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大要素构建工作落实机制
2010-11-26林连升
林连升 周 状
把握五大要素构建工作落实机制
林连升 周 状
兴业之道,贵在实干。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关乎一个单位的运行成效。如何抓好落实,关键是要建好机制。近年来,我们从抓落实的构成要素入手,研究提出了目标设置、过程监督、人才保障、沟通协作、结果考评是影响工作落实的五个方面的理念,并就相应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实践,在提高工作执行力上取得了成效。
一、建立健全工作决策机制,确保目标合理明确
抓落实,首先要科学设置目标。抓落实不仅涉及执行人,还包括决策者和工作本身,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执行力。工作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形成共识,让单位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牵引作用;二是细化目标,即进行目标的指标分解和时间分解;三是责任到人,把总目标分解为单位目标、部门目标和岗位目标,使任务分工到岗、责任落实到人。
一是集体会商制度。为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我们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实行了院工作会议、院务会议、院常务会议、院党组会议、院办公会议制度。对事关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由相应级别的会议做出决定。通过集体会商,做到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推进了全院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针对科研单位特点,我们还实行了院学术委员会议及十个学科工作会议制度,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咨询机制,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和公开透明。
二是工作调研制度。我院院所异地、各所间差异大的院情,容易引起院所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决定了调研工作是我院“政事之先务”。为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院情、所情,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倡导调查研究和求真务实之风,院机关人员主动“走出院机关、走进实验室、走近部机关”。通过建立院工作调研、院长接待日、院领导联系点等制度,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比如,每年年底围绕全院十条线工作,组成若干调研组,到各所开展综合调研或专题调研,为召开下一年度全院工作会议做好前期准备。
二、建立健全督促跟进机制,强化执行流程监控
抓落实,重在抓执行过程监控。除了设定目标解决“做正确的事”外,还要解决“正确地做事”,即保证执行流程的正确性、可行性和高效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依赖一步一步的流程来运作的。只有经常监督检查,动态跟踪督办,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良好的执行流程可以简化执行的环节,缩短执行的时间,减少执行中的拖拉,提高执行的速率。
一是工作汇报制度。贯彻突出重点抓落实的原则,并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每年初,我们确定了全院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明确分管院领导和承办部门、完成目标以及时限要求。责成承办部门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为使院领导实时掌握工作情况,我们建立了定期工作汇报、院内专题报告和紧急情况请示汇报相结合的报告机制。比如,每季度结合院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各承办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由分管院领导进行点评、指导和布置下一步工作。
二是督促检查制度。创新督查方式,做到常规督查、立项督查、跟踪督查和反馈通报制度相结合,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遏制了“决而不行、拖着不办”的风气。由办公室负责督查工作,建立院常务会纪要落实登记立项制度,做好工作的跟踪问效。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的事项以及领导签批意见的工作, 由办公室一一登记立项,督促各部门按进度要求办理, 并及时反馈结果。在院内部网上开辟了“重大事项督办”专栏,定期公布各部门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让广大职工成为抓落实的监督者和执行者。
三、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提升员工的胜任力
抓落实,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管理学上的格瑞斯特定理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工作目标解决“做正确的事”,执行流程指明“正确地做事”,那么,胜任力则是解决“用合适的人做事”。根据木桶原理,胜任力低的员工会成为执行中的短板,只有各级员工的胜任力足够高,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才会最高。而工作质量效率取决于员工素质能力,因此,提高员工的胜任力对抓落实至关重要。
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单位里,中层干部处于“兵头将尾”,承上启下,是抓落实的核心骨干。为提高中层以上干部的胜任力,我们遵循“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坚持以竞争上岗为主体,多渠道选拔干部,合理使用各年龄段的人才。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坚持选人用人标准,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使一批信得过、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实到领导岗位。
二是职工培训管理制度。岗位选好人后,还要对职工进行强化培训。为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我们进一步完善职工培训机制,并将其制度化。每年初在征集岗位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我们系统制定了职工培训工作计划,开展各级各类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活动。近年来,修订了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鼓励在职中青年职工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后单位发展和岗位工作的新需要。并创新学习机制,以处室为基本单元,大力开展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团队建设,促使素质能力由个体向整体组合,通过培养人才,造就优秀团队。
四、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促进跨部门间协作
抓落实,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协作。单位内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单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是难以执行的,需要跨部门的协作联动和共同落实,而执行力不佳往往是由于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有效沟通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机制:第一种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如正式会议、文件通知等;第二种是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个别谈话、电子邮件等。无论哪种形式的沟通,重要的是要能够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即时共享。
按照全院“一盘棋”的战略思想,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分工与协作,发扬整体作战优势,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针对跨部门的重大任务,建立了分管院领导间协调、部门间协作两级联动以及院办公会议协商机制,促进了牵头部门和参加部门之间的沟通,使之形成共识。严格实行公文会签制度,增强部门间的沟通,减少工作中的分歧和误解,促进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实行重点工作进展通报制度,在院内部网建立了信息共享交流平台,要求各部门实时公布重点工作的动态消息,使部门间相互了解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五、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工作高效完成
抓落实,最终需评价执行效果。绩效考核本质是解决管人(业绩考核)与管事(工作落实)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说,通过实施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和积极性,实现人尽其力,使单位目标在优化的人力资源作用下得以高效完成。绩效考核最终要落实到奖惩上,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果奖惩措施不落实,考核便形同虚设,最终会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发生。
为强化工作质量效率的导向作用,我们建立了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干部职工的履行职责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对各部门负责人实行了年度述职制度,将抓工作落实纳入部门考核中。将工作绩效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建立了工作表彰奖励制度。例如,每年评选科研进展、科技成果、产业支撑领域的30大亮点工作,以及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考虑到科研单位的工作岗位类型多,目标任务和岗位职责不同,为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我们下大力气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出台了《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对科学研究、技术支撑、科技推广与服务、科技管理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评价,明确了评价的指标和要素,建立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目前正在跟踪问效。
推动工作落实需要机制保障,健全抓落实的机制仍需不断探索实践。作为科研单位,我们在构建机制抓工作落实中,今后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当前科技人员的绩效考评标准仍比较单一,无法使科技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也造成人员队伍的发展不平衡。虽然已经出台了各类人员分类评价的指导意见,但是对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设才刚刚开始,评价标准还有待在实践中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二是探索创新跨部门合作机制。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科研项目任务更趋系统化、集成化、规模化,跨学科、跨单位、跨部门的科技合作将成为常态。同一单位内的跨部门合作,也将日益频繁。高效的跨部门合作,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促进跨部门合作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偏少。因此,探索构建跨部门合作机制应当成为今后“建机制、抓落实”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