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之“演”
2010-11-16金慧新
■金慧新
演,演戏?演电影?这似乎与评弹无关,其实不然,演与评弹也是密不可分的。
评弹是苏州的地方曲艺,一种口头文学。评弹艺术的主要表演手段是说、噱、弹、唱,它是在说法中现身的。评弹艺术主要是靠听觉来感受和欣赏的。人们进入书场听书,这些人称听众而不称观众。在从前,电视书场还未开播之前,有许多人都是通过收音机来听评弹的。因此,表演会被有些评弹演员所忽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影视、戏曲对评弹的冲击,听众欣赏评弹艺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大家都认识到了表演对评弹的重要性。
评弹艺术的表演手段不同于戏曲。戏曲艺术的特点是在现身中说法。演员在台上演出时,各司其职,戏中不同的人物,演员不同的装扮,即使不开口,“生、旦、净、末、丑”台下的观众一目了然。相对而言,评弹表演形式非常简单、评话单档,弹词双档;演员服装长衫、旗袍,使用的道具,无非是三弦、琵琶、折扇、手帕以及醒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评弹艺术更需要加强表演,使书中的人物鲜活地呈现在听众眼前。著名弹词艺术家杨振雄,他在表演方面就有很高的造诣。杨振雄吸收了昆曲艺术的表演手法,把它融入了评弹艺术的表演之中。杨振雄的表演,眼神、面风、形体运用得当、自然。结合书情,他塑造了很多书中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使人过目不忘。例如,杨振雄在“武松”中表演的武大郎,大家都知道是个侏儒,俗称“三寸钉”、而杨振雄却是身材伟岸、修长,但他运用小开小合的手面,硬是把一个可亲可爱,可怜又可卑的武大郎表演得栩栩如生。而西门庆出场,杨振雄又运用折扇的张合,肢体的收放,把一个风流纨绔,寻花问柳的人物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同样,在《长生殿》中,杨振雄通过传神的表演,把高力士那种曲意奉承、奴颜献媚的形象也刻画得惟妙惟肖。
表演,不但能突出书中人物的形象,而且,能使虚拟的物体变得真实。评弹名家吴君玉在表演武松举石狮时,他身体先下弯,双手左右作抓石狮状,然后,双臂缓缓升起,眼神由下自上,再配合脚步的移动,听众感到他手中好像真的有石狮被举起来了。再如,张振华在表演韩林打弹子时,左手紧握折扇中央,右手慢慢地从扇子处向后拉开,然后双眼紧盯扇子,双臂由下向上翘起,使人感到他手中好像拿了一张弓。类似之例,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表演,在评弹艺术中是至关重要的。把表演和说唱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加深听众对事物的认知;把视觉性和听觉性统一起来,就能给人更加美好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