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之后的感悟——电影《唐山大地震》简析
2010-11-16程奇芳
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电影《唐山大地震》,由冯小刚执导,根据旅外华人女作家张翎小说《余震》改编,描述了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伤感故事,这样的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段惨痛灾难的回忆!23秒,32年。亲情作为《唐山大地震》传达的主题,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情感归宿,从首映式到全国公映,票房节节攀升,再次证明了影片打动人心的力量。
首先,电影的场面震撼人心。
地震前兆“蜻蜓阵”的设计,在影片开场就给观众一种视觉震撼,整个场景通过特技完成,全景式的运动镜头勾画出蜻蜓队伍的宏大壮观,汽车内父亲驾车带着两个孩子,以主观视角的镜头突出了蜻蜓飞翔的浩荡却恐怖的气氛,而此时还只是一个伏笔,为后续的坍塌场景设置了悬念。
地震坍塌的场景,对于影片创作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技术层面真实反映地震实况,成为必须面对的难题。过去我国电影中拍地震只是抖镜头,演员在想象中跟着动,镜头与演员的震动无法同步,如果想达到真实的效果,要把景搭在整块能震动的装置上,而且场景还要分成震前跟震后,震垮的场景不能单纯用爆炸完成,必须符合灾区的情况。电影中这短短几分钟的场景设计对于整个创作组全是突破。《唐山大地震》剧组动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拍摄设备,学名是自英国的Motion Control摄影机(简称mcc),这种昂贵设备以前只在拍广告时使用,它的原理是把机器放置完毕,把整个长镜头设计好,以后这个机器则可以不动,一层一层拍,每次完成一个镜头为六层,这样景别的大小和镜头的连续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标准。因此,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地动山摇,看到了房屋坍塌,看到了地表分裂,看到了灾民呼喊……,这些震撼人心的灾难场面,全都是大景别、长镜头体现出来的,其间导演用心设计了镜头内蒙太奇的变化衔接,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呈现出灾难突然降临,人们的无助与哀伤。这种毁灭性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同时感受到了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地震发生的瞬间,不仅仅是失去亲人,在失去家人的那一瞬间,更深的伤害是伴随着那些活下来的人,伴随他们日后每一天的生活,而这种视觉的震撼,更深层次地撼动了所有人的内心世界。
震后的场面也是触目惊心的,影片用全景展现出灾后的废墟,用中近景描绘了震后幸存者那潦倒的身影,用特写镜头刻画了人们哀伤的眼神,崩溃的表情。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写让我们关注到浑身泥土的小女孩,她从泥地上慢慢醒来,咳嗽,睁眼。当她颤颤巍巍从地上爬起来后,镜头跟着这个衣衫褴褛、浑身是伤的孩子渐渐展开放大,远全景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震后的唐山,一群群搬尸体的人和垮塌的楼房。小女孩孤独无依的身影对比着周围的尸体和废墟,整个环境用镜头语言营造出一种压抑、憋闷、崩溃、无助的氛围。这是怎样一种触目惊心的画面,这是怎样一组震撼心灵的镜头!
