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报纸新闻图片的编辑问题
2010-11-17王立新
王立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各大媒体也十分重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报纸也不例外。本文拟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报纸新闻图片的使用、版面编排、文字说明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及规避的措施,从而提高报纸在突发事件中的报道力。
关键词:突发事件 新闻图片 报纸 编辑 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已经进入危机多发期,突发公共事件高频率爆发。例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2003年的SARS、禽流感、2008年全国性大雪灾、汶川大地震、贵州瓮安群体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其突发性、重大性、灾难性、复杂性、刺激性、敏感性的特点,加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性,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巨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新闻媒体报道中的一大重点。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报纸要科学、准确、客观、冷静、适时地向全社会报道灾情,就必须借助新闻图片这一武器。
新聞图片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真实性、贴近性、现场性等特点,成为现代报纸表现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份报纸是否具有吸引力,与报纸处理图片新闻的功能是分不开的,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图片、用在什么位置、放大还是缩小、图片与文字新闻的衔接和呼应等,对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①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特殊的性质,在新闻报道中,现场的新闻图片比文字报道更加有说服力与感染力。这些新闻图片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传递出比文字描写更加丰富的内涵。这是媒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在以往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报纸给了图片更大、更宽广的空间。
新闻图片在报纸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
图文导读,吸引读者注意力。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报纸为了让读者最快地获得全面信息,往往对新闻信息进行立体包装,经常采用“图片+标题”、“图片+提要”或“新闻+标题+提示”的形式报道新闻,不但迅速而且在报纸版面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起阅读兴趣。
再现现场,感染力强。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如果报道中只是单纯地使用文字详加叙述,很难让读者产生一个明朗、形象、准确的印象。而且,短时间内记者不可能综合大量相关数据信息,作出有条理、有逻辑的报道,这就影响了报纸及时传递信息。有时可能会因记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够或者读者在文字领悟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而影响报道质量。这时候,报纸版面上使用几张现场图片就不同了。新闻图片以其直观、可感性、信息承载量大的优势在第一时间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弥补了文字叙述现场的不足。
交代背景,再现现场。突发事件中,人们都会急于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在报道中交代清楚新闻的相关背景,不仅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的价值,还能更为全面地解读新闻信息,这时候,新闻图片也有它的用武之地。图片内部包含的相应背景元素能够恰到好处地让新闻背景一目了然地传递更多信息给读者,让新闻图片“自己开口说话”,起到点题和升华主题的作用。
可以看出,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作用不可替代,据调查显示,读者在翻开一张报纸时,98%的人会首先看图片。刊发一些好的图片,能丰富活跃版面,图文并茂地说事讲理,使得报纸的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形象化,这是报纸版面发展所必需的。但是突发事件报道由于时间仓促,或者编辑片面追求图片视觉上的冲击力等因素的影响,新闻图片的编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使用的主要问题
选用的新闻图片过于血腥。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图片以越来越大的篇幅、越来越多的数量出现在报纸上。当车祸、凶杀、火灾、水灾、地震、台风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因为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影响力、破坏力而被各家报纸所重视,并且经常配以大幅、多幅的现场照片,使得现场的鲜血淋漓、血肉横飞、残肢断臂、触目惊心的悲惨画面一目了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2009年6月1日广州某晚报A9版刊登了一则图文并茂的《疯玩生祸!悲剧罕见!拔河拔到手掌断然分离》。报道中将手掌与手臂分离的血淋淋的新闻图片以特写的形式刊出,赤裸裸地把这一幕血腥、残酷的场面予以突出,以求达到视觉冲击力、说服力、还原事实的效果。
这样大肆地渲染事件血腥残忍的程度,不仅给事件的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对于一些无辜的受众来说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一种不经意的“影像暴力”冲击。根据心理学家研究报告,不论是直接受灾或参与救灾的人员,有30%~50%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对创伤事件的相关刺激或者受难经历的不断反复,将强行唤起幸存者痛苦的记忆,出现紧张、失眠、忧郁的症状,甚至产生精神病、自杀等问题。对于一般的受众而言,这种新闻报道方式也会带来厌恶、不安的情绪,从而影响接受消息的真正内容。
新闻图片与文字说明的不和谐。文字是报纸新闻的主体部分,图片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图片的文字说明将文字和照片黏合在一起,是新闻图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靠文字画龙点睛,即使是一张很普通的图片,如果说明写得好,图片便会出彩。但是,有的时候文字说明也会毁掉一张很好的新闻图片。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图片文字说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重复新闻文字和图片内容。有时候,对那些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新闻图片表现的具体内容的,记者或者编辑往往还要在文字说明中不遗余力地将图片内容细致描述一遍,这样不仅达不到文字说明对新闻图片的阐释、补充和升华作用,而且还浪费了版面,倒读者胃口,费力不讨好。例如,2007年5月13日,四川一家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件,2007年5月25日《新京报》对此报道的新闻标题是:四川一煤矿爆炸11人遇难。使用的新闻图片是救援人员整理装备,图片说明是:“5月24日,救援人员正在整理装备。5月23日晚,四川省泸县兴隆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件,造成11人死亡。”而作为新闻核心内容的煤矿瓦斯爆炸事件11人遇难的新闻事实已在导语和正文中被重点处理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片文字说明完全等同于新闻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这里的图片文字说明的重复就显得啰嗦了。2.图片文字说明呈现“看客”式的风格。突发事件现场往往是比较血腥与惨烈的,报纸在给新闻图片配文字时,有时忘记了受难者、受难者亲人以及广大受众的感受,运用一些貌似客观的“看客”式的语言和文字,甚至是调侃式的语言风格,致使语言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是对生命和尊严的冷漠无情,缺乏对受难者应有的同情。
