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2010-11-16冯泽民
冯泽民,赵 静
(武汉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武汉 430073)
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冯泽民,赵 静
(武汉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武汉 430073)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为切入点,介绍了其绣品种类、艺术风格和工艺特色等。重点围绕汉绣的文化内涵展开分析,通过地域的关联性、技艺的传承性以及文化的渊源性的论述,揭示了汉绣这一具有浓郁荆楚特色手工技艺的原貌,在此基础上,对汉绣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可行性传承与保护模式提出了思考。
汉绣;文化内涵;传承;发展
汉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汉绣的传承与保护,并期望了解更多与汉绣相关的知识。这个在业界和学界很少被提及的荆楚地方绣种,它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工艺特色和历史渊源,它目前的状况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汉绣文化内涵的剖析,解析其在文化、地域以及技艺等方面的独特性,帮助人们认识汉绣的本来面貌,也有利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下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一手工技艺。
1 汉绣简述
汉绣是湖北地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之一,是以荆楚地区为背景,以武汉及其周边城市圈为中心的一种区域性绣种。汉绣自诞生起不断发展,融汇了各地不同刺绣流派的特点,逐渐形成一种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针法与“四大名绣”相异且富有地方艺术特色的绣种,以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绣工精细,在中国绣林中自成一格(图1)。
图1 平金夹绣的团饰纹样Fig.1 The Pattern of Circle with Ping-jin-jia-xiu
汉绣绣品种类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民俗类、戏剧类、宗教类、装饰用品类、生活用品类等。如节日聚会中的龙凤、飞虎、旗帜、五色统伞,舞台戏剧中的戏衣、鞋、帽、龙衣、狮皮,宗教服饰和器物中的道袍、袈裟、僧帽、龙帐、经幡,生活用品中的绣衣、绣枕、门帘、帐沿、绣鞋,装饰用品中的壁挂、中堂、屏风、彩帐、对联、堂彩,甚至交通工具中船尾旗杆的旗帜等。这些绣品融实用性、观赏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不但曾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适合市场需求,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绣的艺术风格表现出强烈的荆楚特色。色彩的对比性是汉绣最有地域性和艺术性的地方,以浓墨重彩为主要特点的汉绣,用色讲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对比强烈。它以重色为底色,绣线颜色以五色(即红、黄、绿、白、黑)为主,使面料的底色与所要表现绣物的色彩形成很大反差。在造型构图上,汉绣专于装饰,运用中国画工笔重彩和单线平涂的方式,将抽象的条纹、圆格组合构图,以适于表现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形,大胆描绘想象中的人物花鸟、瑞兽祥云,从而使绣品呈现出敦厚古朴的独特风姿。特别是在花卉类题材中,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审美观念,极具楚文化浪漫主义的色彩。此外,汉绣中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也极具寓意性,常用一定的纹样图案来表达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其中最突出的是绣字与图案组合,如一幅绣于光滑红缎上的“寿”字中,一群白鹤在松树枝头翩翩起舞,富贵绵长、延年益寿之意蕴于其中(图2)。
图2 松鹤寿Fig.2 "Shou"with Pines and Cranes
汉绣有别于其他绣种的工艺特征,最主要在于其针法运用的不同,汉绣工艺以铺、压、织、锁、扣、盘、套等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在工艺上,汉绣融合南北两派技艺之长,形成线条挺拔、层次分明、造型古朴、色彩富丽的艺术特色,突出了汉绣的齐针为主,阶梯式分层破色的特点,特别是片金绣法,以独特的蹦针法绣制龙甲为全国绣业之独创[1]。
2 汉绣的文化内涵
汉绣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其所生长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它根植于荆楚大地,依托于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底蕴。
2.1 文化的渊源性
汉绣虽兴盛于明清时期,但其历史时间的上限尚值得商榷。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出土文物的增多,人们对汉绣的滥觞有了新的认识,昔日辉煌的楚绣与今天的汉绣有着密切的关联。
楚绣,亦称楚地刺绣,即战国时期楚国境内的刺绣。迄今为止,战国中晚期的楚地刺绣在中国刺绣史上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它与同时期的丝织工艺共同组成了楚文化的“六大要素”之一[2]。在湖北马山一号等楚墓中出土发掘的绣品,绣工精美,纹样华丽,构思设计大胆独特,为荆楚地区汉绣的源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到,楚绣所使用的针法很多,主要有辫子股绣、平绣、钉线绣和环编绣等,它们与汉绣中的主要针法有着相似之处,如汉绣中的齐针绣与楚绣中的平绣,汉绣的环针与楚绣中的辫子股绣和环编绣,汉绣中的钉金绣与楚绣中的钉线绣。楚绣与有着地缘关系的汉绣确是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经过绣工口传心授、代代沿袭,与汉绣在地缘上的一脉相承,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具有楚文化风格的刺绣图案纹样和色彩上。凤鸟作为楚人的图腾形象,是古代楚绣和近代汉绣中最常用的纹样,它与各种花卉组合的图案造型,都不拘时空,想象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艳丽的色彩是楚绣独特风格的体现,这是源于楚地尚赤的习俗,汉绣保留了这一特色,同时更强调色彩的对比性。不论是昔日的楚绣还是今日的汉绣,都喜欢以重色为底色,绣线颜色以五色为主,使得面料的底色与所要表现绣物的色彩形成很大反差,效果强烈。
