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港澳台

2010-11-27

小康 2010年6期
关键词:监督经济

聚焦港澳台

应对中国房地产泡沫

亚洲周刊

2009年底,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全面大幅上扬的态势,“房价与收入比”平均超过20倍以上,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8至13倍的合理、安全水平。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累积多时,主要为结构性泡沫,30%的软性投资泡沫与暴利投机泡沫,掩盖压抑了70%的真实需求,使得真实需求之购买力与现阶段市场平均楼价严重脱节。因此,“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准确解析高楼价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良策,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中共高层吁反腐回应民意 提高执行力

香港文汇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香港《文汇报》刊文认为,这一讲话提出了反腐须提高执行力,回应人民新要求。专家预计,2010年中共反腐决心不会变、查办案件力度不会减、预防腐败措施不会少。专家认为,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纪检监督不同,近年来推出的电话和网络举报等形式,显示出民众监督日益受到重视,是“以权利监督权力”。同时,重视民众监督,可以有效避免“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险,同级监督太软”的反腐痼疾。

中国经济进入新纪元

信报月刊

踏入2010年,东西方经济经历金融海啸的惨痛考验后,全球经济重心已转移至中国。欧美发达国家仍然被大幅减债、失业上升、消费紧缩、银行按揭坏账、企业欠投资意欲等问题笼罩着,导致西方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的中国经济则迅速反弹,国家及人民储备充裕,消费乐观,外贸虽然大挫,但内需强劲。新的一十年代开局,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她的一举手、一投足,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中国崛起似是谈论多年,但年轻的中国经济从前只是在爬行成长中,现在看来已差不多站稳脚步,有飞奔向外跑的能力。

两岸新饭碗报到!

商业周刊

今年起,MOU(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及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将陆续生效或签订,两岸市场将进一步整合,自此从单行道进入双向四线道,而且长达十年。别以为MOU、ECFA只是富人阶级的游戏,钱脉等于人脉,钱脉怎么流,人脉就怎么布。对于锁定这股钱脉的台商、陆企以及外商企业主来说,当务之急是招兵买马,全面部署两岸接轨后的新市场,两岸雇主开出成千上万笔新职缺,成为国内就业市场的利好消息。

父权社会的台湾 生育何其沉重

联合报

除了物质面的考虑之外,生育行为也有社会面和个人因素的考虑。在检讨相关部门的责任之余,似乎也应该反省男性和社会大众对于孕妇、母亲和职业妇女的态度,是否也是造成台湾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大家环顾周遭的亲朋好友,几乎不分世代或阶级,照顾小孩主要都是妈妈的责任。社会普遍仍然将男人拼事业、女人照顾家庭视为合理的分工模式;而不是要求夫妇都可以共同打拼各自的事业、共同承担照顾子女的责任。这是女性决定怀孕、生产之前就要先面对的社会现实。

海地地震:美国必须作出反应

英国《经济学人》 2010.1.15

海地的脆弱以及因此受到的苦难并不全是由于天灾。该国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上,面积占全岛的三分之一,比起邻国多米尼加,海地更为贫穷和拥挤。它一度是全球糖产量最为丰富的殖民地的核心。18世纪末期,海地财富的四分之一被供应至法国,这些财富的创造者是非洲奴隶。他们为自由而战,使得海地于1804年独立。从那时起,海地留下了奴隶制的弊病。最近的一次外国势力干涉发生在2004年,由于该国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变得专横独裁,从而被赶下台并流亡海外。从那以后,在联合国的管理下,海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在强震的残酷冲击之下,如今自然界使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美国必须尽可能的帮助这个国家重启生机。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共同人性。地理环境如此的残酷不是海地这个国家的过错;另一原因则是出于自身利益。海地这个有着900万人口的加勒比海落魄国家十分危险。该国已然成为非法移民的来源及毒品的中转站。除非海地能迅速建立起政府的雏形和现代化的经济,否则以上两个问题只会变得更糟。

“暴走”在中国的日本人——在欲望大国抓住梦想

日本《AERA》杂志 2010.1

2010年,恢复日本GDP的钥匙,一定就在中国。经济下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他们将如何在能量爆发、超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国,追寻自己的梦想?在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日本的经营者们早已不满足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市场与竞争。在与全球的竞争、合作对手同场竞技的过程中,培养“世界”意识,已成为了他们必修的功课。特别是当国内的发展已经无望的低迷情况下,日本公司对于中国的期待变得更加与日俱增。

中国经济发展过快令人担忧

美国《时代周刊》,2010.1.14

当世界其他地区正在试图从衰退中复苏时,中国却努力减缓经济过快发展。中国虽然一开始也受到了全球经济下滑的打击,但很快就恢复过来。现在希望冷却发放贷款的速度,从而在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警告过潜在的中国房地产泡沫。一个相关担心是太多的资金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流动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失控或资产价格暴跌。

二氧化碳捕捉器可以应对气候变化吗?

德国《明镜》,2010.1.15

当各国为谁应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影响会有多大而争执时,科学家们也开始梦想对于全球变暖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对于地球物理学家莱克纳来说,由人类引起的全球变暖是一个可以控制的问题,甚至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对付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他希望建立上百万的二氧化碳捕捉器——它们可以通过化学过滤把温室气体推出去,就像树木一样。

解读2000—2009年的世界经济

美国《纽约时报》,2010.1.2

当在被问到如何看待法国大革命时,1949年至1976年一直担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如此回答:“现在评论还为时过早。”这也可以作为对过去10年的一个公正回答。一年的经济增长百分点可能并不引人注目。以现在每年5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推测,我们的生活水平每14年就可以翻番一次。

撇开人口数位居全球第三的美国,世界人口最多的4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尼和巴西。这4个国家都已产生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急速攀升,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部分,将来它们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

猜你喜欢

监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分享经济是个啥
夯实监督之基
拥抱新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