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文化的积淀与生成
2010-11-26金薇薇
金薇薇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13)
试论学校文化的积淀与生成
金薇薇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13)
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具有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并使之形成一定的理想、信仰、道德和行为方式的功能。目前,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崇,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厘清,操作层面也还有一定的偏差。文章作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关注学校文化的设计和规划、关注学校文化的载体更要关注学校文化软环境的支撑。学校管理者在践行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过程中,面对纷繁的社会文化要认真的进行选择、提炼、积淀和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培育和丰满学校的特色文化,才能生成和丰盈学校的特色文化。
文化;学校文化;文化建设
现今,中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在关注新的管理理念的过程中,更加愿意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使用“文化”这一词汇,希望在更多的环节注入“文化”的元素,谋求学校发展的新平台。但什么是文化?应该怎样理解文化?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者爱德华·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在1871年曾界定:“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①
自泰勒 《原始文化》中作为文化定义的起源至今,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文化做出了各种不同的界定。有学者统计,目前中外学者关于文化的界定已多达200多种。界定虽多,但实际上关于文化研究的内容却大同小异,关注的焦点都是经过社会化了的人,反映出文化与人类社会活动的联系,揭示了文化与人类社会进程的关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是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历史积淀过程的凝聚,并通过信仰、理念、道德、风俗、习惯等承载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一定的价值追求。应该说,是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延续,使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采。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挑战,一场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而来的新一轮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正裹挟着“文化”向我们走来,呈现出新的管理目标,生成了新的价值追求和管理态势,预示着学校自身和社会对质量发展的深层期待。
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内群体成员长期积淀下来的、共同遵循的信仰、理念、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学校自身独立的风格和特征,并以其特有的存在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必将以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追逐的热土。因此,学校文化的内在魅力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推崇和重视。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关于学校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误解或曲解。有些学校简单的从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视角出发,将物质、精神和制度机械相加,陷入疲惫不堪的境地;有些学校从短期效应出发,把“文化”当做装饰的词汇到处乱贴,降低了应有的管理效度;有些学校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产生“无功而难返”的负面影响;有些学校不做深入研究,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充实”自身的“文化内涵”,以至于出现“水土不服”或“消化不良”。
面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偏差,我们也许会有些感叹或无奈,但更多的应是深层的思考和探究,寻求既切合自身实际的,又有良好价值目标和精神感召力的文化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文化的发展规划,在踏踏实实的积累、沉积和积聚中,厚实属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土壤,生成属于学校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关注学校文化的设计和规划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发展依赖于行政指令办学,学校缺乏主体的规划意识和学校发展的设计能力。社会的发展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扩大,使得学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校管理者必须针对学校实际,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树立长远意识,全面的思考、计划和安排学校文化发展趋向,在纷繁复杂的、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深入研究、认真筛选、精心提炼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文化元素,选择能够引导学校群体成员沿着符合价值主流方向发展的文化内容,在整体统筹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实实在在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植入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内涵。这里,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价值追求、品牌形象和文化内容,以及操作思路和实施平台。
1.关注学校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文化通过人类世代的传承得以积累而传播。每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必将积淀并衍生出属于自己的、深厚的学校文化。基于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蕴涵着学校发展的机遇,学校管理者必须学会把握这种文化机遇,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一定能在历史的积淀中赢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英国公学特有的文化,使其自1382年英国第一所公学温切斯特公学诞生至今,历经600多年为英国培养了大量的精英,今天依然保有其“高贵的”社会地位。英国人最自负的是这些公学使他们获得了一些独特的品质:“管理别人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把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的才能……公学在形成英国绅士性格方面承担了最主要的责任。”[1]在这里,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影响,形成了最具英吉利民族文化特色的学校,因而被称为英国古老文化的堡垒。正是这种古老的文化,对英国绅士的性格具有难以替代的熏陶作用,也正是公学特有的教育,构建了英国公学特有的文化基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构建,并对英国的文化和国民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当人们提到“英国公学”,就会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相联系,并使英国教育界引以自豪。
历史是一种积累,文化是一种积淀。我们有着许多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尤其是1902年新学制实施以来的百年老校,更应该学会借鉴,并在百年积淀中寻求文化发展的优质资源,以突显“人无我有”“非我莫数”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追求。
