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涂地肤规模高效栽培技术
2010-11-21郭传良吴朝晖
赵 洪 郭传良 吴朝晖
(浙江玉环经济开发区观光农业园 317606)
地肤(Kochia Scoparia)俗称“观音扫”、“扫帚草,”为藜科(Chenopodiaceae)地肤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地肤高度耐盐碱,株高50—100cm,全草呈高球形生长,株形如小型千头柏,生长期叶子嫩绿、叶形纤细,入秋泛红、观赏效果极佳。由于地肤干燥植株重量轻,做成的扫帚轻质耐用,清洁人员十分乐意使用,市场容量较大,前景看好。
地肤在浙江玉环海边及围垦海涂均有自然分布生长。历史上,玉环县的盐坦地角亦有少量种植。地肤以前均为零星种植或自然生长,很少成片开发,本规模生产区利用玉环漩门二期海涂围垦区的大片荒芜盐碱地,在以前小片种植的基础上,2007-2009年间扩大种植规模到300亩,成片规模种植取得成功,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1 玉环气候特点
玉环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乐清湾东侧,为全国十四个海岛县之一,全县陆地面积378km2,海域面积约2000km2,滩涂资源丰富。玉环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17.6℃,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5℃,全年无霜期长达327天,年降水量1300-1400mm,一般年份年间有1—3个台风过境或登陆。
1.2 试验地立地条件
本试验地位于乐清湾东侧的玉环漩门二期围垦区三号地块。漩门二期围垦区于 2003年围垦海涂而成,为典型的海积粘性土壤,不含粗细沙粒,土层深度40-60m,土壤粘度高、含盐量高。围垦区自然生长的优势植物有禾本科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漆树科的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和盐角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菊 科 的 盐 蒿 ( 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ex Bess.)及木麻黄、柽柳等木本植物。经测定,试验地土壤肥力及含盐量如表1所示。
2 播种、定苗
2.1 地面平整
播种前须粗略平整土地,杂草较多的地块,利用早春草质稚嫩,容易除灭的时机,先行杂草消除。规模较大的种植区,宜采用机械平整,以提高效率,减少用工。
2.2 作畦
平整之后按照宽度1.5m左右标准开排水沟,畦面长度视具体地块而定,沟深10—20cm即可,过深易影响田间作业。
2.3 适时播种
一般采用撒播。在清明前后,选择雨后适当时期及时进行撒播。撒播用种量控制在1kg/亩左右。播后有条件的薄撒细土覆盖,以防鸟食。面积大的区域,缺乏细土的,亦可让其自然掉落土块缝隙。地面若是过于干燥,播后须及时洒水湿润,以提高发芽率、出苗率。
如因种籽数量有限,也可采用穴播,穴播株行距为80×80cm,每穴用种量控制在5—10粒。
2.4 定苗
散播幼苗长至四叶,高度达5—6cm时即可定苗,散播定苗间距为70×60cm;如要培养大型植株,则需要扩大株行距至80×80cm。第一次定苗时,每穴留2—3株,待植株长高至10cm左右时,每穴留1株。
3 田间管理及采收
3.1 田间管理
3.1.1 地面管理
在定苗后半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地面株间杂草清除即可,其它如中耕除草、松土均可免除,以节约用工。
3.1.2 肥水管理
整个生长期使用肥料3次,即苗期、定苗转绿后各施一次尿素。第一次用量为 15—20kg/亩,第二次为30kg/亩。第三次在细枝旺盛生长、结顶前期施用,用量约40kg/亩,以促进植株未端小枝生长和籽粒饱满。
土壤水分管理方面,地肤高度耐盐碱,生长期间若地面干燥,每隔7~10天应浇1次水,可就地使用含盐量较高的水直接浇灌。夏季高温,水分蒸发大,则应视天气情况每隔 3~4天浇1次水。
3.1.3 病虫防治
地肤病害基本没有发生。幼苗局部有蚜虫危害,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20%百虫净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生长期虫害主要为青虫。发生高峰期在6月底至8月中旬。地肤青虫的防治要根据种植区的虫口密度、虫龄等虫情,挑治或全面喷布,药剂可使用 20%定康颗粒剂 4000倍液或1000~2000倍40%的乐果乳剂喷洒防治。
3.1.4 植株管理
地肤生长期正值台风频繁发生时期。海涂地形平坦而开阔,台风、大风过后容易造成植株倾斜、倒伏。有倾倒植株发现,必须及时扶正,并以竹片固定,以免植物倾斜生长,收获后形状不佳而成为废料。
3.2 收获
3.2.1 收割
在中秋节过后,植株枝杆木质化,侧枝、小枝也已充分老熟,籽粒饱满时即可收割,收割时要确保主干不破裂。
3.2.2 堆晾
选择高燥地段,地面摆放木板或竹杆或砖石,保持底部干燥,顶部有遮雨、四周敞开式的设施堆放植株,每堆5层,不宜叠放过高,以免高温发霉、腐烂。
若是雨天地头就地堆放的,必须做好防雨工作,不然,植株雨淋发生霉点,降低商品性。
当植株堆晾至半干或全干,即可作原材料出售。
3.2.3 打净
植株八分干燥时,即可打掉叶子、籽粒,使植株基本干净。然后重新堆放,待售。
3.2.4 留种
地肤作为园艺或中药材栽培,目前其种子价格较高。如开展规模开发种植,自行留种可以极大地降低种苗成本。
4 经济效益
试验地地肤在 2005-2006年进行小规模试种,2007年开始规模种植。2007-2009年的种植规模分别为50亩、120亩和300亩。2007年全部采用穴播,植株株型较大,售价也较高,但由于其密度较稀,产量、产值并不比散播的高。
表2 2007-2009年单位产量产值统计
说明:2007年穴播的密度为80×80cm,2008年、2009年散播的取样密度分别为70× 65cm和70×66cm;成本包括肥料、农药、工费、地租、机械翻耕及其它,单位成本未包括种子采集的费用;同年不同批次单价有所变化,以市场平均批发价计算。
5 结 语
地肤高度耐盐碱、栽培管理容易,是滨海涂地土壤淡化的理想植物;其栽培经济效益较高,是滨海涂地先期开发的理想产业。种植地经地肤三年栽培,0-20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从0.67%下降到0.35%,脱盐效果十分显著。
随着地肤栽培种植规模的扩大,田间管理的精细度将随之降低,最终生产的植株商品规格也将随之降低,由于目前地肤市场竞争尚不激烈,植株大小规格的差价不是十分明显。如果以后市场货源充足、竞争加剧,地肤规模栽培时仍然需要保证植株规格、品相。
总之,地肤是滨海盐碱地脱盐淡化的理想植物,同时它具有规模栽培的经济效益,是滨海盐碱地值得开发、推广的产业。
[1] 钦佩,周春霖,安树青等.海滨盐土农业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5.
[2] 孙振元, 刘金, 赵梁军.盐碱土绿化技术.中国林业出版, 2004,9.
[3] 邓琳.黄河三角洲优势饲用植物及其利用——盐地碱蓬·地肤.安徽农业科学,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