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津油田开发综述
2010-11-16温希娟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温希娟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乌津油田开发综述
温希娟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从地质构造、岩性和产层情况等方面描述了哈萨克斯坦乌津油田的地质概况,分阶段对油田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对油田目前开发状况、修复项目的实施及项目取得的效果,以及油田现阶段开发战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乌津油田 开发阶段 修复项目 效果 开发战略
1 油田概况
乌津油田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第三大油气田,地处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的曼格什拉克半岛,与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隔海相望。油田发现于1961年,1965年6月试采,1966年1月投入工业性开发。油田原始地质储量10.1×108t,原始可采储量4.55×108t。
油田储集层集中在侏罗统的巴柔阶、巴统阶和上侏罗统的卡洛阶,共有6个层组 (Ⅷ~ⅩⅧ),埋深1 200~1 500 m,其储量占全油田储量的90%以上。在侏罗系6个油层组中,主力油层是Ⅷ和ⅩⅣ2个油层组,其储量占全油田储量的60%以上。
储集层分层性较严重,纵向上每个层都可划分出几个被泥岩夹层隔开的小油层,小油层厚度从0.5 m至35 m不等;泥岩夹层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为1~20 m,常见的为6~10 m,在开发中大多能起到隔层作用。油层含油面积由上到下逐渐缩小。油藏孔隙度21%~24%,渗透率一般在100×10-3~300×10-3μm2之间,平均渗透率为 235×10-3μm2,70%的储量集中在渗透率低于235 mD(1 mD=1.02×10-3μm2)的油层中。
储集层的岩性较简单,具有中等物性特征,主力油层为一套陆源河流相沉积的储集层,由灰褐、棕黄、浅灰和深灰色细-中粒砂岩及粉砂岩组成,与浅灰、灰绿色不渗透的泥岩组成互层。砂岩和粉砂岩分选为中-差,颗粒呈半棱-棱角状,成分以斜长石为主,占24%~38%,其次为碱性长石和单晶石英,另外,还有沉积岩屑和深成岩屑;胶结物以高岭石为主,菱铁矿及方解石次之;未发现强水敏性矿物。各油层组的岩性均有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特征。
该油田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低渗透油层的储量比例大 (表1)。在整个油田中,50~150 mD级别的储量最大,占30.8%;渗透率小于50 mD级别的储量占20%以上;渗透率大于150 mD级别的储量占47.7%;而渗透率大于400 mD油层的储量仅占油田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原油中蜡、胶质、沥青含量高达35%~40%。原始地层压力为98~123 atm(1 atm=101.325 kPa),饱和压力为75~111 atm,原始地层压力比饱和压力仅高12~23 atm。油层原始温度为64℃,而原油析蜡温度高达62℃,在32℃时原油凝固。由于胶质、沥青、蜡含量高,原油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性质。
表1 乌津油田主要储集层的地质物性参数
总之,乌津油田储油层性质变化大,非均质严重,低渗透油层储量比例大,原油具有结构力学性质,这些决定了乌津油田开发的复杂性。
2 油田开发
乌津油田的开发可分为 4个阶段[1]。油田1965年投入开发,在采取了注水开发、分区块投产、分层系开发等措施后,原油产量稳步增长。1975年,油田年产油量达到峰值1 620×104t,此后,由于含水的快速上升,产量开始急剧下降。20世纪80年代,在采用注热水、分层开采及活性剂驱油后,产量的急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1990—1995年,基于政治经济的原因产量再次急剧下降。1996年,乌津油田开始实施油田修复项目,由此产量急剧下降的状况得到控制,并开始逐步回升,2008年原油产量为685×10t 。
2.1 第一阶段 (1965—1975年):原油产量上升
