CNTV亚运报道独家、快速的信息发布。八是:紧扣赛事节点,突出整合盘点服务性报道。

从11月13日亚运会第一正式比赛日开始,网络电视台亚运台采用3条(其中一条线路从9∶00—15∶00可以使用)附加线路对赛事进行增量直播。因为亚运会赛事每天GAB提供40路信号,而1、5、7、12套节目仅能在同一时间进行2路信号的直播,网络空间无穷大的优势显现出来。

从11月13日到11月25日,中国网络电视台增量直播围绕着羽毛球、高尔夫球、台球、足球、篮球、龙舟、赛艇、体育舞蹈、板球、棒球、网球、曲棍球、沙排、自行车、空手道、赛艇、跳水等时长不固定、比赛开始时间重复的比赛项目多线路直播为网友提供服务,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尤其表现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强项跳水上,因为比赛时间和传统电视频道转播时间安排上有冲突,中国网络电视台实现了独家直播,填补了受众看不到全程赛事的空白。同时网友也给予了CNTV高度评价“央视这次直播很注重细节,直播画面顾及到后面培正同学们的镜头也不少。近距离拍摄的时候,都能看见他们不停挥动手中的道具。他们的付出已经让所有观众都看得见了。”

在此期间,CNTV平均每天自主直播时长超过30小时,完成直播总量450小时,场次达350场。可以说,CNTV利用互联网的特殊优势,采用多路信号网络直播,挑战24小时直播极限,不仅仅满足了观众的收看需求,也实现了对网民关注的绝对霸占。

创新:360°全景视频与3D技术

此次亚运会一些创新的报道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易推出“云报道”,百度推出“框计算”,作为视频领域的权威,CNTV推出了备受关注的“360°全景视频”以及“3D技术”。

360°全景亚运拍摄制作了《媒体村漫游》、《中央电视台亚运工作区》、《运动员村漫游》、《MPC漫游》、《志愿者》、《天河体育馆漫游》等节目。在拍摄手法上,以情景再现的沉浸式表现为主,即摄像机沿途进入情境中就像观众亲临现场一样,去体验和感受现场的氛围。在制作上,承接传统视频纪录片的风格,实景全程记录展示,并且以传统超宽屏的形式,将现场情境同时360°展现在同一画面,前后左右上5个视角一览无余,略带变形的鱼眼镜头,使得画面气势宏伟、视觉新奇,整体画面有较强冲击力,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

CNTV本次亚运转播对当下炒得最热的3D视频技术进行了尝试,首次在网络上进行3D视频实验性播出。CNTV开发了一套应用程序,对双角度视频文件进行解码,并通过与硬件结合对3D视频进行播出。具体分为两种播出方式,取决于用户计算机配置。高端用户会看到逼真的主动式3D立体影像,效果非常逼真,和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的阿凡达等电影效果差不多。还有一种是普通的色差3D,用户只需要使用成本几块钱的红蓝眼镜,就可以看到3D视频效果。

对于此次新技术应用产生的效果,王秀云说,从我们客服采访及网上论坛、群组的反馈来看,CNTV本次亚运会所使用的新的报道方式如3D技术、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ipad),市场反响还是很好的。用户对互联网上的新的技术应用,一直是持积极的态度的。毕竟,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开放的、娱乐的、年轻化的平台。

互动:原创访谈类节目

原创访谈类节目主要围绕着《评论团》、《我在现场》、《5+会客厅》、《亚运日记》展开,从前方报道团队抵达开始测试工作到25日,CNTV共制作访谈节目类节目100场,总时长2704分钟。

此次原创访谈节目首次将传统体育频道的播音员、主持人、专项记者作为嘉宾,将他们在解说评论过程中的感悟、现场发现作为访谈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与赛事之间的补充,主要表现形式是《评论团》和《我在现场》。与此同时通过在网络上留言的方式,建立起嘉宾和网友之间的联系,增加服务性和互动性,形成全民参与亚运的氛围。

《5+会客厅》充分利用网络即时开始的特性,邀请亚运会上运动员、教练、工作人员讲述冠军背后的故事。到11月25日共制作运动员、教练员39场,超过70人。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和体育频道在节目资源和内容上的共享:11月12日体育频道邀请开幕式团队到IBC,《亚运风云会》的节目时间固定,网络台共制作了6场关于开幕式的访谈,超过15人次进入《5+会客厅》。11月20日中国女足负于日本女足,但精神面貌和场上表现得到认可,网络台第一时间将中国女足主教练李霄鹏请进演播室,并在访谈之后为《亚运风云会》提供了嘉宾资源。

《亚运日记》节目围绕张斌、师旭平、房学峰三位亚运当日感受进行录制。从11月12日开始每天晚上9点进行直播,节目发出了中央电视台自己评论整体比赛日的声音,三位主持人、嘉宾的个人优势有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CNTV还别出心裁的在广州推出了一系列自拍类节目,这个节目类型围绕着《婷婷走走》、《津津有味》、《李悠看亚运》展开。《李悠看亚运》是一档从12日开幕式当天每天一期的盘点、预告类节目;《津津有味》制作介绍岭南文化的节目;《婷婷走走》自拍广州点滴、亚运点滴、央视报道高科技航母等内容27期节目,总时长超过85分钟。

CNTV如何做到媒体优势最大化?王秀云说,中国网络电视台亚运报道利用电视、网络、手机、IPTV、车载电视等平台,结合英、西、法、阿、俄等多语种亚运信息服务和无障碍频道,形成多终端、多语种、多平台、无障碍报道联动的新媒体报道矩阵,充分利用所取得的亚运会新媒体转播权。另外,CNTV联手网易、腾讯、酷6、优酷、迅雷看看、百事通6家商业网站创建了新媒体传播联盟,确保亚运会传播效果最大化。实现了“三网融合”后首次大型洲际综合运动会的成功报道。可以想见,新媒体在未来大型体育赛事报道领域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凸显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CNTV本次报道专为残障人士开设了亚运会无障碍频道,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使广大的残障人员也能与正常人一起体验亚运的精彩。

猜你喜欢

类节目赛事
本月赛事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一场风潮,还是“新主流”
非跑不可2018年度跑步赛事推荐
不喜欢胖的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