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极拳的沿革内涵与影响
2010-12-08吴文翰
文/吴文翰
武派太极拳的沿革内涵与影响
文/吴文翰
武派太极拳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现择要对其做一些介绍。
一、武派太极拳的创始和发展
1.创始时期
武派太极拳为清季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武禹襄(1812—1880)先生首创。禹襄名河清,号廉泉,以字行, 贡生。因受时风及家庭影响,禹襄虽然习文,亦好武技。1852年禹襄借去河南省舞阳县省兄之便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拳师陈清平(1795—1868),清平授以拳技奥妙。在舞阳县任知县的武澄清(1800—1884)是禹襄的长兄,他在该县北舞渡镇一家盐店得到一册王宗岳的《太极拳谱》,转赠禹襄。禹襄返籍后放弃科考,专心研究太极拳艺,多与精通武技的壮汉搏击以印证其技。禹襄根据实践心得,除写有若干拳论外,还根据拳理拳法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养性为一体的拳势和刀、杆套路,把打(推)手演化为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
武家以科第为主,后人多不研究太极拳,传其拳技的有长甥李亦、次甥李启轩。
李启轩名承纶(1835—899),光绪乙亥举人,与兄同学太极拳于舅父武禹襄,著有《敷字诀》等。
李家也以科举为重,不愿教拳,传其技艺者以郝为真最精,有青蓝之喻。
郝为真,名和(1849—1920),永年县人,幼年家贫在粮店佣工,爱喜武技,从李亦、李启轩昆仲学习太极拳,专心致志20余年,深得亦、启轩二公垂青,视为衣钵传人,授以手书《太极拳谱》。武禹襄、李亦所作拳论言简意赅,精要处非口授身演不能穷其奥妙,唯为真能传其窍要,因而从他学拳的人很多。他于清末应顺德府(今邢台市)天吉转运货栈申家聘请到邢台教拳,1914年到京省友,邂逅行意拳家孙禄堂,将太极拳授于孙氏。返里后,为真应直隶省立第十三中学校长刘延高的聘请到该校教授师生太极拳。这是太极拳进入正规学堂列为必修课程之始。郝为真在十三中任教期间不辞辛劳,除教学生外,还对该校教职员工李逊之(李亦之次子,十三中职员)、李福荫、李召荫(二人是李启轩之孙,十三中教员)、冷荫棠(英语教员)、张敬堂(体育教员)等人予以精心培育,其中李福荫、李召荫还成为郝氏的入室弟子。
2.发展时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省市多组建武术馆。1928年郝为真的弟子李圣端(1888—1948)、王彭年(1880—1955)、郝中天(1891—1968)等人组建“邢台国术研究社”,郝为真之子郝文桂(字月如,1877—1935)与韩钦贤(1885—1958)等组建“永年县国术馆”,1932年郝为真的弟子李福荫、李召荫、冷荫棠与郝为真之三子郝砚耕集资组建“太极酱园”,都培养出一大批武派太极拳研习者。1929年郝月如应邀到南京教拳,其子少如到上海、常州等地教拳,武派太极拳遂传入江南。1935年郝月如应邀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这是武派太极拳步入正规大学之始。永年十三中学的学生不少人也成为传播武派太极拳的人士,有的在家乡传拳,有的到外地教拳。如学生霍梦魁、闫志高于30年代将武派太极拳传入以沈阳为中心的辽沈大地。1932年李槐荫(李亦之孙)在山西组建“山西省国术促进会”,延请郝向荣(1911—1980,郝为真之曾孙)主持教务,郝门弟子李香远(1889—1961)、张振宗(1882—1956)、韩钦贤(1885—1958)、李召荫等到太原等地教拳,武派太极拳遂传入三晋大地。
这一时期除扩大教学地区、增加教学内容外,还出版了王宗岳、武禹襄、李亦、李启轩等人的太极拳理论著作,扩大了武派太极拳的影响。
3.普及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太极拳的发展极为关注,武派太极拳也随之得到更为深远的普及。其特点是:(1)上海、沈阳、石家庄、郑州等大中城市成立了武派(式)太极拳研究机构。(2)出版了武派太极拳专著。如郝少如的《武式太极拳》、陈固安的《武式太极拳新架》、吴文翰的《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刘常春的《武派太极拳》、姚继祖的《武氏太极拳全书》等。(3)武派太极拳远传到海外。英、美、日、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人在教授武派太极拳。
二、武派太极拳的内涵
1.重视太极拳理论的研究
武派太极拳从武禹襄起就非常重视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他和长兄澄清、仲兄汝清,传人李亦、李启轩以及郝为真、郝月如、韩钦贤、徐震、郝少如、陈固安、姚继祖等历代传人都有拳论或著作问世,充实和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宝库。
武派太极拳的理论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源于实践、重于实践、用于实践,所作拳论上承王宗岳拳论之余绪,有阐述、有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文畅意顺,指导性强,故多为后世习太极拳者采用。
2.具有独自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武派太极拳历经1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手段,有个人练习的拳势、刀、剑、杆、棍,也有双人对练的推手、粘杆、对刀等。武派太极拳练习套路组织合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繁简适当,突出特点”。拳势术法分明,重在实用,不尚花法,外形简朴,内蕴丰厚,紧凑缜密。