1965年油田开始投产。1967年1月,ⅩⅦ层开始边外注水。1968年6月,ⅩⅢ+ⅩⅣ层以切割方式进行注水,注入水是未经处理的里海海水。投产之初,油田原计划采取的开发措施有:采用水驱保持地层压力;将油田分为9个生产区投入开发;将ⅩⅢ~ⅩⅧ油层划分为4套层系进行开发;注热水以防止结蜡堵塞孔隙。但是,实际开发时却实行了双层合采,而且由于水资源短缺,大规模注水比采油晚了3~5年,造成油层压力大幅度下降。随着气油比的明显上升以及渗透率和生产井产能的下降,在油田顶部地区造成大面积自由气聚集区。同时,在这一时期并没有采取加热措施,注入的冷水先流过高渗层,使相邻的低渗层冷却,石蜡快速添堵了该层,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产量。
1972年,为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油田产量,油田开始进行大量加密钻井,注水井井距降至2 km。同年,ⅩⅦ层由边外注水改为边内注水,1973年开始加密井网并进行层系调整。同时,注水量的大范围增加使储层压力增大,次生气顶下沉。1973年,为了增加驱油效率,合采单元ⅩⅢ-ⅩⅣ和ⅩⅤ-ⅩⅥ单独分层系,分别采用独立井网进行开采。以上方法使原油产量大大提高,油田年产油量在1975年达到峰值1 620×104t。
该阶段的调整措施有:分区块开发;分层开采;加密钻井、优化井网;注热水开采。
由于各生产区块相继投入开发,该阶段产量处于上升期。
2.2 第二阶段 (1976—1980年):产量急剧下降
由于开发方案不合理、含水上升快等原因,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油田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76年,原油产量开始下降的同时含水量明显增加。到1976年末,93%的生产井发生水窜,25%的井内含水量超过50%。1978年,超过半数的生产井含水量大于50%。高含水量导致原油产量持续下降,年递减率为8%~10%。到1980年油田产量已经降至1 010×104t,原油采收率仅为15.1%。
储层的严重非均质性是造成高含水和低采收率的主要原因[3]。注入水主要沿渗透率较高、厚度仅为0.5~2 m的层位流动,导致早期生产井见水。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已产原油多来自于渗透率大于300 mD的储层,而79%的低渗透层几乎对水驱没有反应。水驱并没有完全生效,原因在于:开发规划的延误执行导致了次生气顶的形成;早期见水以及高含水使得注入水选择性地流向渗透性高且薄的岩层;线状注水井网不适合于河道砂体;注入水导致低渗透层结蜡,引起储层的冷却;前期的双层合采降低了驱油效率。
2.3 第三阶段 (1981—1989年):产量递减减缓
20世纪80年代以后,针对水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油田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1981—1982年,为防止注水井近井地带结蜡,对注入水进行了加热。取得成功后,1983年开始在全油田注热水并且效果显著。1980—1981年,油田开始尝试注入表面活性剂,在注入1 908 t表面活性剂后,增产原油104 378 t。
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有:注热水;注表面活性剂;分层开采;完善注采系统;保持地层压力。
在采取了这些措施后,油田产量剧烈下降的局面得到控制,产量维持在800×104t以上。
2.4 第四阶段 (1990—1995年):产量再次急剧下降
1991年,一种新的提高采收率方法——高压放电处理方法 (电爆震法)在乌津油田试验[3]。这一方法提高了油井的生产能力,油井产量也提高了3~8倍。但是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政局动荡,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缺少必要的投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1990—1995年,乌津油田产量再次急剧下降,单井产量从每天8 t减少到4.4 t,有效采油井从2 564口减少到1 988口,注水井从986口减少到778口。
2.5 第五阶段 (1996年至今):原油产量再次稳步上升
1996年,哈萨克斯坦决定实施乌津油田修复项目。之后,大量停产井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产量急剧下降的状况得到控制,并开始逐步回升,2008年原油产量为685×104t。
3 油田开发现状
1995年,哈萨克斯坦刚从苏联分离出来不久,国民生产总值和原油产量急剧下降。乌津油田产量从1990年的730×104t降至290×104t,并且还在继续下降。多年以来,该油田作为哈萨克斯坦的主要生产油田,对国家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此外,拥有超过8万人的Zhana乌津市在经济上完全依靠该油田。哈萨克斯坦政府对于上述情况十分重视,决定实施乌津油田修复项目,以提高效率、改善环境来拯救这个城市。
当年,乌津油田对油田现状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修复项目方案 。
3.1 乌津油田修复项目的内容及目的
