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福建佛教慈善组织运行模式剖析
2010-11-17王佳
王 佳
本论文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同心慈善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等三个佛教慈善组织为重点,对它们的慈善活动开展和组织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比较其组织特点和发展优势,并将三者分别归纳为“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类型。以这三个佛教组织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反映出福建佛教慈善的基本状况,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类型的佛教组织运行机制特点,从而揭示我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面貌。
关键词:慈善慈善组织福建佛教佛教慈善组织
作者:王佳,1984年生,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员。
《宋史·地理志》记载:“福建其俗,尚浮屠之教”。其佛教慈善历史久远,尤其在造桥修路、拓展交通方面的贡献突出。福建僧人募建桥梁,始于隋代而盛于宋、元之时。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一书统计,福建僧人宋代建桥99座,元代建桥40座,明代建桥36座。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福建佛教界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共有6所弘法慈善类基金会(委员会),其中以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规模为最大。本文选取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同心慈善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等三个佛教慈善组织为考察个案——它们分别依托寺院、社会力量和佛教协会创立,对其慈善活动开展以及组织运行机制进行考察剖析,比较其组织特点和发展优势,并将三者分别归为“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类型。以此来反映出福建佛教慈善的基本状况,进而放大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佛教组织运行机制比照,从而揭示出我国当前佛教慈善组织发展面貌。
一、研究个案简介
(一)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简称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成立于1994年12月14日,由妙湛法师倡导并创立,它是中国第一家政府民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佛教慈善机构,也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创始会员和特邀理事。成立以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秉承“勿忘世上苦人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济世,造福人群”的理念,面向全国开展慈善活动,进行布施救助。现已成立了“慈善处”“佛经赠送处”、“义诊院”等四个机构,通过捐资希望工程、资助病残、扶贫济困、安老慰孤、义诊施药、放生护生、赈灾救急、祈福消灾等具体方式进行各项慈善活动,服务于社会。截至2008年底,发放各类善款总额超过4500万元,有海内外正式登记注册会员4万余名。其慈善事业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经常获得政府部门的表彰和受助群众的感谢。
(二)厦门市同安区同心慈善会。初创于1999年,前身是广普法师等8人发起的“小蚂蚁爱心小组”义工服务小组。2002年10月,经厦门市同安区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该会以“与人为善、同心协力、共创安心家园”为宗旨,以“养护心灵、关怀生命”为行动理念,下设同心儿童院、同心义工服务中心、同心图书馆和同心心灵养护中心。其中,尤其以儿童院和义工服务最为出色。同心儿童院创办于2004年6月,是厦门市第一家民间儿童福利机构,主要负责代养丧失父母、亲友无力抚养的孤儿,以及双亲或单亲服刑而暂无抚养能力的狱犯子女。目前,儿童院共收养了97名院童,其中有27位是汶川地震的孤儿。同心义工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由厦门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政府非营利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目前已经办了22个义工班,培训义工1200人。至2009年底,已发展会员1800余人,义工1200余人,会所除了厦门市区、同安、翔安,也逐渐向外拓展。
(三)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这是福建省佛教协会的下属机构,始创于1993年5月。它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宗旨,进行各类慈善活动。下设四个基金,分别是:社会慈善基金、佛教教育基金、护持道场基金、印经音像基金,放生护生基金等。其中,社会慈善内容涉及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希望工程、义诊等诸多方面。成立16年来,在赈灾济困、助学慰老、施药义诊、扶持残疾人事业、印赠经书和音像制品、放生护生、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省佛教界进行社会慈善实践和慈善理念宣传方面影响很大。
二、运作理念
佛教慈善是世界三大慈善思想之一种典型,其特征为普世主义的慈悲观念。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也是佛教慈善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佛教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贡献突出。这种社会服务,既是佛教精神的体现,也是利他精神的弘扬。同时,在佛教的教义中,也特别强调“布施”和“报恩”。佛教信徒因此常常在具体实践中惠人以财物和关怀,以感恩之心帮助他人,报答社会。作为佛教慈善组织,佛教的慈善观念是其行动的内在价值基础,但落实到具体社会慈善活动中却又是努力避免沾染任何宗教特质的。
价值理念对于慈善组织来说非常重要,理念系统是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佛教慈善组织,佛教教义的慈善理念是一个重要来源,佛教本有的慈悲济世、救渡众生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民众对此有较深的认可,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和现实社会的需要将其具体化、生活化,以引起社会的共鸣和参与。南普陀寺慈善会的“勿忘世上苦人多”——妙湛法师临危之际在病榻上写下的遗偈感动了无数的人,成为慈善会凝聚的核心价值和行动的悲切愿力。而同心慈善会的“养护心灵,关怀生命”的行动,则主要针对现今城市生活人心浮躁,人们希望获得内心宁静的需要。这一方面继承了佛教本有的“治心”的功能,同时在养护心灵的活动中完成了具体的慈善助人。会长广普法师对于“慈善”两个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说“慈”是“心在兹下”,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最下面;“兹”在上面,代表着此刻、现在、这里,意味着活在当下,感受他人的需求,给予他人快乐。“善”是“口在美下”,也就是要用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并通过自己的口讲出来,进而做出美的事情,把感动留给别人。
理念系统对于慈善组织的成长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慈善组织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员来加入,其招募成员和组织管理的办法,一定有其功不可没之处,不过在此之外一个更根本的理由应该是:它背后一定有着一个非常坚实的“理念系统”的基础。换句话说,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脉络中,一个慈善组织要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它的“理念系统”必需是能够让这个社会中的群众产生很大的共鸣的。会众的凝聚、社会的动员都依靠于一个广泛认可的理念系统。
三、慈善开展与社会作用
作为佛教慈善组织,佛教本有的慈善理念成为其运作的内在核心价值,这就和普通的慈善组织有所区别。对于有佛教背景的慈善组织,它们的活动一般有三个主要面向:指向社会的项目——如赈灾、助学、义诊等,指向佛教界的项目——如印经、放生、法会等,以及指向会员的项目——如共修、讲座等。在这里,笔者着重考察指向社会的项目,这种社会性的慈善是“有形的慈善”,也是严格意义上的慈善。而指向佛教界的项目,主要面向佛教信众,如开展印经、放生、法会等,明显带有宗教性的色彩,虽然不在重点的研究范围,但却与佛教慈善组织的生存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