2.关注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当学校管理提高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文化”。今天,有千千万万所学校在积极的追求或创办 “文化特色学校”。但如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合理定位,既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好高骛远,就成为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实际上,“文化特色”不可能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良好愿望,还需要各种客观条件和机遇,更需要植根于其中的适宜的土壤。比如,学校原有的基础条件、传统、校风、教师队伍素质、生源状况,等等。那种不从自身实际考虑的盲动,是很难有较好的发展的,也就谈不上“文化特色”了。
在实践中,有些学校在选择“文化特色”目标时,没有做深入的调查和充分的论证,但又想追求所谓的高品位,盲目选择那些看似诱人,却因基本要件不具备,或远离学校的实际状况而流产。最后只能在无可奈何中随波逐流,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有可能失去良好的发展机遇。比如,有的学校缺少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尤其是相关教师的艺术素质低,却因为艺术教育容易产生轰动效应而执意以此打“文化特色”的牌,结果把学校引入一条违反教育规律,强求“文化特色”的尴尬之路。当然,如果能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中寻找到“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悟也不失为一个迟到的机遇,值得庆幸。
3.关注学校社区的文化环境。社区文化包括地区特色、社会环境、社区成员素质和传统文化特色等,这是构建学校文化特色的“社会土壤”,有了这块“土壤”的支撑,学校文化特色就有了稳定的“基石”。
牛皮糖并没有去拿那块肉丁,而是把手一扬,叉开一只鸡爪巴掌。慢点,我是个讲道理的人。政府明文规定,短一罚十。你得赔我五两整。
俗话说:山里的人躺下是路,站着是山;海边的人躺下是船,站着是帆。这里孕育着“社区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深刻内涵。学校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当中,不管你是否承认,学校总是会受到所在社区的影响的,如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社区的民风、民俗;不同社区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此产生的不同的社区成员对学校教育的不同要求,等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校文化是特定社区生活方式的体现。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从众多的潜在的社区文化特色中寻求突破,拓宽“文化特色”建设的思路。比如说,一个社区有着良好的棋类文化传统,棋艺高超的人比较多,学校就可以棋类文化为突破口,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社区的棋类教育资源,构建学校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社区的文化环境。
二、学校文化必须有载体为依托
载体是承载知识或信息的平台,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都有其反映的载体,都有其表现的意义,不论是物质性的或外显性的、情境性的或综合性的、全局性的或类型性的……它直接反映出某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文化载体、运用文化载体,文化因为载体而实现传承。学校文化的载体是丰富的、多元的,从物化的形态观察,至少可以有学校的课程、有形的建筑和校园环境布局等为依托。
1.必须具备相应的课程设置。关于课程,因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不同而有着许多不同的界定。但不论怎样,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实现目标、任务的计划、方案;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和名称,强调知识的组织与累积;是学校借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这无疑是非常清晰的和没有争议的。
应该说,学校的课程实施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学校的课程实施离不开课程文化的引领,学校的课程实施隐含着课程文化的发展方向。学校管理者应有课程文化的自觉,主动并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在既定的课程目标引领下选择课程内容、开发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让文化从课程的边缘走到中心,在培养和铸就自身的文化品格中提升和完善课程的文化内涵,这是学校课程成熟与成功的重要标志。
英国公学的课程设置就非常值得借鉴。在英国民众看来,美德寓于古典之中,古典人文科学有助于人性的陶冶,尤其在培养绅士性格上是必不可少的。因而这种文化优势为英国民众所接受,至今,“古典”仍是英国公学主要的特色课程。
我国的基础教育因在行政指令的环境下走得太久,学校管理者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统一安排的课程体系,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得学校的课程实施过于狭隘。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有效地增强了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学校管理者应重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在设置新的学校课程体系中树立文化意识,将文化内涵通过课程外显出来,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2.必须考虑学校的有形建筑。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一定时期不同的国家、地域或民族的习俗,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学校建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它本身也浸染、渗透和传承着文化信息,承载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意韵,是学校文化外显的主要载体。学校管理者应尊重学校的历史性和地域性文化特点,在认真研究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社区文化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实际,关注学校整体的文化脉络,赋予学校建筑应有的文化气息。可以说,没有学校建筑整体形象的完美是没有文化的建筑,没有文化的建筑是没有生命的建筑,没有特定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建筑是脱离根基的、没有品质内涵的建筑。
当然,传统总是要发展的,学校建筑应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关注文化应有的开放性,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到现代建筑之中,将现代科技手段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到学校建筑之中,丰富学校建筑应有的思想情感、道德价值、审美意识和使用要求,实现建筑外显形象对文化的内在追求,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3.必须重视校园的环境布局。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布局,关系到整个校园的文化与特色,是寻求最佳的空间组合方式,要求布局紧凑、合理,既有经济适用的考量,又有文化和艺术的效果;是室内外空间形体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和相互延伸,并由此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美的学校文化环境体系。
学校管理者应注意从学校实际出发,在空间布局中挖掘构成校园文化的空间语言,在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和利用原有地形、植被以及历史文化的同时,合理设置绿地、景观,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因为每种植物在长期的生长发育中形成了一定的环境生长特性,应尊重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在因地制宜的条件下规划、布局,避免因水土、气候等条件的不适宜而带来损失。学校管理者还应从人本的理念出发,景观的设计和布局尊重校园的主体——人的需要,考虑在这块土地上活动的人的需要,因为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应在文化和品位的目标中将景观艺术和舒适要求有效结合,将景观系统与行为方式有效整合,构建和谐、自然、宜人的工作、学习环境,做到“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合理分区、统筹布局,形成“动”“静”互补的环境格局,实现环境效果和视觉效果的互补。让景观为环境增色,让环境为功能立意。切忌“有意无景,有景无意”。