该项目包括以下3个组成部分:①实物投资,包括地下设施修复 (提供设备、零配件和化学药品)、地面设施修复及环境保护与恢复;②良好的测试与测井服务等各方面的协同工作及咨询服务;③组织开发支持油田经营的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及会计系统,加强对乌津油气公司的管理。
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
◇帮助乌津油田减少原油递减率,并且对油气资源进行再投资;
◇促进乌津油气公司的重组,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公司并实现私有化;
◇辅助乌津油气公司对油田以前的作业对储层现状的影响进行评估;
◇补救油田以往的环境污染,加强乌津油气公司对油田环境的监控及系统管理;
◇在现行油田作业方法上对员工进行培训,增强部门组织能力,以更好地管理生产恢复计划和油田作业的执行。
这一切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199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在油田的3A区块建立了第一个修复项目组,旨在实施恢复生产的试验,然后将成功经验推广到整个油田。自1996年末开始,依靠世界银行$1.09×108贷款,乌津油田开始实施油田修复项目,致力于修井和地面设施及产量优化程序、新技术的应用和目标工程的解决办法。
3.2 乌津油田修复项目的实施效果
1996年11月,乌津油田修复项目正式开始运作,2007年4月30日,该项目结束。2007年6月,乌津油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油田修复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包括:3A区块的产量;油田总体产量;储油坑清理数量;员工培训情况;乌津油气公司的财务状况,包含利润和现金流等;贷款支出情况;乌津油气公司及其母公司哈萨克斯坦油气勘探生产公司的财务报表等。结果发现,公司除了在私有化进程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之外,绝大部分指标不仅圆满完成,而且大大超过了此前的预测(表2)。其中最为突出的指标是油田产量,项目原计划油田于2000年达到生产峰值,然后逐年下降。实际结果是产量在2000年不仅超过预测值,且之后继续上升,到2007年原油年产量已经达到了670×104t(图1),比修定后的目标值超出了1倍多。
乌津油田修复项目实施以来,油田新钻了一批生产井,并恢复了大部分采油井和注水井的产能,原油的集输状况得到有效改善[5]。1999—2007年间油田有效采油井数增加了1 515口,有效注水井增加了688口,项目结束时油田年产量增加到670×104t。截至2009年1月1日,乌津油田综合含水80%,原油产量为685×104t,有效生产井3 766口,有效注水井1 233口,剩余可采储量3.1×108t[5]。
表2 乌津油田修复项目预测目标与成果对比
图1 2000—2007年乌津油田原油产量动态
3.3 乌津油田修复项目的稳油控水措施
乌津油田修复项目可谓成果斐然,这与油田近年来采取的稳油控水措施紧密相关。除了非介入式的产量优化以外,还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2007年,尽管油田应用传统工艺进行强化采油的对比井数要远远多于采用新工艺进行采油的井数,但前者与后者增产的原油总量却大体相当[5]。油田采用的新的稳油控水措施主要有 : 注交联聚合物 “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 油田近井地带处理技术;先进的堵水工艺等。
3.3.1 非介入式的产量优化 (以3A区块为例)
根据国际投标程序,Gaffney、Cline and Associates公司 (GCA)中标3A区块修复项目,包括433口生产井和106口注水井。自2000年起,由GCA协助乌津油气公司管理油田生产单元3A区块;通过修井减少产量递减率;引进新技术;增强主体油田的组织管理能力。非介入式产量优化措施具体包括[6]:
◇通过采购新型设备和技术,包括测井程序包、电测井设备、热油清蜡车、吊车、油田车辆等,优化3A区块的生产设施。
◇针对大部分设备,对乌津油气公司员工展开大规模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提供油田管理和监测方面的培训。
◇通过钻井、修井提高采油井和注水井的性能,提高原油产量。
◇优化有杆泵作业。
2000—2001年,共有846口井通过加热原油和利用非介入式技术进行了优化。同时,乌津油气公司通过钻新井在全油田 (包括3A区块)应用了新的水驱技术。到2003年末3A区块项目结束时,其原油产量大大提高。3A区块的有效作业为乌津油田的全面修复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
3.3.2 注入交联聚合物 “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
