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外语教师的自主及培养

2010-11-26丁鹏

成人教育 2010年11期
关键词:档案袋反思性自主性

丁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论高校外语教师的自主及培养

丁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对学习者自主的研究和探讨在过去十年里已成为我国外语界研究的热点。而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教师自主的发展。文章通过阐述教师自主、回顾教师自主的相关研究及教师自主与学习者自主的关系,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档案袋、进行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逐步培养教师自主。

教师自主;教学档案袋;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教师职业发展

一、引言

“学习者自主”(1earner autonomy)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及学习计划的实施,并进行自我检查评估。这一概念由Holec(1981)引入外语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对自1998年至2007年十年间国内出版的13种主要外语期刊的统计显示:仅有5.7%的文章是对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大部分都聚焦于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及自主模式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教育的重心必须从掌握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上来”。Little(1995)提出发展学生自主性的决定因素是教学对话的本质,由于学习产生于互动,而互动的特点是相互依存,因而,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前提就是教师自主的发展。中国外语研究中心2001年启动的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模式研究,对全国六大自然区域的49所不同类型院校的920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英语教师中存在着迫切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进修需求,教师在理念和课堂行为之间的差距也反映出我国在外语教师教育培养上存在不足(周燕,2005)。作为“外语教育大国”,如何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实现教师自主,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对外语教师教育与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师自主概述

随着“学习者自主”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引起普遍关注,肩负着促进学习者自主重任的教师开始受到关注。在近期的研究中,研究者普遍倾向于强调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认为要促进学习者自主,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意识。虽然狭义的学习者即学生,但是广义的学习者则包含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结果负责的教师。

1.教师自主的概念

国内对教师自主(teacher autonomy)的概念从职业发展或职业行为方面进行了各种阐述:教师自主体现在对教学工作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和分析,最大限度把握教学过程(Little,1995);教师自主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能力、自由,并能承担责任从而在教学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蒋菁,徐锦芬,2004);教师的自主既包括其职业行为,也包括职业发展的自主,既包括进行自主职业行为和职业发展的能力,也包括摆脱制约自主性职业行为和职业发展的能力(Smith,2000)。综合以上定义可见,实现教师自主要求教师具备教学能力、对教学进行反思和分析的能力以及调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的行动能力。

2.教师自主与学习者自主

“自主性”这一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在成人第二语言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进入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的(Holec,1981)。随着自主学习研究的深入,自主学习中的教师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促使了教师自主性这一概念的出现。因此,教师自主和学习者自主的研究密不可分。

Little(1995)提出真正成功的学习者是自主的,愿意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并具有能够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有意识的控制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学习者自主性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控制,进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简言之,培养学习者自主的本质是培养学习者不依赖于教师的独立学习能力。所以,作为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对“自主”概念了然于胸,具有教师自主性——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负责、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控制,否则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何谈起?

三、教师自主的培养

国内部分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实现教师自主,陈观瑜(2001)就提出从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师教学自主,并且对教学行动研究与自主教学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蒋菁和徐锦芬(2004)探讨了从内在(教师自身的语言和教学能力)和外在(行政、科技和信息)两方面实现教师自主。钱晓霞(2005)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掌握二语习得规律和进行教学反思实现自主。这些研究都从理论上提供了实现教师自主的有价值的参考。借鉴国内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循序渐进,通过建立教学档案袋、进行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逐步培养教师自主,实现由教学型向教研型教师的转变。

1.建立教学档案袋

档案袋(portfolio)最初广泛用于艺术领域,1976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首次提出将这种方法用于教学领域,并且很快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档案袋是包含反思性陈述的作品的集合,它既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拓展学习,又能让旁观者通过了解学习者及学习过程受到启发(Porter&Cleland,1995)。国外档案袋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袋促进教学和用于学生评价(Hamp-Lyons,2000;Nune,2004),探讨档案袋的评价标准(Paulson&Paulson,1994;Brady,2004)以及以教师档案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Brown,&Wolfe—Quintero,1997;Kenneth,1996)。随着对学习者自主研究的深入,近几年以教学档案袋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为热点。

