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三十年回顾与总结

2010-12-06想,魏明,曹

职教通讯 2010年11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中等职业师资

郝 理 想,魏 明,曹 丽 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职教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三十年回顾与总结

郝 理 想,魏 明,曹 丽 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职教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从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来纵览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的历史变化,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进行纵向回顾与梳理,并从研究视域的维度进行横向剖析。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

近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逐年增多,特别是近两三年,人才招聘市场上开始出现中职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可以说,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遇总是与挑战并行,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而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一、三十年来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回顾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至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伴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在对近三十年来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存在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一是依赖阶段(1985-1995),二是觉醒阶段(1996-2005),三是奋起阶段(2006至今)(见图1)。

图1 1985-2009年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论文统计图

(一)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依赖阶段(1985-1995年)

依赖理论认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即所谓“路径依赖性法则”。在社会制度的变迁之中,路径依赖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想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依靠政府或其他强大的外力推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全方位改革,或者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化过程,整个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首先,十年“文革”的破坏,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左”的错误走到了否定知识、取消教育的极端[1],期间身受其害的广大知识分子、教育研究者心底的阴影仍未消除,对教育研究与探究的热情未完全发挥。其次,传统文化崇尚知识、重视人文伦理道德教育,鄙薄技术,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影响。第三,政策指导力度强,任务重,无暇他顾。这主要体现在一系列政策决议的颁布,几乎涵盖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明确“师资严重不足,是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突出矛盾”,中职师资队伍数量建设的任务迫切;1986年《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指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来源主要依靠现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解决;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指出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规模、层次和结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第一、第二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召开等等。这一时期对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成果较少,多是对于零星经验的介绍且处于对政策文本表述亦步亦趋的阐释,是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依赖阶段。

(二)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觉醒阶段(1996-2005年)

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以法治教,科学管理”轨道的重要标志,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作用。199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己达17 121所,其中职业高中8 515所,在校生395.75万人,比上年增长4.5%;中等专业学校4 099所,在校生2 122.79万人,比上年增长13.6%;技工学校4 467所,在校生191.81万人,比上年增长1.7%,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数的57.59%、56.77%。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使中职师资建设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数量不足问题;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等等。一系列关乎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促使教育研究者及教师自身开始反省与思考。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科研机构的设立和专业研究杂志的创办增多,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所、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教研究所及专业杂志。到1997年底,职教期刊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己达80多家。科研机构与专业杂志的影响力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从一个侧面促进和带动了中职师资问题的研究。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同时规定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教发展等等。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四大工程”、“四项计划”以及大量的财政投入,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2002年起,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回升,在校生重新超过千万人,2003年恢复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剧增13.6%,2005年达到1 600万人。[2]

(三)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奋起阶段(2006至今)

2006年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也急剧增多。从图1可以看出,2006年始,4年间中职师资建设的研究论文总数是前20年论文数的两倍,相关研究成果自150篇飞速增长至接近每年350篇。其原因大致有几点:首先,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是促使研究繁荣的原因之一。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安排40亿元,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同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共同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和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此外,中央还将对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投入经费。其次,政策、计划的推动。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五个计划,即: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第三,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的需求。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扩招50万人以上,招生总规模达到800万人,初步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4 847所,比上年增加15所。招生812.11万人,比上年增加2.09万人;在校生2 087.09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的增长分别为,普通中专26.14万人,比上年增加1.24万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31.97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技工学校专任教师22.07万人,比上年增加1.64万人(如图2所示)。[3]

图2 中等职业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变化图

二、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视域横向剖析

通过对1985-2009年间共1 475篇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论文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教育研究者们在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视域不断扩展,内容不断充实,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师资培养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综合研究、师资管理与制度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地位待遇、师资建设比较与借鉴等。

(一)教师素质、能力发展研究

教育的品味,总是与教师的总体素质正相关,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主体,是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次检索的1 475篇论文中,对教师教育、教师素质、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8%,其内容涵盖较广,主要包括教师素质提高、教师能力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其中,教师素质研究多集中在教师素质结构、“双师”素质、具体专业的业务素质等方面的探讨,代表性的观点有:和震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状况与提高策略》中提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人格结构的教师素质三结构[4],并依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技能、知识和道德三方面主要内容进一步将教师素质细化为九个维度①。盛廷珍在《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素质》中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阐释为由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组成的综合特征,认为教师的文化素质是基础,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5]另外,也有研究者认为,中职教师素质既要包括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更要具备优良而稳定的心理素质,来适合快速变化的社会,带领学生科学地学习和生活。对教师“双师”素质的探讨论文较多,研究者对“双师”的表述多有不同,“双师型”教师已经演化为一种意义符号,既具有一般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和功能,也具有职教教师的学科素质、专业能力等通用素质。研究者们对其内涵、制度、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但由于政府和研究者对其概念内涵理解的不确定性,“双师型”教师仍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课题,对职教师资能力发展的研究多涵盖于教师专业化的语境之下,如李苏敏的《浅谈中职教师专业化建设》探讨中职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张雳平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析》,在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探讨教师的能力发展;王继平的《“双师型”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认为“双师型”的提出,是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探索,旨在表达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性。[6]