交联聚合物 “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有选择地处理不同性质的油层,首先渗透到多孔和渗透性较大的小层,并封堵这些小层。“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溶液的这种性能能够封堵剖面的水淹层面,从而调整产液剖面。为了验证这种可能性,需要在油井不同性质的产油层剖面上进行试验。选择开展试验工作的区块需具备以下条件:采出液含水率高 (90%);注入试剂的注水井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在油井的剖面上,有范围足够大的产层,并含有不同性质的储集层。2001年10月,在乌津油田 4口井中共注入 5 t粉末状试剂“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总之 , 在所有区块上都表现出交联聚合物 “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体系处理地层的总的反应规律。地层的反应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时间2~3个月,随着采出流体和水体积的增加,含水率稍有增加;第二阶段,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含水率迅速下降。在之后的7个月期间增产原油14 568 t,而每口作业井平均增产效果为3 642 t[7]。同时,该工艺的效果还在持续。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乌津油田来说,“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工艺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稳定采出液含水率的高效工艺。
3.3.3 近井地带处理技术
随着含水的上升,必须控制驱油剂在储层水洗带的渗透性能,防止其进入油井。在鞑靼斯坦和西西伯利亚常采用含聚丙烯酰胺的聚合物分散体系,但这种试剂成本高昂,某些成分含毒性,而且往往会增强水淹带的渗滤阻力,给油田的长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采用黏弹剂 (BYC)、胶束溶液 (BMP)、烃类液体 (YP)和热化学作用对油层近井地带进行了大规模的矿场处理以来,乌津油田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近井地带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应用一种暂时性封堵混合剂,在一段时间内封堵地层的高渗透含水区域,对低产层位进行增产增注,从而提高油井产能。这种混合剂中含有两组成分:一组为有机组分,一组为无机组分。前者是憎水性乳剂或聚合物溶液,在原油缺乏吸附性时可提高其黏度,从而封锁高渗孔道;后者则是氢氧化物和酸的盐溶液、乳液或聚合物溶液。混合剂对温度非常敏感,微小的温度变化就会影响到其应用效果。采用这种工艺后,相应油井的平均产液量增加到20 m3/d,产油量增加到26 t/d(处理前1.3 t/d),含水从96%下降到50%[8]。
3.3.4 新型堵水工艺
应用碱性硅酸凝胶对高渗透层进行堵水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堵水工艺。截至2008年,这种工艺在乌津油田已经应用4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乌津油田高渗透层堵水工艺的特点在于:在井旁直接制作生成凝胶,方法是在容器中将水玻璃与淡水稀释好的盐酸混合,然后用 Ц А-320水泥车将这种混合液直接注入井中。根据地层特性每1 m的含水厚度注入1~10 m3的凝胶。工艺效果监测期为6~12个月。4年间乌津油田在217口作业井中实施了该工艺,共增产原油154 394 t,减少产水量176 649 m3。该工艺的堵水效果取决于油井含水原因,在高渗透层储量动用过程中采油井对注入井影响较小的,采用这种工艺效果最好[9]。
目前,在乌津油田对该工艺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研究者认为,在乌津油田这种非均质低渗透储层中,当含水超过95%时,需要用碱性硅酸凝胶对油井进行二次处理,乃至三次处理,直至油层储量完全采出[10]。乌津油田的15口试验井在二次处理前,60%的井离首次处理已有1年时间,7%的有1.5年,33%的有2年。其中7164号井对注入井的影响较小,其余较强。两次处理的结果显示,7164号井的处理效果最明显:两次处理共增产原油1 100 t。而且,含油层的小层数越多,采用该工艺的效果就越明显。但是,再次处理后的增产原油要少于上次处理后的增产原油。采油井用凝胶连续处理后,可逐步动用储集性能变差的原油及难采原油储量。
3.4 油田现阶段开发战略