虽然时隔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在今日的汉绣中解读到楚绣鲜明的文化特色,楚风所及,余韵悠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国时期可视为汉绣发生的源头。它在楚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开花,浸透着荆楚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尚。在世代相袭的过程中造就了汉绣鲜明的个性,使其具有强烈的本土艺术感染力,是汉绣丰富文化内涵的突出表现。
2.2 地域的关联性
顾名思义,汉绣的“汉”和汉口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刺绣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受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商品经济的活跃促使各地刺绣以商品绣出现并流通。汉绣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的,同时伴随着汉口镇的兴旺而发展。
史料记载兴盛期的汉绣最初是由武昌发端的,但汉口最终成长为汉绣的主要发生地。18世纪下半叶,隶属汉阳县的汉口镇迅速崛起并在清初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清·刘献庭《广阳杂记》卷四载:“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原来活跃于武昌的刺绣业也逐步转移到汉口,1851年,随着官方在汉口设立刺绣局,进一步加速了汉口刺绣业的发展。其后,不少优秀的民间汉绣艺人在大夹街、万寿宫一带开绣铺绣坊,汉口的刺绣业逐渐形成规模。及至光绪年间(1875年),汉口万寿宫亦即江西会馆周边,发展出32家绣货铺,将这一带打造成绣铺、作坊林立的刺绣一条街,汉口的绣花街也因此而得名。相关统计资料[3]表明,当年武昌汉口两地,共有画师、绣工500多人,参与这一行业的绣女2 000余人,绣品种类也扩展到民俗类、戏剧类、宗教类、装饰用品类、生活用品类等,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足以与其他地方名绣媲美。独具区域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汉绣中精品层出,绣品多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在1910年,武汉的绣字、绣画就一举荣获南洋赛会一等金牌奖;1915年,“汉绣”又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了金质奖牌[4]。汉口刺绣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进步,1920年的汉口地方志记载,刺绣业是当时相当重要的一个产业。抗日战争中,汉口绣花街毁于战火,直到抗战胜利后,汉绣艺人才纷纷回来重新开业,绣花街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时至今日,汉绣的发展已逐渐式微。
从汉绣在近代的发展历史上可以看到,明清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汉口镇的崛起,在此期间,官方的刺绣局和民间绣花街共同支撑了汉口镇刺绣业的繁盛,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绣种自然也因与“汉”结下不解之缘而扬名。
2.3 技艺的传承性
在近代汉绣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完整、系统地继承并保存汉绣特点的,是后来在洪湖得到发展的洪湖汉绣,亦称“吴氏汉绣”。洪湖汉绣的发展使汉绣得以在一个更广阔的区域内扩展,这也是汉绣作为一个地方性绣种的独特所在。
19世纪初,以绣品闻名的武昌青龙巷聚集着许多技艺精湛的汉绣艺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吴文绣,即后来洪湖汉绣的创始人。19世纪中期,太平军起义,武汉时局动荡,大批汉绣艺人纷纷逃离,吴家为避战火,举家迁至具有刺绣传统和基础的洪湖地区,并在繁华的新堤镇开设绣局,继续从事汉绣制作并传授汉绣技艺。自此,汉绣开始在洪湖地区扎根、生长。1911年,吴家第二代传人吴家福兄妹绣制的《观世音菩萨》和《荷花仙子》,在武昌两湖劝业场内的“工商品陈列所”展出,被当时的《时报》称誉为“汉绣复活,重放异彩”,一时间名声大噪,绣品供不应求[5]。成长为汉绣一个重要分支的吴氏汉绣在后来的发展中一直没有中断。1958年,在吴氏家族绣局的基础上,洪湖汉绣生产合作社、绣品厂以及汉绣研究所相继成立。直至改革开放后,洪湖汉绣一直得到发展并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在提升汉绣艺术价值上,洪湖汉绣第四代传人吴寿康、吴永芳挖掘整理了三十多种祖传针法和三十多例传统纹样图案,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出独具艺术特色的异色双面绣,许多优秀的新时代绣品也在此时问世,其中《渔歌》(图3)、《赶集》和《听琴》等作品先后在全国工艺美术评选中获奖,可以说汉绣技艺在这里得以较好地传承和发展。
从以上的史实可以看到,洪湖汉绣之所以是汉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因为其创始人吴文绣是从汉绣的发生地武昌走出来的。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口传身授是传承的重要特征。如今,洪湖汉绣已有六代传人,这在汉绣体系中是最具代表性、传承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洪湖汉绣可谓是当代汉绣的正宗。
图3 渔 歌Fig.3 A Folk Story about Fisher