Stronge(1997)认为教学档案(teaching portfolio)是教师教学实践相关信息的集合,是围绕完善的专业标准和学校目标建立起来的,它应该包含对认真收集的学生和教师工作的评论和解释。建立教学档案袋可以帮助教师审视教学过程,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负责,找出教学差距,决定教学策略,设定未来教学目标及纵向研究教学的变化和发展(Porter&Cleland,1995)。教学档案袋可以包含教师的教学理念、所教授课程的相关文件(如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课后作业等)、教学录像、教学研究成果或论文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感想等。也就是说,与教学相关,能够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任何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可以成为教学档案的一部分。一段时间内逐步建立的教师教学档案能够再现典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事件,为下一步的反思性教学提供研究素材。

2.进行反思性教学

“反思”最早是教育家Dewey在其著作How We Think(1933)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一种思维概念。Dewey视反思性思维为新知识动源。他提出,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自主的教师应对自己的课程教学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进而验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所以自主的教师应该具备思辨能力和反思习惯。反思性教学是师生共同提高和发展的教学,它能够把学生的学会学习和教师的学会教学结合起来(熊川武,1999),即学生自主和教师自主的统一体。

0sterman将教学反思过程概括为确定内容、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实际验证四个阶段。反思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学反思一般通过写教学日志、教学录像或同事间听课等手段进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Davies&Pearse(2002)认为,教师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和最有利的方法之一是在每节课后反思自己在课上所做的。教师在一堂课后,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响、教学内容实施的有效性等内容,以此作为反思的基础。教师可以课后自问课堂效果如何、学生对教学活动反响如何、有什么不足之处等,进而制订下一步提高计划。教师也可以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与同事展开讨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要采取的措施。在完成四个分阶段的一个完整反思周期后,教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进行行动研究。

3.进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通俗的讲就是采取行动。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自我反省和探究。自社会心理学之父Lewin提出行动研究概念以来,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为行动研究是解决教师自身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行动研究是教师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贯穿的是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行动过程(甘正东,2000)。Kemmis&Mc Taggart(1988)将行动研究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研究者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次,行动研究是合作性研究;最后,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改变现状。以上三个特点缺一不可。这个定义准确地回答了“由谁做”、“怎么做”和“为什么做”。

行动研究区别于传统意义的教育研究在于它承认并尊重外语教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而不是试图对自然的课堂进行干预,其目的就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对教师来说行动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出问题,进而探索改进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行动研究可以看做是反思性教学的高级阶段,它是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上升到理论层面,然后再将所得的理论付诸教学实践以检验其有效性的方法。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通过自我质疑和自我解惑,实现自我发展。可以说,行动研究是实现教师自主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学型教师向教研型教师转变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而学习者自主的前提是教师自主。学习者自主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实现,而教师的自主则要以教师终身的职业发展为目标,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档案、进行教学反思到进行教学行动研究三个阶段逐步实现。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脱离教学实践的理论则是无源之水。高校英语教师要通过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提高教师发展的自主意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1]Davies P.&Pearse 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2.

[2]Hamp-Lyons,L.Assessing Portfolio:principles for practice,theory and research.Cress kill,NJ:Hampton Press.2000.

[3]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4]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界,2001(5):41-45.

[5]蒋菁,徐锦芬.教师自主理论概述[J].外语教育,2004(5):103-112.

[6]钱晓霞.试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教师自主[J].外语界,2005(6):30—35.

[7]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91):71-77.

[9]周燕.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5):206-210.

G645

B

1001-8794(2010)11-0065-02

2010-05-12

丁鹏(1978-),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猜你喜欢

档案袋反思性自主性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一图看懂档案袋里装了啥
一图看懂档案袋里装了啥
档案袋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