乌津油田修复项目结束后,为了进一步稳定油田产量,促进油田开发,哈萨克斯坦油气勘探和生产公司制定了油田下一步发展战略[5],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及接替储量。利用与母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NC KMG建立的关系协议,在哈萨克斯坦和国外对现有资产和未授权区块进行有选择的收购,并继续对现有区块和新区块进行勘探,以期油田的可采储量不断增加。
◇维持现有油田产量。一是保持现有储量基地的最优产量水平,二是继续使用二次采油及三次采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维持现有油田的产量。
◇成本及资产合理化。通过优化中期生产成本及基建费用进行资产优化进程,并从非核心子公司撤资,使成本和资产合理化。
◇改善环境。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针,使之符合国际环境、劳动、人力资源及工资标准。
油田发展战略制定以后,油田积极利用地压模拟及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更新储量评价及进行可行性研究,并采用新方案进行加密井位部署及优化水驱/注水系统。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大油田勘探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9年,公司采用Aterra油气勘探技术公司的IHD (IntegratedHydrocarbon Detection)技术。这是一种综合油气检测技术,它将传统的地质方法与空间成像解释方法结合在一起,根据多学科方法形成与先前不同的完整地质图像,并已经在多个油田获得了成功。这些油田在应用了IHD方法之后,钻井成功率为70%~90%[11]。
IHD方法与传统地质和二维/三维地震方法不同的特点是:根据卫星数据确定烃类异常区域,从而发现难以成像的探区;所有密封岩石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烃的散逸和运移,IHD可以成功捕获在地面和地下的地球化学异常、热异常和矿物异常,并使之成像;一旦新的探区被遥测确定,就会采用传统地震方法来进一步锁定这些区域,以避免在无前景区域采用地震工艺,从而节省成本。采用IHD方法之后,1 000 km2的区域通常可在2~3个月内以最低成本完成研究。
在应用IHD技术之后发现,乌津油田具有从北到东北向延伸的复杂阶梯式/多级的构造。卫星图像东北角的地球化学异常显示了大量的增加原油储量。
此外,从2009年1月1日起哈萨克斯坦开始采用新的税收制度,其中包括:租用税代替出口税;引入矿物开采税 (MET)来替代矿区使用费;超额利得税 (EPT)的计税基数和税率发生改变;2009年公司所得税 (CIT)率自30%降至20%,2010年降至17.5%,2011年降为15%。这些税收调整可保证油田即使在油价较低的环境下,利润依旧为正,从而促进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
预计在正确开发战略的引导下,在积极税收政策的配合下,乌津油田的稳产期将延长,设计采收率将由42.2%增至45.9%。
4 结论及建议
(1)乌津油田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低渗透油层的储量比例大,占整个油田储量的60%~70%。此外,该油田的原油属性也异常复杂:油田原始地层压力接近于饱和压力;原油析蜡温度高达62℃,在32℃时原油凝固;胶质、沥青、蜡含量高,原油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性质。这些特点决定了乌津油田开发的复杂性。
(2)由于开发规划方案的不合理,加上诸多方案的延时执行,导致油田实际开发效果要远低于开发规划中设计的原油产量及采收率。尽管20世纪80年代在采取了种种调整措施后,原油下降速度得到了实质性的减缓,但由于80年代末国家政治体制的剧变和经济的动荡,导致油田开发再次遭受重创。90年代中期,由于乌津油田之于哈萨克斯坦政治、经济的重要性,油田开发得到了哈国的大力支持;同时,原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及油气能源的紧缺,吸引了大量外资的介入,乌津油田开发重新获得生机,其中乌津油田修复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可见,正确的政策引导及大量投资的介入是油田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3)乌津油田是一个已开发40多年的老油田,其设备的落后、老化、年久失修与开发技术的滞后是制约油田开发的瓶颈。从油田修复项目可以看出,通过原有生产设备的维修和优化,新型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的采购与应用,以及对油田员工的大规模培训,油田产量迅速增长。除了油田近年来所采用的非介入式的产量优化以外,油田采用的新的稳油控水措施主要有:注交联聚合物“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 油田近井地带处理技术 ; 先进的堵水工艺等。2009年,在采用IHD方法之后油田探明储量获得重大突破。预计在正确开发战略的引导下,在积极税收政策的配合下,乌津油田的稳产期将延长,设计采收率将由42.2%增至45.9%。
