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2010-11-30李宝东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年20期
关键词:教研特征概念

李宝东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初一的时候,如果跟不上课,那么他们就失去了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针对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教师肩负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责任,同时也间接地肩负着社会和谐重任,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原来的教育教学方式,认真努力的进行教研活动,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切实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

通过我们生物学科教师多年来的教研活动,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两种能力非常重要,一是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是学生的复习能力。现在阐释如下:

一、指导学生经过抽象概括的思维建立科学概念

“指导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中心内容之一。

教师要起到“指导”和“培养”的作用,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科学概念”、什么是“抽象概括”。

科学概念是通过了解科学来实现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经过专门的教学而形成的。不经过专门教学而形成的概念叫作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日常概念是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中掌握的。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初浅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由此而产生的概念的内涵受狭隘知识范围的限制,或者没有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包括进去,或者没有同不重要的东西清楚地分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在教学的影响下,日常概念才会逐渐提高到科学概念。

抽象是一种思维过程,在把同一类事物的性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相同与不同的性状,把不同的性状舍弃,把本类事物有的、其它类事物没有的性状抽取出来,抽取出来的这些性状便是这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因此,我们在集体教研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多准备些材料,材料可以是实物、图片、相片或者是录像等,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抽象出同类的特征,学会抽象的思维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这种训练应该是经常的,久而久之,一定会学会并且自然而然的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的。知识日新月异,并且我们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是这种抽象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对于学习终生受用。

明确了“什么是抽象概括、什么是科学概念”,可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进而研究 “怎样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建立科学概念”才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怎么教”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既然是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参与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既然是指导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就必须确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去进行思考,要善于指导学生去理解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做法是:

(一)提供充分的可供研究的具体事物

抽象的过程是把感性认识发展成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照片或者录像等使教学的活动接近于真实,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一些可供学生自行探究的材料,这些材料既要有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又要有其它的非本质特征,特别是容易混淆的特征,例如要建立“鸟”的概念,就要准备一些活鸟、鸟产卵的录像或挂图,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鸟的身体结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抽象出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有角质喙,前肢变成翼,卵生)。在建立了鸟的概念以后,还要提供一些外形不像鸟而是鸟(鸵鸟)、外形像鸟而不是鸟(蝙蝠、翼龙),能在水中游泳的鸟(企鹅)的挂图、录像或实物,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概念去判断这些动物是否属于鸟类,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概念。

(二)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正确的思维

概念是运用语言、词表现出来的,词不可分割地同概念联系着。分析和综合、分类和比较、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判断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都要借助于语言去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准确程度影响着思维活动的进行。教师的语言、措词反映教师的思维,反过来又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准确,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是有害的,不能看作只是“表达不清”的小事情。所以,教师不仅要能准确使用语言,正确表达思维,而且还要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不准确的语言,帮助儿童把思维和语言融合在一起,建立正确的概念。

(三)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

概念是在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及时地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思维活动,使教学过程向着预期要达到的概念目标前进。根据以建立科学概念为目标的课型要求,一般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1、明确观察目的、指导观察方法:观察中的“观”字,可以理解成“又见”就是重复的见到某种现象特征。观察中的“察”字是“穴”字头,代表着洞穴里的东西,我们看不到,必须想方法去探究去寻找规律。观察是人对现实的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是有观察对象和观察目的的。观察得成功与否决定于对观察目的明确到什么程度。在教学中,观察不能是随意地观察,而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全面地、准确地观察事物本质特征。例如在观察哺乳动物时,如果教师不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猪的大耳、猫的的“圆眼”转移,只有明确提出了观察目的,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到观察各种动物共有的特征,也就是重复出现的特征,才能抽象出哺乳动物的概念。

2、营造探究的课堂气氛:要激发初中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开展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探究的课堂气氛,要善于用“一石”在学生中“激起千层浪”,要善于发现学生分析问题时的不同见解,及时地利用矛盾,展开讨论,形成高潮。如解释和判断不了的,老师这时不应当去

明确地判断谁对谁错也不要盲目的给学生们下结论,要与学生们一起探讨,查找资料,观察分析比较并将来最终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样获得的知识将是终身难忘的。

二、指导学生经过规律的复习和体验,巩固并提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记忆遗忘规律,这个规律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时的,等到后来,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刚学完记忆100% ,30分钟后50% ,(课后小结)一小时后44% ,8-9小时后35% ,(晚自习)一天后33% ,(第二天早晨)2天后28%,6天后25%,(周六日) 一个月后20% ,(月考)研究这条遗忘规律,我们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3%。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复习的时候,坚持“课后小结”,“晚自习复习”,“周末复习”和“月考复习”,做到学过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积累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东西。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一定要把思维方法和复习方法的教学作为一个命题,长期积累好的教法和学法。

猜你喜欢

教研特征概念
抓特征解方程组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