图3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论文研究内容比例图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发展研究,其中心话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的个体社会化过程,目前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权还受到许多限制,如行政干扰、评价制度不健全、专业发展场景缺失等。

(二)中职师资培养培训研究

长期以来,教师培训作为一种制度性的行为而实施,对于促进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具有根本性保障意义。本次检索到相关论文约350篇,点论文问题的25%。在研究中,有对培训经验的总结,如徐肇杰的《对中职师资培训的几点思考》、徐铸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对培训模式的探索,如徐晓红的《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新模式的思考》;有对培训内容的展示,如《中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的主要内容》、《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教师培训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也有对培训原则、培训基地的研究等等,涉及方面较广。但大多数研究是从宏观方面考虑,缺乏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微观领域的教师培训大多限于对专业技能的研究,理论研究偏少,而且对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制定等方面还较薄弱。

(三)师资队伍建设综合研究

师资队伍建设的综合研究,占本次检索总论文数的15%,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展开:一是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其中“双师型”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较多;二是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模式的研究;三是师资结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研究者对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以大量调研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为主,力图理清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脉络,剖析现存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汤生玲的《我国中部三省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抽样调查报告》,抽取河北、湖北、安徽三省调研中职师资队伍自身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与兼职的比例结构、教师流动情况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探明了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其主持的相应课题②中探讨了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杨德荣提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拖驳式”结构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他认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可归结为两点,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学校缺乏专业带头人。解决这一问题,须将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从职能上分成两部分,即把推进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训体系建设的专业带头人与承担日常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任务的教师加以分离,借鉴拖驳船队的构造形式,使推进力与承载力作“拖驳式”分工,从而使一艘船变成一个船队的“拖驳式”结构模式。[7]

(四)师资队伍职业道德研究

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它不可能脱离与社会的联系。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良风气、错误观念侵蚀着一些教师的思想,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正慢慢陷入尴尬的困境。本次检索中约占13%的论文(含题目未标名)在探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师德建设问题。综合看来,师德问题主要表现在治学松懈,敬业精神淡化、功利化、缺乏团队精神、本兼职工作本末倒置等。师资队伍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如制度方面缺乏专门的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日常师德建设程度不够等。李宝才的《当前中专教师职业道德的淡化及对策研究》对中专教师职业道德淡化的表现及原因有比较详细的总结,他所提出的几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师德建设的对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从国家层面的营造良好环境;从学校层面的加强管理,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社会层面加强社会监督,优化道德实践等方面。这也是我们今后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努力方向。

从近三十年来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成果梳理和分析可以明晰,三十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经历了一个由依赖到勃兴的三级跳跃式发展过程,其间既有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多,也有研究质量与内涵的提升。在研究的横向视域方面,由于近些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强,研究者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方面的研究兴趣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师资培养培训、师资素质能力、师资职业道德、师资建设比较与借鉴、师资地位待遇等方面。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某些方面的缺失:一是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理解。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仅是对教师结构状况、自身素质、培养培训的关注,还应该包括师资管理、评估、师资待遇以及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等内容;二是对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路径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对策的理论假设上,问题剖析的透彻度、理论深度还有待提高。

注释:

① 中职教师素质三结构的九个维度为:知识结构分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职业工作知识;能力结构分为管理与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人格结构分为职业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

②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DJA050154)子课题:中部地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主持人:汤生玲。

[1]王伟.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透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2]顾明远.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50.

[3]中国教育部.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8/info126-2244458513828.htm.

[4]和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状况与提高策略[J].教育研究,2010(2).

[5]盛廷珍.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1(2).

[6]王继平.“双师型”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J].中等职业教育,2009(2).

[7]杨德荣.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拖驳式”结构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Three Decades’Summarization and Retrospection to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ing Staffs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O Li-xiang,WEI Ming,CAO Li-ju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This paper,the time spans of nearly thirty years,retrospect to an historical change of our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ing staffs’construction,give a longitudinal review and summarization,and then make an investigation on its transverse research fiel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staffs construction;research achievement

G710

A

1674-7747(2010)11-0023-05

2010-08-2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县级职教中心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JA070142)

郝理想(1980-),男,河南夏邑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教所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中等职业师资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