(4)在油气田开发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政府签署了油气合作协议,规定由中国承包阿克纠宾斯克油田和乌津油田,同时修建从乌津到阿拉山口的长达3 000 km的输油管道。借此,中国既可参与开采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又可通过铺设输油管道与中亚地区现有的和正在计划修建的石油输送管道网络接轨,建立一个通向中东和里海地区石油的陆上输送线路,从而站到“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位置上。
中哈石油管道的成功贯通一方面实现了国家与国家国民经济的对接,使两国经济发展互有促进;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与新疆接壤,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必将使新疆成为中国油库,其中的部分投资转化为对当地产品的现实需求,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同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合作,加大对哈国类似油田的关注力度,为中石油拓展“走出去”战略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调研情报。参考文献
[1]http://www.kmgep.kzdatafiledatPressreleases Presentation_UMG_20Sept.pdf.
[2]http://www.aterraexploration.comimgAterra_Exploration.pdf.
[3]DAKS数据库(数字类比知识系统数据库)
[4]Kazakhstan,Uzen Oil Field Rehabilitation Project.
[5]http://www.kmgep.kzdetailsd.phpidf=124&lang=eng,Presentation for Central-Asian Oil& Gas Outlook.
[6]Sparke S J.Significant production enhancement in Uz en field,Kazakhstan through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ptimization:SPE 94360[R],2005.
[7]К а у ш а н с к и й Д А. П р о м ы с л о в ы еи с п ы т а н и яп о л и м е р н о- г е л е в о й т е х н о л о г и и Т е м п о с к р и н в у с л о в и я х н е ф т я н о г о м е с т о р о ж д е н и я У з е н ь[J]. Н е ф т я н о е Х о з я й с т в о,2003(3).
[8]Г е р ш т а н с к и й О С. И н т е н с и ф и к а ц и я д о б ы ч и н е ф т и п у т е мп р и м е н е н и яв р е м е н н о- б л о к и р у ю щ и хс о с т а в о в[J]. Н е ф т я н о еХ о з яй с т в о,2004(9).
[9]С т а р к о в с к и йАВ,С т а р к о в с к и йВА. И з о л я ц и яп р и т о к а в о д ывн е ф т я н ы хс к в а ж и н а х щ е л о ч н ы м ис и л и к а т н ы м иг е л я м и[J]. Н е ф т я н о еХ о з я й с т в о,2008(9).
[10]С т а р к о в с к и А В. П о с л е д о в а т е л ь н а я о б р а б от к а с к в а ж и н щ е л о ч н ы м и л и к а т н ы м и г е л я м и к а к с п о с о б п о в ы ш е н и я н е ф т е о т д а ч и[J]. Н е ф т я н о е Х о з я й с т в о,2009(7).
[11]http://www.aterraexploration.com/img/Aterra_Exploration.pdf1.
10.3969/j.issn.1002-641X.2010.10.001
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