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影《唐山大地震》看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

2010-11-16李宏博

电影评介 2010年19期
关键词:唐山大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是一部具有文化大片的隐喻,体现中国主流情感与主流价值观的伦理片。电影采用写实主义的叙事手法,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以非线性叙事,传统小说和意识流交叠形式,为我们讲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何改变了唐山一户普通人家:李元妮(徐帆饰)一家32年人生轨迹的故事。反映了两个时代中国市民的生活常态,深刻揭示了中国人家国亲情深层文化心理。

冯小刚在本片中依然遵循着通俗化的路线,坚守着他的大众文化立场,通过讲述灾后李元妮一家劫后余生心灵救赎的人伦故事,将中国大的时代背景:毛泽东逝世,改革开放,私营经济,东南沿海的先富,高考,大学生未婚先孕,涉外婚姻,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等作为剧情背景,所有这些时代的悸动以及政治回眸、历史沉思都裹挟在母亲元妮的内疚,女儿方登(张静初饰)的怨怼以及儿子方达(李晨)的孝顺的家庭叙事中。地震的天崩地裂,社会的飞速发展,最后都整合在坚守传统家族伦理恪尽妇道的核心人物李元妮身上。李元妮用自己对亲人的坚守救赎了自己也唤醒了自闭的女儿方登。影片用家庭叙事替代国家叙事的方式,可谓是对中国人家国传统文化心理最生动的演绎。

一、传统家族伦理:生命的基石

1.忍与韧 元妮的坚持

影片中女主人公李元妮是一位中国传统女性的化身:妻子的忠贞,母亲的慈爱,烧纸钱的念叨、不搬家、不再嫁的倾诉宣泄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恪尽妇道影响下的处事规则。无论世事多舛,她坚守着家庭:对丈夫,是自己竟然苟活下来的愧疚;对女儿,是抛弃骨肉的悔愧(尽管当时是无奈的选择);对儿子,是独立抚养遗孤的责任。她痛彻心扉地感到“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自从“救弟弟”此话一出口,痛不欲生的她就背负上了重重的心灵枷锁。因为内疚和愧疚,32年,她没敢“花红柳绿”地活过,不敢接受爱情,32年,她用赎罪对抗创痛。

在赎罪中,她诠释自己的人生,正如影片中儿子方达说的那样:“倒塌的大楼都又盖起来了,可我妈的心碎的都跟渣一样,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在赎罪中,才能在被震得四分五裂的人生中重建平衡,坚持活下去。手心手背先救谁的残忍抉择,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坚韧,对不幸罹难丈夫那看似陈腐实则动人的忠贞,都足以使这个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即使其中展现元妮晚年对媳妇的刻薄镜头都无法消解这个人物的个性魅力。因为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单纯温暖而又坚如磐石的忍与韧的价值观。

冯小刚在这部《唐山大地震》中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做了正向宣扬,通过影片昭示了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大灾大难而民族不但不分裂反而越加壮大的根源。《唐山大地震》是普通中国人的真实故事,李元妮、方登等人物身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世原则、文化风格,它回答了饱受忧患的中国为何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因:坚韧坚忍、家国情结、忠贞信念、生命至上。

2.孝与顺 方达的持中

当母亲喊出那一句“先救弟弟”的时候,方达是受惠者,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想到,其实这一声对七岁男孩的震撼可能不亚于他被放弃的同胞姐姐。这份再造之恩是如此沉重,令他一生无法自由飞翔。他对母亲超常的孝与顺,他做人做事刻意的勤勉谨慎,个人幸福在他心中成为不可企及的梦幻。与方登追求的卓然独立正相反,弟弟用尽一生回报当年那一瞬间的生存机会!他们在艰难的人生中祈求时间能冲刷掉一些创伤。

方达辍学,做生意,做母亲情绪上的配偶。有了孩子后,也要老婆以母亲为重,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要留着跟母亲一起过年,不让老婆带回娘家,即使跟老婆离婚,也要依顺着母亲……他在内心取代了父亲的位置,成了一家之主,他与母亲之间实际是父亲角色缺失后的情绪配偶关系。因为家庭成员缺失带来的序位混乱,经常使家庭成员彼此承担不该自己背负的命运重负——盲目的爱,让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可以承担父母的命运,可以代替他们吃苦,可以承接他们的情绪,甚至不允许自己比他们活得更好、更快乐。