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编辑可采用的应对措施
那么,编辑应该怎样避免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片使用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制定新闻图片编辑规则,树立“把关”意识。传播学者巴斯提出的“双重行为把关模式”认为,在信息流程中,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可以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第一个把关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记者;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是以编辑为代表的。无论是新闻还是其他信息内容取舍,无论是版面设计还是标题制作,都要经过编辑的把关。而编辑的把关活动要比第一阶段记者的把关活动更有决定性作用。②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性、时效性,报道时需要编辑在版面语言的使用上慎之又慎。对新闻图片的选用制定相应的编辑规则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事实上,国内已经有报纸对此有专门规定了。《新快报》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新快报图片使用与编辑指引”,其中对涉及人文关怀的地方需要做马赛克处理就有许多条详细的规定。如“突发事件中血腥暴力图片的处理,应考虑一些暴力血腥图片对特殊读者人群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儿童、妇女、老人),如果使用血腥暴力的图片尽量转发报纸内页或制作成黑白的图片,以弱化读者的感官刺激”③。报纸可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出符合本报的突发公共事件编辑规则,从制度上规范编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对新闻图片使用的判断、取舍、操作,在严格自律和他律的基础上,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使用血腥的图片,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本报的办报方针和办报风格。
图片编辑要有人文关怀的情怀。一些媒体在突发性灾难报道中使用新闻图片时存在着人文关怀的“缺位”和“错位”现象。一些名为关注受难个体的报道,把别人的伤痛和委屈当成一种向受众宣传的题材,缺乏对生命真正的敬畏。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编辑可以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时根据版面的需要,及时与前方记者联系,讲明编辑意图、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引导现场记者在还原事实、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可以拍摄什么样的新闻图片,使得作为新闻图片的第一把关人,有把好图片第一关的意识。有了新闻图片就要对新闻图片进行合理筛选,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图片编辑对图片采用与否的道德思考、人文关怀很大程度上是对图片血腥、恐怖、痛苦因素的判断,最后是合理地在版面上使用新闻图片。
要对新闻图片进行特殊处理。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常常会伴随着受伤甚至死亡,新闻图片不可回避的是破坏性的画面,因此在媒体上出现受伤者的画面甚至尸体的照片也不足为奇。但同时,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也要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为前提。这就要求在新闻报道中,记者、编辑要首先寻找是否有可以替代的照片,如果没有而又必须使用照片,编辑应该对那些有血腥性的图片进行特殊处理。
第一,使用新闻模拟图过滤血腥、恐怖。新闻模拟图作为对现实进行解释和再现的一种摹仿、模拟、虚拟的图像,能够整合新闻各个要素,简洁且形象地概括出新闻事发的现场状况,再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同时又能过滤和减少直接的惨烈、血腥、灾难、痛苦、暴虐图像给受众带来的精神刺激,因此适合在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使用。
前面的例子中提到的《疯玩生祸!悲剧罕见!拔河拔到手掌断然分离》的报道,同样的内容在《广州日报》上《男子参加拔河时右手掌被绳索拉断》一文则是使用的新闻模拟图,把男子断掌的情况予以表达。把原本比较残忍、血腥的场面化解为有一定心理距离的事实表达,这样可以让受众在没有负担的前提下理解新闻的具體内容。当然,新闻模拟图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救场”的功效,同时可以活跃版面,还能减少因缺乏图片、用满版文字代替而给读者造成的审美疲劳。
第二,对新闻图片作“马赛克”、虚化、黑白等技术处理。充分尊重报道主体的隐私就要隐去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等具有明显辨识性的因素;在图片的处理中基于不扭曲原照的处理,例如对当事人的眼睛、头部等重要部位、容易识别部位应以马赛克、虚化遮蔽、整体模糊、剪裁等技术加以处理;同时在图片的颜色选择上采用黑白照片往往比彩色照片更能淡化血腥性;或者采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转达图像或画面的内容,文字细节作为补充用比较含蓄的方式表达。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可以减少直接的血腥、灾难、痛苦图像带来的对公众的精神刺激,也使得媒体在报道这类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只是停留在悲剧本身的“真实再现”,更体现出报纸的人文关怀意识。
“读图时代”来临,报纸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争取更多读者的关注,都十分重视对图片的应用。而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性质又决定了在图片使用中需要编辑和记者都特别小心地处理,如果新闻图片的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到信息内容的传播和读者接受、理解信息的程度,更严重的会影响到报纸的品牌形象。所以,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的时期,报纸的记者和编辑应扮演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重视读者和当事人的利益,遵循“适度原则”,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恰当地使用新闻图片,字斟句酌地写作新闻图片文字说明,全面周到地编排新闻版面,使得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为读者所获知。
注 释:
①周柏平:《精美的新闻图片会说话》,《新闻战线》,2007(8)。
②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0页。
③方金春、方炜杭:《灾难新闻的“影像暴力”控制》,《新闻爱好者》,第337期,第6~7页。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