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难的真相
2010-11-26徐建凤
文|本刊记者 徐建凤
节能难的真相
文|本刊记者 徐建凤
为何市场失灵?
“融资难、体制障碍”等诸多问题阻碍着节能改造的进程。
节能改造与新能源犹如一对双生花。只不过新能源考虑的是远期的事情,而节能改造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
但是皆因“能源枯竭和气候危机”而生,新能源和节能改造命运却是天壤之别。新能源这厢“春意闹”依旧不减当年,而节能改造虽也是一改之前的冷清,而其风生水起的背后多少有点迫不得已的意味。
9月3日,河北安平县为完成2010年节能下降6.6%的硬性指标,在上半年仅完成0.9%节能指标的重压之下,于全县范围内分3批实施限电,每批限电22小时,其中对医院用电和居民用电也实施了无差别地拉闸限电。安平县一刀切的拉闸限电,不仅扰乱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更是将节能减排推向了风口浪尖。
而自7月底以来,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省,就已不堪重压,不断掀起大范围拉闸限电甚至断电。虽政府相关部门严禁拉闸限电,但限电扰民之事却屡禁不绝。为何?一切缘于“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节能指标大考将近。而“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这意味着2010年能耗降幅必须达到5.62%才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指标。
然而,2010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六大高耗能产业,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加快增长,致使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仅没降,反而上升了3.2%,再加上遗留的5.62%能耗,其中压力不言自明。正是因此,部分地方政府才临时抱佛脚,导演了拉闸限电一幕。
那么,拉闸限电果真能降低能耗?民生证券分析师卢婷为《英才》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是能耗占比居前的三大行业。其中工业耗能占比约67%,建筑能耗占比约24%,交通运输占比约7%,三个行业合计占到全社会能耗的98%以上。
由此不难看出,不足2%居民用电即便被限,也对节能指标的完成无足轻重。而地方政府拉闸限电的做法,无非是个别政府官员为“期末考过关”,不惜打破生产秩序的行径。
实际上,专家指出高能耗的根源不在用而在于效率低下。据了解,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亿吨标准煤,占全世界能耗的20%,这就意味着每万元GDP消耗911公斤的标准煤,而欧盟每万元GDP只需要191公斤的标准煤,效率差距如此之大。“虽然能耗较高与我国目前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有关,但能源使用不当、节能技术没有得到普遍推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卢婷说。
节能属于市场失灵领域,企业没有积极性采取节能环保措施。因此,节能技术的提高,能耗的降低,则需依靠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以及良好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正是由于节能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才使得以利益为终极目标的资本鲜少动心。亦是因此,才出现了新能源和节能一头过热一头过冷的现象。
而节能大限将至的压力之下,政策性支持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2010年,“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这才开启了节能领域资本竞相追逐之门。虽然有政策辅助,也不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但合同能源管理并不是万能钥匙,“融资难、体制障碍”等诸多问题依旧阻碍着节能改造的进程。
正如CCVI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所言,技术替代问题是能做得到的,但按照现有体制,却是技术水平实现不了的。“转变发展方式,还只是策略型的转变,还没有上升到战略。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危机,动则需要大动,不大动就动不了。”
崔新生说。
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发电改造,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节能各有各的难
节能减排路线正在被前所未有地清晰地规划着,“融资难”、“体制困”两大制约性难题也正在一一破解。
10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位列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投入将达到3.1万亿元,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的1.4万亿元增长一倍以上,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大幅提高。消息一出,在资本市场立刻掀起一波热潮,但节能减排的实际推进,在不同领域仍有不同的困扰。
重点 工业节能
目前,全国建筑总面积已经超过400亿平方米,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近200亿平方米。此外,北方地区尚有3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改造项目。
企业在推动减排过程中,却面临着前端减排后端浪费的问题。
工业能耗位居高能耗之榜首,占比近70%,因此,在节能改造中,工业节能首当其冲。
“十一五”期间工业节能中重点改造对象就是钢铁、冶金、水泥、玻璃等六大高耗行业,而围绕着这六大行业,重点节能措施则是“燃煤锅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位列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前三。
