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传奇故事
2010-12-07新建成的三号工位
新建成的三号工位
抢建2号工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两颗“澳星”发射的合同是在大推力捆绑式火箭和发射工位均处于图纸设计阶段签订的。按照美国休斯公司要求,我国必须在16个月内建成一座现代化发射塔,并成功进行一次大推力火箭飞行试验。中国航天面临着背水一战。当时,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工位,美国要用19个月,法国要用29个月。而合同规定我国必须在16个月内建成,如不能按时竣工,不仅要遭到罚款,甚至还会导致合同中断!1989年美国“大力神”火箭的总设计师斯坦豪尔到中心考察,看到那一片乱石林立的河滩,看到人背、肩扛、毛驴拉的落后施工方式时,不无疑虑地说:“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吃了鸦片,产生幻觉”。为了赶时间,中心调集数千军民,齐聚发射场。发射场破土动工时,正值冬季。由于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发射场坪的基础施工就只有依靠推土机、拖拉机、大卡车、牛拉车、毛驴车和竹筐、背筐、铁锹、铁镐以及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原始工具与现代机械的有机结合,成为发射场上一道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线。1990年斯坦豪尔再次来到中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禁不住惊呼:“奇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
建设中的二号工位
澳星保卫战
1992年3月22日晚,“澳星”发射点火后紧急关机。此刻火箭在发射台上已经错位,装有400多吨燃料的火箭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卫星和发射场危在旦夕。此时,发动机还在喷射余火,发射台严重缺氧,充满毒气。西昌航天人来不及戴防毒面具,用手绢捂着鼻子便冲向了发射台,操作手王招华为了第一时间固定火箭,在没有任何工具和防护设备的情况下用手操作,四个手指被烫得粘在了一起。在充满毒气的环境里,抢险队员们在没有工作梯的情况下,搭着人梯钻进40厘米见方的火箭舱口,取出了20多个火工品,断掉了近百个火工品电源,成功保住了卫星、火箭和发射场。据世界航天资料记载,像“澳星”发射出现的这种故障,抢险成功概率几乎为零。国外航天界同行由衷赞叹:“这是中国航天最成功的失利!”1992年8月14日,“澳星”再次发射圆满成功。
低温推进剂卸回
1997年6月5日,风云二号卫星发射前,发射场上空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发射被迫中止,为了确保星箭安全,必须卸回低温燃料。
由于火箭所用的低温燃料中液氢的温度是-253℃,液氧是-183℃,有人作过试验,液氢在达到一定浓度时,一颗玉米粒大小的金属从一米高处落下产生的能量就会引起爆炸。低温燃料泄回不仅危险,而且流量控制必须非常精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火箭燃料储箱变形,导致火箭报废。对此,加注操作手们进行精心计算,制定多套应急预案,用惊心动魄的8小时,把低温燃料全部安全卸回储罐,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低温燃料加注后安全卸回的纪录。接下来,又创造了低温燃料重新加注并发射成功的新纪录。
火箭燃料加注部门正在对加注燃料的调温控制压缩机进行检修
嫦娥二号01指挥员颜利清
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12月,下辖15个部站,主体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发射场在冕宁县,距西昌市约60千米,还有两个测量站分别在宜宾和贵阳。此外,海南航天发射场已于去年正式开工建设,由中心负责建设、管理、使用。
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同时具备发射多射向、高中低轨道和月球探测卫星的能力,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发射卫星次数最多、唯一使用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的航天发射场。中心主要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组成。
中心现拥有2座现代化的发射工位。3号发射工位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投入使用,先后创造了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和国际商业卫星“三个第一”,被誉为“功勋塔”,2006年进行重建、2007年10月承担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任务。2号发射工位于1990年建成,由活动式勤务塔和固定式脐带塔组成,可以全天候对火箭、卫星进行测试,被誉为“亚洲第一塔”。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将从这里发射升空。
为具备执行高密度任务的能力,近年来中心新建了卫星测试厂房、测发远控楼和西昌指控大厅,大规模改造2号、3号发射工位,建成覆盖五大系统的C3I系统,试验任务IP专网网速达到万兆并覆盖所有参试岗位,中心信息化建设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目前,中心可同时对3颗卫星、2枚火箭实施并行测试,年发射能力达到10次~12次。2009年,中心发射建筑群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12秒之后,消防人员对发射架底座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