三、学校文化需要软环境的支撑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他认为:“对文化做分析必然既包括显露方面的分析,也包括隐含方面的分析……显性文化寓于文字和事实所构成的规律之中,它可以经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来。人们只须在自己的观察中看到或揭示其连贯一致的东西,人类学家不会去解释任意的行为。然而,隐性文化却是一种二级抽象……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深微妙的自我意识之处,人类学家才在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关注隐性文化。隐性文化由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显性文化既有内容又有结构。”②这种“隐性文化”在学校文化的“软”环境中,可以透视出学校管理者的指导思想,师资队伍的内在文化素养、人际环境,以及蕴涵在学校精神的各种元素之中。
1.需要持之以恒的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支撑。学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蕴涵着一定的文化管理理念,集中体现着学校的主流价值目标,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管理者在整体的思考和规划中运作、践行,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在主导价值目标的引领下进行,在相对稳定、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中积淀并形成学校的核心文化,最终内化为全体师生的主流价值。
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需要在稳定中持之以恒。办学理念和教育理想的实现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再看今天的学校管理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校的办学明显地缺乏历史的传承性、缺少规划的连续性。当然,一所学校的校长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校长任期制使校长的岗位流动已经成为惯例。如果在位的校长这样做,继任的校长那样做,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使得教育教学管理行为的随机性、随意性增大,一天一个目标、一天一个说法、一天一个计划,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在朦胧的状态中随波逐流。这势必割断历史,学校文化的传承也就成为不可能,一所具有特色文化的学校更不可能出现。
学校管理者要放远眼光,长期规划,不论下一任是谁,都要从我做起,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将学校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坚持不懈,努力追求,最终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2.需要适合学校文化发展目标的教师文化的支撑。“尊师重教”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加上教师自身知识的素养和文化传承的职业使命,促成了社会对教师文化价值的认同。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共有的信仰、理念、道德、价值和行为方式,是社会文化价值期待与学校传统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品位、教育品质、人格塑造的基础,蕴涵着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观念,对教师个体具有内在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对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引领、整合的功能。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群体文化的支撑。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出发,教师站在培养人才的最前沿,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传递着文化的信息;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的视角看,教师的劳动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是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事业。学校管理者应当积极倡导教师对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文化选择,让教师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自主选择和实践自己的职业活动,在活动中拓展生命的空间,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真正感受教育事业的魅力,共享事业成功的愉悦并在更高的层次上追求教师应有的职业境界。
3.需要影响学校文化品质的整体氛围的支撑。氛围,简单的讲就是一种气氛或格调。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氛围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于学校的各个方面,从信仰、理念、道德、行为方式等方面,对学校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思考、规划和实践中,需要植入影响学校文化品质的整体氛围,包括学校文化标识系统,比如校徽、校服的设计,校歌的编创;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的承载方式;学生闲暇活动项目的设计;学校墙壁、长廊、路标、奖牌以及校史的展示方式和校内媒体的设计等,都蕴涵着内在的情感体验或视觉符号的学校文化元素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特殊的“文化场”,将学校主体文化转化生成为学校群体成员的内在素养,在渗透、体验、熏陶、感染、感悟中理解和接受并认同学校文化,最终共享学校文化。
现实中,我们走进很多学校,都会看到墙上挂着各种特制的、精美的,甚至是奢华的伟人、名人或科学家的画像、名言。可以说,这些是学校管理者从成人的视角出发,一相情愿的“高雅设计”,只能是“曲高和寡”,很难实现应有的文化关联。
文化需要积淀,更强调体验和感悟。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共同遵循的愿景、信念和价值标准,是学校最深层的,也是最高境界的管理。学校管理者在践行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过程中,面对纷繁的社会文化要认真地进行选择、提炼、积淀和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培育和丰满学校的特色文化,生成和丰盈学校的特色文化。在形成群体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走向群体行为的内化和认同,最终让师生在鲜明的文化感悟中永远记住学校。
注释: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
②[美]克莱德·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6-8.
[1][英]伊丽沙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48-25.
On the Generation of School Culture
JIN Wei-wei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rxe,Nanging 210013,China)
Culture which results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s, has the function of leading,cultivating and molding people and forming certain visions,beliefs,moral traits and modes of behavior.At present,more emphasis has been put on school culture by school manager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public.Yet,there are still some myths about it,which create problems in daily practices.It is proposed that more focus should be on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process of school culture,special attentions hould be paid on the school cul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its physical realms.The school managers,in light of their philosophy and visions, should learn to select among various choices of definitions of culture,enriching school culture and special features of their schools.
culture;school culture;building of culture
G40-055
A
2009-12-30
金薇薇(1958-),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管理》编辑部副主编、副编审,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学校文化。
1001-8794(2010)11-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