其中,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在水泥行业运用相对成熟。据了解,水泥熟料煅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约消耗120公斤标煤,消耗电力80千瓦时。在整个水泥生产成本中,电费接近总成本的1/3。而水泥生产过程中,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掉的350℃以下废气,其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30%以上。目前,利用这部分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发电改造,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东海证券吴文钊估计,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其综合成本约为0.15元/每千瓦时,仅是电网电价的25%左右。而且整个发电过程既不增加任何新的燃料消耗,还有效减少了废气排放,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数字水泥网统计,2010年我国新投产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约为150条。“十二五”期间,尚有4亿吨左右的熟料生产能力需要淘汰,需建设近300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实现等量淘汰。余热发电站增量空间很大。
而近年来,从事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的设计公司开始向钢铁、冶金、化工、玻璃等行业拓展。目前以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为基础,钢铁、化工、玻璃等行业的多家生产厂建设均投运了余热电站。
然而,企业在推动减排过程中,却面临着前端减排后端浪费的问题。“早前水泥、钢铁等行业的余热都是白白浪费掉了,现在终于被利用起来了,但是余热发电上网却成了一大制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英才》记者表示,“国外的智能电网建设是基于用户端的,余热发电上网不会对电网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在国内还行不通。目前技术经济已经具有可操作性了,亟待体制障碍破题。”
难点 建筑节能
虽然工业能耗占总能耗比例最大,但是建筑节能也不容小觑。
目前,全国建筑总面积已经超过400亿平方米,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近200亿平方米。此外,北方地区尚有3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建筑能耗将成为未来20年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介绍,我国单位面积建筑能耗相对较高,且将持续增加。
“成本高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合作处处长张小玲认为,建筑节能不是一个单纯的投资,除节能投资之外还需附加诸多其它方面的投资,如监测成本、加固成本、装修成本等。高投资、低回报,周期长,致使企业不愿意做节能改造。
除高成本制约外,建筑节能还面临着计量难的问题。张小玲介绍,建筑节能测量不仅需要提供基线和监测方法,还需要确定正确边界条件,避免重复计算和遗漏,以确保减排量是真实的。
此外,气候变化、以及人的行为,经济等其它变化因素,也是建筑节能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张小玲介绍,建筑节能领域不能直接采信监测数据,不能以某一个冬季数据作为直接减排量,必须采用动态计量方法。
计量难是由建筑节能复杂性决定的。建筑节能与工业节能的流程改造复杂不同,其主要难点在于涉及到的节能措施多、能源种类多,不像工业项目那么单一。建筑节能主要涉及到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热水设备以及外围结构等多方面。而涉及到的能源种类主要包括电、煤、电器、液化石油气、柴油等多种能源。
对此,北京一致人和国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智良的建议是,节能改造不能只重后期改造,更重要的是进行“能源规划管理”。建筑建设和后期管理分开导致建筑商不关心后期运行成本。“国家需要鼓励措施之外,增加一些强制性措施,譬如将能耗标准作为房屋验收标准等。”杨智良说,从建设初期就将节能考虑进去。
现实重压之下,2010年出台了一系列EPC规范政策,使其成了一根临危受命的救命稻草,那么EPC能否堪此重任?
商业模式还是救命稻草
“十一五”末,节能减排大限重压之下,遁隐十余年的“合同能源管理”不仅被委以重任,且迅速成为资本和商家竞相追逐的商业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即由专业的能源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SCO),通过能源管理合同为客户企业提供能源审计、方案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施工和节能量监测等一整套的节能系统化服务,在合同期与客户企业分享节能效益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很多节能设备商生产的节能产品很好,但是销路打不开。也有很多企业需要做节能,寻求节能设备,但是却寻找不到好的产品。这就使得供需双方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对接途径。而EPC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北京理想伟业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彬彬,更为通俗地解读了EPC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EPC这个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商业模式,国外运作已经非常成熟。1997年,EPC就已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合作引进中国。但是过去的十余年,虽偶有相关政策出台,却多是隔靴搔痒,其标准化及实施阻碍一直未能破解,致使其虽早已有资本垂涎欲滴,却一直未能登台露面。
“十二五”节能减排形式则更为严峻。现实重压之下,2010年出台了一系列EPC规范政策,使其成了一根临危受命的救命稻草,那么EPC能否堪此重任?