在教学上首重身法,武禹襄订有《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臀。四传郝月如又总结前人心法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一处不合,全身皆乖,习武派太极拳者有的拳势可能不同,身法却不得错谬。
走架要求
(1)中正:武派太极拳以阴阳为体、中庸为纲、虚实为用,要求拳势中正。《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天下万物皆相反而又相济,不可偏执一端。故拳势要求工整大气,严谨规矩,六合对称,阴阳互托,平衡对称,涌泉根深,尾闾正中,神贯于顶,双臂如翅,护中用中,前伸不越足尖,后曲肘不贴肋,左右相系,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家。拳势运作动度适中,不可过,过则僵硬,失之粗野,也不可不及,不及则软弱,失之漂浮,要不瘟不火,无过不及。静时聚敛则内气凝重,动时虚灵则外形飘逸,内外合一,渐臻佳境。
(2)安舒:“安”则气度从容,动无虚妄;“舒”则运作舒展,呼吸平和,稳静沉着。能安舒则举止大方,动作儒雅,气魄雄浑,招势到位。势势贯以“起、承、开、合”,既可避免拳势浮滑潦草,又可放开筋骨关节,气血畅通,劲力顺达,“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但舒展蕴寓紧凑,紧凑不忘舒展。手不离中、肘不离肋,手不妄动、足不虚行,运作简洁,干净利落。而非一味追求舒展,也非一味追求紧凑,二者相辅相成,才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理。
(3)柔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要求打手“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欲达此境,肢体必须柔顺。欲求肢体柔顺,得从松缓入手。躯体松柔,才可与意识一致,“心为令、气为旗”,内固精神,外求安逸,内外相合,做到“意气君来骨肉臣”。走架徐缓,姿势才易正确,运作到位,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足合,足与腰胯合,“六合归一”。躯体松净,动作徐缓,柔顺就在其中了。
(4)圆和:在“立身中正,八面支撑”的前提下,拳势运作力求圆和,以两足为轴构成立体的螺旋运动,宛如天体运行,有“公转”也有“自转”,招势清楚而不含糊,更忌直入直出、僵如木偶。拳势无缺陷,身法不凹凸,运作无断续,劲力始可“八面转换”,无论何方来力都可运用圆(螺旋劲)的流动滑移使来力改变方向和着力点而引进落空,又可运用旋转弹回之力将对方发出。为了掌握蓄发开合之功力,则须“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一身五弓咸备。
(5)明拳理、知用法:拳理是练拳指南,只有明拳理,练拳才有准绳,只有弄清每一势的“法”和“术”才能越练越精。武派前辈教拳多要求学生对每一拳势知其名称、熟其法度、明其用法、晓其变化。明规矩,守规矩,进而脱规矩、合规矩,神、意、气、体合一。
3.重视文化和品德教育
武派太极拳历代传人以知识分子居多,在教拳同时很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培养。武派太极拳始创于“鸦片战争”之时,发展于我国百余年来反抗列强侵略的民族奋起的过程之中,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成为武派太极拳传人的传统美德,如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大举登陆,上海诸多知名人士要求抗日,当时郝少如的学生吴上千是常州正衡中学的音乐教员,他谱写了《铁血精神》歌,学生上街游行时高唱“莫忘我青年责任”,显示了我泱泱大国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九一八事变后,武派太极拳传人李槐荫在太原成立了“山西省国术促进会”,要求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后,郝为真任教的十三中的师生有不少人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抗敌卫国,成为我党的优秀干部。1984年10月永年县召开十三中校友座谈会,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刘振华同志(当时71岁,已离休)当场赋诗一首,回忆他学太极拳的情况:“一生打拳不求医,回首往事惊古稀。十三中学习拳架,终身受益真感激。手捧太极赶日寇,葬埋蒋匪用实虚。大好山河换新貌,更需吾侪好身躯。”(见《永年县党史资料》)
三、武派太极拳的影响
武派太极拳是最早形成的文人化的太极拳。所谓文人化,首先是创始人武禹襄兄弟与传人李亦兄弟都出身于书香门第,以科考为主,历代传人也以知识分子居多。他们对太极拳纯属兴趣爱好,其钻研是以研究学术为目的,非为谋名牟利,故具有精益求精之心,而不为世俗利益和程式所累,在承传中淡化了家族和师徒关系,重心传不重形式,课徒以利拳术之发展,表现出在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之下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文人化表现在对太极拳理论的探讨上。武禹襄等人依据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习拳实践,各自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拳论,后世习太极拳者大多奉为理论经典。
再次,文人气质也影响了武派太极拳的演练和发展,诗词的起承转合、中医的经络气血、兵书的奇正虚实、书画的宽密滞急都融入拳理拳法之中,从而丰富了武派太极的文化底蕴。古典文化的融入,也有助于个人的品德修养的提升。
这些思想对后世学习太极拳的人士深有影响,使太极拳从技艺型走向学术和技艺型,出现了许多融太极拳技艺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太极拳家,为拓展太极拳研究领域,提高太极拳文化品位,使之迅速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