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到自然成
2010-11-18王妍
王妍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为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学校、班级、教学者的教学中。要真正落实新课标,渗透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从某个角度上说关注学困生是重点,转化学困生是关键。笔者就学困生的转化谈几点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寻找病因,有的放矢地做好转化工作
当我们面对学困生时,很自然地就将他们的问题归罪于个人的智商低、不勤奋。其实并不都是这样简单,原因有很多,学习态度的偏颇、良好习惯的缺乏、学习方法的不足、某些知识点的缺失、教者的疏忽、家庭环境的熏染和不良影响等。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源做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织成五层助学帮困的网,强化积极向上的学风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决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的“单打独斗”,而应该多方面地调动积极性,形成助学帮困的网络合力。第一层网是学生同桌之间。在学期开始,安排座位时要注意学优生、学困生的座位搭配(要与科任老师协调好),任务是让学优生检查、批改课堂训练题,帮助学困生分析、讲解不懂的知识和难题,互相提醒和督促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第二层网是班级小组长与学困生之间。任务是检查学困生的课堂作业和各种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批改各种课外作业和考试后的错题订正,努力提高本组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并予奖惩。第三层网是合作学习小组4人之间(前后桌)。主要是在课堂讨论时发挥作用,要求小组长带领学困生积极操作,大声发表想法,大胆评说,让学困生潜移默化地学到学优生的思考方法和学法。第四层网是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让他们交朋友。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学困生在课外时可以得到帮助,避免因教师的威严和忙碌而让本身胆小的学困生失去求答的机会。以上四层网对学困生的转化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但关键是教师要早布置、有检查、总结,严防抄袭现象发生。所以,最后一层网就是教师与学困生之间了。这是非常关键的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工作:
1.实行评价分层管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教育学者朱永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这样就必须对传统“一把尺”度量的方法进行改变,实行因人而异的评价标准。例如,在每学期初就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一个合格的分数,只要达到合格分数的都给予表彰,不合格的当然也有“惩罚”。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里学习,分享成功喜悦。
2.贯彻四个优先。对学困生实行倾斜政策,要体现在四个优先方面:一是优先提问。难题问学优生,基础题、简单题鼓励学困生积极举手,甚至等待学困生的举手回答,这样能够给予学困生以自信,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促进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二是优先板演。一般板演的机会都给学困生,这样一来可以发现问题,进行现场辅导;二来可以起到督促作用,让学困生不松懈;三来可以检查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便于点拨辅导;四来可以及时修正教师备课中的预设,采取补救措施。三是优先批改作业,重视错题。不管再怎么忙,都要优先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并要求及时订正,直到做对为止。四是优先辅导学困生。学困生一般都比较自卑,不会主动也没有胆量问老师,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就应主动进行辅导或者由学生之间的帮扶网进行辅导。
3.反复抓巩固,抓反复巩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忘记昨天所学的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让学困生时常“温故”。主要是反复抓课本练习题的再训练、错误习题的再订正。这样反复抓、抓反复的目的就是唤醒学生的记忆,再给似懂非懂的学困生一个训练和熟悉的机会。
4.适当增加基础性练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练习设计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综合性,而减少了基础性练习,甚至可能出现连基本的训练都没有的情况。这样使学困生连最基本的双基训练也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当然也就谈不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了。所以,在备课时经常补充一些基础性练习在课堂上训练,有助于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进一步严重。
三、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贵在坚持
学困生的转化需要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决不能急于求成、立竿见影。任继愈先生经常教育子女,“怠是万恶之源”。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转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持之以恒,把转化坚持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工作中,坚守在平时一事一环的过程里。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练习,多让学生主动操作;注重课堂管理,养成班集体良好的学风。学困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下得到转化,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提高。
功到自然成。只要我们本着一种责任和爱的态度,从教学的点滴做起,把每一环节的事情做好、做实,定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潞田中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