3 汉绣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工业浪潮的席卷下,日益式微的态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汉绣也未能幸免,大量的汉绣加工点在21世纪初退出了历史舞台,优秀的老艺人也相继逝世,现有的汉绣艺人也是风烛残年。目前,在武汉、洪湖、沙市等地依旧存在少量的绣坊以及个别汉绣艺人。
对汉绣的传承与发展要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使汉绣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具体实践可按照以下思路:
第一,现状调查,搜集整理散落民间的绣品和相关资料,了解荆楚地区刺绣行业的现状。
第二,深度寻访民间艺人,对其进行及时的访谈、录音,以了解其从事刺绣时的工作状态、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整理第一手的文本资料;并运用现代化的方法保存传统技艺,如通过DV短片的录制记录汉绣艺人制作汉绣时的真实情景;对汉绣独特的针法进行整理,绘成图谱,编辑成册;同时加强艺人接班人的培养,传承人的保护已是汉绣“活态”性保护的重中之重。
第三,在创新开发方面,要敢于尝试在汉绣中注入新的艺术活力,加强汉绣绣品的开发。既可走“阳春白雪”的高端精品路线,如绣画、绣字等,也应该把握汉绣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走“下里巴人”的民众产品路线,如绣制各类民俗产品、服饰用品,等等。
第四,在对汉绣现状有充分的把握和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实体经济的发展,逐渐地建设地域性的品牌文化形象,使其成为和当代大众生活紧密联系的刺绣产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4 结 语
汉绣作为湖北地区的刺绣种类,其发生和发展以武汉和洪湖为中心并覆盖了湖北省长江两岸和江汉平原广大地区,它真实地记载了该地区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同时作为楚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荆楚地区人们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生命力和创造力。汉绣在历史上的辉煌并不亚于其他名绣,然而,今天汉绣已经濒临危境,对于它的研究、保护与传承迫不及待,应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让汉绣进一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重现其光辉的历史风貌。
[1] 武汉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武汉市工艺美术行业志[B].武汉:武汉市档案馆,1984:95.
[2] 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03.
[3]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局,手工业合作联社编制办公室.武汉手工业精英集[B].武汉:武汉市档案馆,1984:27-33.
[4]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科学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419.
[5] 湖北省群艺馆.湖北民间美术探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87:9-16,55-61.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an Embroidery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ENG Ze-min, ZHAO Jing
(College of Clothi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430073, China)
Taking the state-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 Embroide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thesis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Han Embroidery and introduces its embroidery types, artistic style and craft characteristics. It centers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an Embroidery to launch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relevance of area, the heritage of skills and the origin of culture, to reflect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is manual technique which bares the rich Jingchu features. And it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s about feasible methods of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Han Embroidery under the current social background.
Han Embroidery; Cultural connotatio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TS941.11
B
1001-7003(2010)04-0050-04
2009-09-21;
2010-01-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JA760034);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061)
冯泽民(1951- ),男,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服装史论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