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房住 “居有定所”的成都路径
2010-11-23小康陈建华李秀江
文|《小康》记者 陈建华 李秀江
人人有房住 “居有定所”的成都路径
文|《小康》记者 陈建华 李秀江
无论是农村居民进城,还是城镇居民下乡,首先要解决的是住房问题。成都建立城乡居民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的探索给其他地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
2012年,成都将实现全域城乡统一户籍,居民自由迁徙,并实现统一户籍背景下的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无论是农村居民进城,还是城镇居民下乡,首先要解决的是住房问题。那么,成都如何建立城乡居民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居有定所”的基本目标?
2010年9月,为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成都市进行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成都市房产管理局更名为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也由此纳入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为此,《小康》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局长何立祥。
农村居民也应共享住房保障
《小康》:成都户籍改革后,居民可以自由迁徙,在住房保障方面,成都市建立了怎样的保障体系?
何立祥:成都的住房保障目标是全覆盖。我们现在已实现了从城市居民到城镇居民的全覆盖,现在我们正在做城镇居民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在现有的国家政策下,一般主要满足的是中心城区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居民的住房保障,而我们从2008年开始,已经实现从中心城区县级政府所在地居民扩散到一般居民的住房保障,而且覆盖了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
为此我们在全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住房保障系统,对于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每户困难家庭制定了政策。为这些住房困难家庭量身定制各种保障类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也就是说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学的保障制度。
这种从城市居民到城镇居民的全覆盖,我们做到了从政策性的“应保尽保”到实际的“应保尽保”,切实解决每一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七年来,成都市坚持不懈地推进城乡统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已经达到均等化、城市化。同时通过城乡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城镇住房保障向城乡住房保障的转变,这是客观实际的要求,现在成都市已经具备这个条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小康》:农村居民在农村有住房,如果他到城市里落户之后,如何给予住房保障?这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何立祥:之前农村居民到城市居住,是没有住房保障的,这也是农民轻易不愿到城市生活的一个原因。
成都市正在制定的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就是要让所有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住房保障权利。
实际上我们对农村居民有一个政策倾斜,只要你在城镇范围内没有住房,符合当地保障要求的收入标准,就可以申请。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一样都是居民,没有身份限制,在住房保障的准入条件、保障品种方面是一致的。城镇居民有什么样的住房条件,同样适用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享有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农村居民也应该是平等一致的享受。
农村居民到城区以后,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在城市中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具备在城市生活的基本生存条件,在拥有住房保障的情况下,通过勤奋努力,他们才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才能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公平不是阶段性的,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农民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才导致今天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现在对农村居民多一些倾斜也是理所当然的。
农民集中居住区有700多个
《小康》:农村居民如果不愿意进城,选择继续在农村居住,对于他们在住房保障方面有什么措施?
何立祥:我们的思路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把农民集中起来,集中建设,集中居住,有些家庭住房困难居民或无房户,我们也有制度保障,在集中建设中会考虑建一部分廉租房。
农村居民居住区也是按照城乡整体规划体系建设的,以规划作为前提,公共服务设施已经达到了城市小区建设的水平。农民集中居住以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城镇居民不一样,公共服务、卫生等等就需要正常管理,就要建立起与城市一样的物业管理规范。
我们现阶段在全市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物业管理规范,农民集中居住区全市有700多个,效果非常好,老百姓很拥护,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实际上物业管理也是对农村居民的一种教育,促进老百姓从居住方式到生活方式的转变,让老百姓过上文明高尚的生活。
《小康》:户籍统一后,成都市公租房、廉租房的需求是不是会增加很多,压力大吗?
何立祥:对于公租房我们的做法是按需建设,成都实际上对公租房的需求并不大。今年8月份开始,我们发了公告,凡是有需求的都可以申请,到目前为止,我们调查出来的结果是,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对公租房真正有需求的只是3000多户,因此我们就以这个为基准建设。
廉租房成都已经建设了很多,去年包括郊区是10000多套,从明年开始廉租房的投放量会越来越大,陆续建成就可以租出去。
公租房全部不超过60平方,个人的是25平方,两人是40平方,三人及三人以上就是60平方。住房保障的人群是分层次的,让那些符合廉租房条件的人去住公租房,他是没有这承受能力的,因为公租房对租金的补贴只有20%到30%,而廉租房对于租金的补贴,最困难的家庭一般能达到100%。
从整体来说,成都的住房保障压力不大。成都是国内最早实施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之一。从1999年开始试点,初步搭建起成都公共住房体系的雏形,2004年至2006年,成都市全面推行“以发放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廉租房模式,在正常覆盖面上对城区廉租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2008年至2009年,成都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现“无缝覆盖”,确保了百姓“住有所居”。
正是因为前十年成都在住房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和整体规划,所以说,统一户籍之后,建立城乡居民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包袱”并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