但除此以外,方达身上的求真务实,谦和持中,也正是中国人普遍的修身目标。而他的孝与顺,正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最基本要求。

3.亲与疏 方登的回归

一颗错误的信念种下了,年幼的方登先是没吃上家里那颗仅有的西红杮,后来妈妈又选择救弟弟,她的被抛弃感产生了,她开始了怨怼的32年人生,在一次次的生命波折中余震。

可以说方登的人生是从7岁开始的。妈妈的一句“救弟弟”之后,劫后余生的她因自觉被抛弃而成了“折断的浮萍”,在漂泊中试图将自己从既往生活中连根拔起。将方登的一生慢慢展开,我们看到很多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又给她很大影响的人。从最开始给了她一个拥抱的解放军战士,到她的养父母,再到抛弃她的男友以及外国丈夫,这些人出现在她人生最关键的几个时期,方登的人生道路也因为他们而一再改变。她不断让自己变得与7岁之前截然不同,她刻意地粉碎了自己原应有的成长趋势。她选择遗忘,选择离开,选择过另一种生活,她从大学退学,她当未婚妈妈,她和大自己很多岁的外国男人结婚,她移居加拿大,她希望能够忘记母亲,忘记那份复杂的感情,最终却发现,自己的确实现了独立,然而却无法获得归属感。但当汶川地震的发生,一幕幕惨状又如同多年前那样浮现眼前,她终于明白,亲人,终究还是亲人,于是她选择了回到母亲的身边。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最重,从小接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恩爱、亲友诚信的教育,全家成员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个人理想是光宗耀祖、福荫子孙;一家之长,有令必行,妇幼之辈,惟命是从;甚至为了家庭成员的群体利益,不惜牺牲许多个人利益。这种“亲亲”观念形成互相依靠的亲情、族情、乡情。中国人心中的家族归属感已经成为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

4.“尊尊”与修为 家国叙事

孔孟儒家的纲常伦理教育长期规范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的人生发展程序;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心理卫生标准;忠孝仁义的为人处世法则。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长爱幼,这种“尊尊”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历时千百年而经久不衰。

冯小刚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镜像一口气说了一家人32年的命运故事。而由这一家人的故事带出了整个中国社会处理大地震的方式和态度。我们的传统伦理让极为普通的人都在自觉地遵守道德责任,很多人都觉得作为幸运者,我们的付出是自然的事,所以在那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唐山大地震才没有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悲剧。

中国电影里有很多创伤记忆,但是这部电影里的创伤经验不是来自于社会背景、政治,并不是把历史背景强调的最强大,而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就是家庭伦理感情,所以它把历史背景作为一个后景来处理,它有很多社会变迁在里面,这些符号都是作为背景。创伤经验的平复是在汶川地震,它找到了一个历史结合点,有些学者认为过于戏剧化,但是我觉得大众影片情节剧也是可接受的。

这个电影的高度来自于一个情怀,伦理观念是中国式的,但它又是对中国电影的大传统、感伤传统的一个超越。把这个感伤变成一种人类共同的感伤,而不是历史具体情境里面只有中国人的个人感伤,而是把20世纪中国人的经验作为人类共同的经验来处理,这是这部电影站位比较高之处。

二、自我救赎之路:有一种执着叫遗忘

大的自然灾害与战争一样,对人的影响绵延漫长,灾害或战争可以在某个明确的时间点干脆利落地结束,但是亲历者内心的创伤却只能靠自我的力量救赎。这救赎的时间有多长,对这个人来说,当初的灾害或战争就延续了多长。也就是说,从个人的角度看,灾害与战争的终结时间与社会学、政治学层面不同。

影片中关于西红柿这一母题的记忆实际上就是方登在不断地给自己“怨恨”的记忆充电。我们都知道,长久地爱比长久地恨要容易,因为爱可以靠惯性延续,但是恨必须靠不停的提醒。西红柿的记忆就是方登“恨”下去的理由:她告诉自己,母亲当年的选择并非那么为形势所迫,而是一直以来偏心的自然结果。

方登在地震之夜瞬间失去了一切,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从此失衡,年幼的方登用尽一切努力重建人生,结果32年都没有走出地震语境,直到另一场地震发生!