市场失灵领域
节能减排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EPC的相关规范却是在2010年密集出台,似乎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味。
卢婷认为,“节能环保属于市场失灵领域,企业并没有积极性主动采取节能环保措施,需要政府以政策强力推进。而以前政策推动力度不足,很多人不了解EPC,直到4月的文件出台才真正触动了各界的神经。”
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拉开了EPC在2010年路演的序幕。
虽然《意见》规定,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专项奖励资金,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税收优惠。但是,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公司,以及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用能单位与提供服务的节能服务公司签订的合同应包括的内容,并未做出界定和规范,也未明确奖励资金数目和税收优惠明目。
而6月3日,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则弥补了《意见》中奖励资金额度规定不明确的缺陷。《办法》提出,2010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0亿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规定,对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奖励条件为年节能量1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节能项目年节能量500吨标准煤以上)、10000吨标准煤以下的项目。奖励标准为中央财政240元/吨标准煤,地方配套奖励资金不低于60元/吨标准煤。
8月31日,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对各地上报的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评审,9月8日正式公布了首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461家企业名列其中。至此,引进10余年的EPC,终于算是站稳了脚跟,扫清了政策性障碍。
阻碍尚未清除
EPC和大多数舶来品一样,引进中国后的演进路径也不同于国外。
“EPC不能直接增加企业的收入,其带来的好处在先期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推动起来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对于EPC的效应,卢婷并不乐观,“虽然企业示范效应对市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指望着近期得以迅速扩张是不太可能的。”
此外,节能标准计量现在虽然有草稿,正式文件却还没有出来,很多企业对节能服务公司能否做到真正节能以及计量方法都存有疑问。推动EPC的主要困难在于企业能否意识到节能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性优惠是不是已经有效地执行下去。
EPC和大多数舶来品一样,引进中国后的演进路径也不同于国外。国外EPC市场以政府项目为主,私人项目为辅,发展路径是从公共部门到私人部门。而中国目前EPC应用项目中大部分来自民营企业而非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的各项支出走的是财政预算,而之前政府的财政预算里没有节能项目,也就是说,如果政府部门做节能改造,节能改造的费用没有办法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李清举说。
政府部门节能难以突破,也离不开体制性障碍。“做节能改造,虽然实施只需几个月,但后期的维护和节能的回报收入却需要5-10年。”体制障碍不清除,EPC就很难突破,在卢婷看来,随着EPC政府支出科目的解决,以及节能减排考核指标的实施,政府公共部门会成为EPC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市场来源。
另一个障碍是由于EPC需要ESCO先期垫资,产生节能效益之后才能分阶段收回成本,这就对ESCO的自有资金量要求比较高。因此,ESCO融资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虽然工业能耗占总能耗比例最大,但是现有的EPC项目中三分之二的业务集中在建筑节能。正是因为,建筑领域的节能主要集中在水、电、气领域,容易计量,且节能施工较工业节能简单,且投资小,节能效益好确认。而工业节能流程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检测麻烦,且垄断企业自身自有资金强大,可独自买断,EPC很难进入。
单体盈利难
预计201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超过700亿元,EPC产值达到300亿元。
EMCA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08年417.3亿元增长到587.6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为40.83%。其中,EPC项目投资从2008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预计201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超过700亿元,EPC产值达到300亿元,未来增速将保持在30%—40%。
北京理想伟业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蒋涛博士介绍,EPC这种由服务商提供资金,整合上游技术、中游服务经验,为下游客户提供无风险的节能方式的模式,进入市场的机会要比通常的模式快很多,且节能效率高。
不过,虽然用能单位不承担任何风险,但与客户分享节能收益的EMSO的风险还是不小。据朱彬彬介绍,EMSO主要存在三大风险:用能单位一旦倒闭,投资就打了水漂;一些节能服务公司是产品生产厂家,在通过合同能源方式做节能服务时,容易发生企业为出售自己的产品,而在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上,打包出售不利于进行节能减排的商品;用能单位拖欠账款,而账款回收不及时且占用资金额度比较大,很容易导致EMSO现金流无法保证。
目前,随着财政补贴和奖励资金制度越来越完善,朱彬彬介绍,既有国家财政补贴,市级政府也有补贴,配套金融政策也在逐渐完善,银行按照EMSO所做的节能减排量为企业做相应的贷款和保理。因此,前期投资并不需要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项目的自有资金投资比例约占30%。
虽然市场潜力很大,政策性配套补贴也在逐渐完善,但是随着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利润也在缩水。“EPC这个行业依靠单个项目盈利很难,需要错开项目期限配置,不断滚动,将现金流入、流出配置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形成诸多项目的规模效应,才能实现良好的盈利。”卢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