其次,电影的情感真挚动人。
电影开片,时间定格在1976年夏天,大地震尚未发生,方登手拿电风扇,方达紧随其后,姐弟俩天真无邪地奔跑,一切都静谧而美好。紧接着,地震突然爆发,天崩地裂的关键时刻,父亲一把将母亲推开,冲入即将倒塌的房屋去救孩子,母亲撕心裂肺地叫喊。这种鲜明的视觉对比,情绪对比,观众的情感怎能不为之颤动。震后,母亲一再央求人们将两个孩子都救下,最后万不得已,只好喃喃自语地说“救弟弟”,而此刻压在水泥板下的姐姐闻此三字,虽然年纪很小,但情感的震动该是多么巨大,我们看到的小女孩只能是默默地流下眼泪。当母亲元妮佝偻着身子眼巴巴地看着孩子的奶奶带走孩子时,满脸的不舍与无奈。当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先声色俱厉地痛骂养女几年消失无踪,然后一扭头看到熟睡的外孙女立刻一脸慈爱时,情感的迸发瞬间让观众泪流满面。最后,姐姐与母亲和弟弟来到墓地,将自己的“坟墓”打开,看到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小学课本,弟弟说“每年开学,妈都要买两套书,给你留下一套……”,任何一个孩子在这母爱面前都不能不为所动。尤其片尾母女相认的情景,那一跪,那一哭,道出了多少委屈、多少辛酸、多少不舍、多少无奈……是这一组组生动感人的情节,才使影片丰满充实,活色生香。
再次,电影的细节精致考究。
任何影片都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本片在细节上做的非常到位,不论是情节的设计还是台词的选择都是无可挑剔。“救弟弟还是救姐姐”对一个母亲来说,是一个极度残忍的选择。当母亲无助地吐出“救弟弟”这三个字时,压在石板另一端的姐姐无声地流泪,眼泪掠过布满尘埃的面庞划下深深的印迹,也在童心上烙下无法修复的伤痕。对于张静初饰演的方登,摆在她面前的是如何对母亲理解和宽容,但她逃避了32年,直到在汶川遇到一个同样是孩子被压在废墟下的母亲,母亲无奈而又痛惜地要求给孩子锯腿,这一瞬间,女儿方登醒悟了,最终选择接受现实,这种接受是宽容、勇敢和爱,这样的细节更是传递着温暖人心的讯息。同样,汶川救灾的唐山大哥,一句感人的对白:“我两岁的时候,我妈就在地震中去世了,一辈子没妈”,为电影中对亲情、温暖的渴求之情增添了不小的份量。养母临死,握住姐姐手说,“我最放不下心是你爸爸,没有我在身边唠叨,他太寂寞了。”夫妻一辈子,到死惦记的还是那个人,不禁让人辛酸落泪。
当然,电影也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小小的瑕疵,片中有不少穿帮镜头。比如方登的养父母为方登学什么专业的事争吵一段,他们穿的军装上有军衔,我国从1965年开始取消军衔制,第二次实行军衔制是在1988年,而剧中当时是1986年。1995年方达衣锦还乡,开车回唐山时候,车窗外几次出现一辆并行的大众速腾轿车,速腾是德国大众第五代捷达,2006年4月才在中国上市。方达和妻子小河因为孩子的事吵闹不休,镜头摇到屋内的柜子,一只咪兔映入眼帘,90年代咪兔还没被设计出来。方达给母亲买房子从车上下来时穿的是kappa的羽绒服,而kappa在2002年2月14日才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小的瑕疵其实在电影剧情的震撼下已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故事的进展,但要迈入国际电影市场,任何的瑕疵也是问题,作为创作者是不该忽略的。
结语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说:这是一部充满了人类原初的感情的电影,让我们看到生命最基本的感受的呈现。这是一部“绝对”和“极限”的电影,也是一部触碰人类的血缘感情最深处的电影。冯导演让生命穿越32年的历程,将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岁月的流逝表达得异常有力,这也是一个民族的命运的珍贵部分。
导演冯小刚到底在表达什么?我以为他一直在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处境提出自己的感受,一直对社会的急剧演变表明自己的态度。《唐山大地震》给多少人带来伤痛,在伤痛和痊愈之间,人性的善恶和人间之爱的主题就被提升出来。影片给我们的是一个看似伤痛的故事,却传达出温暖、亲情、人道主义的感情。一部好电影,对于观众而言,就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没有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很难对当时的情感有深切的体会,但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相信他们会更加愿意去了解父辈们如何在灾难中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如何在艰难和伤痛中自强和奋起,从而感悟到如何更加珍惜幸福,在幸福中懂得生命和爱的意义,这恐怕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