汶川大地震场景唤起她似曾相识的记忆,逼迫她直面内心的伤痛,重建当年的情感经历,拷问自己的真实想法——终于,她恍然大悟:其实当年经历的一切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可怕,是自己刻意的遗忘和回避才使这经历变成了自己心中深藏的恶魔,阻碍自己走向家庭和亲情,幸好,这一切还不太晚,老妈妈和同胞弟弟的健在还能让方登找到回归的路。在那天崩地裂之夜的32年后,在当年幸存的小女孩经历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之后,救赎才真正开始,大地震的余波在方登的精神世界才开始慢慢消散!人生有几个32年?况且方登是用人生中最美好的32年时间对抗那一夜的地震经历!我认为,这才是这个电影所表现出的最大悲剧。

32年方登用遗忘对抗着内心的伤痛。她青春叛逆,她未婚先孕,她远嫁异邦……面对妈妈一句低得几乎听不见的“救弟弟”,对于方登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自此,她“不是不记得,是忘不掉”。她做了所有能让自己遗忘三个字的一切事情。传统的家庭伦理不能拯救她,她就用离经叛道标榜独立!既然这个世界抛弃她,那么她也不在乎这世界制定的规范!从此她不用对任何人负责,因为这个世界并未施恩于她。但是,走的再远,也脱不开噩梦的追随;遗忘的再彻底,也甩不掉那一刻的伤痛。因为,那所谓的忘记只不过是回避,是刻意地尘封这段记忆遗忘,是掉过眼不去看自己内心的伤痛,但这伤痛其实只是暂时麻木,甚至在内心深处变身为庞然大物,成为随时会苏醒的恶魔!所以,遗忘绝不是心理疗伤的好招数。它其实是我们执着于曾经伤痕的一种形式而已。

如方登一样,这部电影中经历大地震的人物大多都有走不出的心结。方登的弟弟,是用报恩对抗创痛。他们面对创痛的方式各有不同,但目的却惊人的一致:有意识地强迫自己遗忘那一夜,试图通过遗忘造成自己内心依然完整的假象!

但是,时间并不是万能的,遗忘和回避只能把创伤深深掩藏,而不能彻底消除。32年的压抑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自身个性原本的航向。方登幼年身为长女和长姐的大气和责任感变成了成年后的随性任意;天真娇气的方达则成长为责任的化身;宽容善良的妈妈变成了容不下媳妇的“恶”婆婆;养父母看似在继续自己平静的人生,只是内中被抽去了快乐……

遗忘其实只是另一种执着!

直到2008年,另一场天崩地裂把32年前的幸存者带回了创痛的源头,打破遗忘的行为模式,唤醒沉睡的心魔,从客观上给了方登等人治疗的机会。方登、方达姐弟奔赴地震灾区当然是高尚的选择,但是这其中亦有自我救赎的成分,冒死进入地震前线,同时也宣泄了压抑多年的心结。所以,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有姐弟重逢;在救灾后,有母女相拥。——另一场大地震,成就了32年前那场地震的几个幸存者,影片结尾的大团圆结局透着多么浓重的心酸!

三、结语:家国大世界与内心小宇宙

不管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到底是不是命题作文,也不管它的故事叙述过程有多少薄弱之处,但是它有起码的贡献:在国产灾难片中第一次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敏感描写与家国叙事合二为一,并使二者处于基本同等的地位。让我们意识到,应该而且必须把受灾者个人精神幸福指数纳入到对地震损失的衡量中去,这正是对生命的敬重态度。

不仅如此,影片中对家国大世界的宣扬与对个人内心小宇宙的挖掘,二者并不冲突。两次天翻地覆,两次“中国式全员抗震救灾”,一个家庭的散而复聚,一颗破碎心灵的艰难旅程,再加上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和恒定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这一切被整合到一部电影中,虽然这部电影并不完美,但是它确实能给人带来诸多启示。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五种: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家族关系。而这个方面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7

[2]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森心源:《唐山大地震》引发话题 如果方登遇到心理学家搜狐博客森心源心理诊所

[4]广电总局座谈会赞《大地震》:伦理片超越之作搜狐娱乐网〉电影movie>《唐山大地震》主页 冯小刚作品

[5]浩歌,冯小刚地震催泪大片十大技法解—《唐山大地震》以震撼的真实让它进入史册

[6]杨力虹《唐山大地震》中的心理路线图北京: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唐山大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ovie Titles Viewed from the Fluidity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Drama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续上百年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莫以阴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废墟”
本土化改编与再创——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