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0 kV断路器非全相保护异常动作分析

2010-11-16耿克强

河北电力技术 2010年6期
关键词:触点合闸绕组

耿克强,由 建

(石家庄供电公司,石家庄 050051)

在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普遍采用分相操作断路器。由于设备质量、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运行中可能出现三相断路器动作不一致的异常状态,即非全相运行状态。当系统处于非全相运行状态时,系统中出现的负序、零序等分量对电气设备会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必须装设断路器非全相保护。以下针对某变电站247断路器内非全相保护动作引起的多次跳合现象进行分析。

1 非全相保护动作情况

1.1 动作过程

某变电站247断路器送电时,当投入247断路器二次控制回路直流保险后,发现三相断路器位置指示信号为U相红灯闪烁、V相和W相绿灯平光,“非全相保护动作”光字牌点亮。当断开247断路器,上述异常现象无法消除,此后“控制回路断线”、“弹簧未储能”光字牌点亮。当断开247断路器二次控制回路直流保险和信号隔离开关,现场检查发现247断路器三相位置均在分位,U相断路器弹簧未储能,机构箱冒烟,机构内电机烧毁。

1.2 非全相保护和操作箱防跳跃回路分析

247断路器非全相保护为断路器内非全相保护,其保护动作出口触点直接作用于跳闸回路,不存在启动失灵的问题[1-2],与系统要求的“线路保护的非全相保护动作后,不启动失灵保护”相符[3]。断路器的本体非全相保护原理示意,见图1。

-SA01(U、V、W)—断路器辅助触点;-KT07-非全相时间继电器;-KM12-跳闸中间继电器;-Y2U-断路器跳闸绕组

当断路器处于非全相运行状态时,断路器常开、常闭辅助触点-SA01(U、V、W)通过串、并联组合,导通启动回路,启动非全相时间继电器-KT07。当断路器非全相保护延时结束,继电器-KT07常开触点(15-18)闭合,启动跳闸中间继电器-KM12,发出三相跳闸命令,跳开处于非全相状态的断路器。同时,另外一对常开触点(25-28)闭合,并向中央信号系统发断路器“非全相保护动作”信号。

在操作箱内,通过防跳跃继电器实现防跳跃功能。以U相第1组防跳跃回路为例(见图2),由串联在跳闸回路的防跳跃继电器1KLJu电流绕组启动防跳跃功能,1KLJu2闭合,在合闸命令KSHJ1触点闭合的同时,实现1KLJu电压绕组保持,1KLJu3和1KLJu4常闭触点打开,断开合闸回路,此时即使合闸命令不消失,断路器也不会再次合闸,从而将断路器闭锁到跳闸位置。同时,防跳跃继电器起到保持跳闸状态的作用,保证断路器可靠跳闸。

图2 U相第1组防跳跃回路原理示意

从以上非全相保护和防跳跃回路分析,断路器机构内非全相动作后直接作用于跳闸绕组,并不能启动防跳跃继电器1KLJu。

2 非全相保护动作异常原因分析

该变电站投入247断路器二次控制回路直流保险时,U相断路器发生非预期合闸,造成U相断路器位置指示信号为红灯闪烁,U相断路器在合位,V相和W相断路器在分位,非全相保护动作,跳开U相断路器。由于非全相保护动作不能启动防跳跃回路,合闸脉冲并没有解除,U相断路器发生非预期合闸,非全相保护动作再次跳开U相断路器,断路器重复出现跳跃。

用操作把手拉开247断路器,异常现象无法消除,是由于操作把手在复归手动合闸继电器KSHJ1时失效,合闸脉冲并没有解除。由于“弹簧未储能”触点串联在合闸回路中,储能弹簧完成一次储能就接通一次合闸回路。电机在断路器跳跃过程中,间断为弹簧储能。由于电机为短时通电设计,在反复为储能弹簧储能过程中,通电运转时间过长,导致电机绕组发热,烧毁,使电机无法给弹簧储能,“弹簧未储能”触点将合闸回路断开,中央信号回路发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和“弹簧未储能”信号。此时在合闸脉冲存在的情况下,由“弹簧未储能”触点断开合闸回路,断路器即停止跳跃。

以上情况是由于手合继电器K1SHJ1触点处于粘连状态时,合闸脉冲不能消失,一直启动合闸,当U相闭合,达到非全相动作时间后,又引起U相跳闸,造成U相多次跳合。

3 非全相保护的改进

a. 将非全相继电器触点引到1KLJu前,即图2中c点和101之间,使-KT07触点闭合后,能够启动1KLJu继电器,从而断开合闸回路。

b. 使-KT07触点与1KLJu、2KLJu触点并联,即并接于图2中a、b 2点,启动防跳跃的自保持继电器。

c. 采用操作箱内由非全相触点代替-KT07,并接于图2中a、b 2点,断路器机构内非全相跳闸,操作箱内非全相触点启动防跳跃继电器电压绕组,避免了b方法中控制电缆在断路器机构与操作箱之间的相互联系,见图3。

图3 操作箱非全相触点启动第1组防跳跃原理示意

d. 采用断路器机构防跳跃回路。文献[4]给出操作箱防跳跃回路与断路器机构内防跳跃回路的关系,使非全相保护和防跳跃回路完全下放到机构内。

4 结束语

非全相保护虽然不是电力系统的主保护,但其在运行中的作用不容忽视[5]。由于非全相保护直接作用于跳闸绕组,动作后并不能启动防跳跃继电器,因此在合闸脉冲存在的情况下,会导致断路器异常,这是继电保护设计中的缺陷,因此应加强对断路器非全相保护的验收管理及运行维护,开展针对性专项检查、整改。

参考文献:

[1] 甘景福.断路器本体非全相保护技木[J].中低压电器技术,2006(8):84-85.

[2] 常凤然,张 洪.高压断路器的非全相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11):62-64.

[3] 张志华,冯辰虎.220kV断路器操作箱与断路器二次回路的配合[J].华北电力技术,2006(11):48-50.

[4] 李彰彦,沈政烈.断路器本体防跳与微机保护装置中防跳回路关系的分析[J].电工技术,2006(10):6-7.

[5] 赵曼勇.线路非全相运行时保护问题探讨[J].继电器,2003,31(07):81-83.

猜你喜欢

触点合闸绕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基于FPGA的双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软件设计
基于AL1676的单绕组LED驱动电源设计
基于三步隐式Adams法的同步电机阻尼绕组电流计算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基于Hilbert变换的断路器选相合闸技术的研究
一次不合闸故障引发的电池组更新问题
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及操作板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